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墨子思想是神文和人文的对立统一,墨学发展是超越神文向人文的转化.墨学的人文内涵.可概括为劳动生产观,劳动本位观,劳动人权观,兼爱平等观,群众智慧观,人力能动观,人民价值观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将运动队管理工作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遵循运动员发展变化的规律来制定管理方法与措施,并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处理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关系与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队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蕴涵于高等数学中的有和无、大和小、直和曲、变量和常量、必然与偶然间的对立统一的揭示和批判,强调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矛盾观及其方法论张文军在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中,辩证法思想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他的辩证法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其矛盾观和方法论之中。一、对立统一的两点论和两分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问题是邓小平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新时期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挑战及路径。主要结论:新时期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我国体育制度传承与完善、深化体育与劳育功能互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仍然面临学理研究亟待深入、不同主体利益诉求有待协调、政策法规支撑亟待加强、复合型体育+劳动教育师资人才亟待培养等挑战。建议:秉持全面培养的理念,形成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观念共识;通过校内、校外教育的协作促进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引导,为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师资聘用的完善,加强体育+劳动教育复合型师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运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体育运动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它们之间及体育运动系统内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调控体育运动系统内部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过程,揭示体育运动系统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退休返聘行为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返聘劳动,通过退休与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之关系、对其定性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种观点。本文退休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关系以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区别的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退休主要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退休返聘行为依不同情形定性为标准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其决定因素应当考虑退休与社会保险待遇的享有两个方面,并提出在不易认定情况倾向于作劳动关系认定的观点,以遵循劳动立法保护劳动者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秘书工作从内容来看 ,具有常规性和突击性的对立统一 ;从其工作要求来看 ,具有思想性和事务性的对立统一 ;从其活动特点来看 ,具有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对立统一 ;从其工作方法来看 ,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对立统一 ;从其知识结构来看 ,具有广博性和专业的对立统一。本文阐述秘书工作中的五个辩证关系 ,试图用哲学的方法探索秘书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落实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精神的必然之举,是发挥劳动教育及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本真诉求,是提升劳动教育质效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具有共通性,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学生素养发展,语文学科应积极谋求跨界融合,从语文教材、教学活动、师师互动中探究语文学科劳动教育渗透的内容、具体路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球两制”与“一国两制” 的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出了必然性回答,并对其具体表现进行了详尽论述.并指出了从对立与统一两方面全面认识二种社会制度关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与文史类课程相比,需要教师有更强的渗透意识,更深入地挖掘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设计出科学的教学过程,使之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收到德育效果。例如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都充满着辩证因素,其中实践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及运动变化的观点几乎无处不在:加法与减法间的相互转换,乘法与除法的相互验算,“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也可以说成“乙数比甲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劳动观是党和人民劳动实践的理论结晶,新时代坚持习近平的"劳动观"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劳动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一脉相承,明确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新时代劳动观具有极高的价值意蕴,明确了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强...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是对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深刻剖析这些观点 ,有助于我们了解其错误所在 ,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要落实德育民主化、实践化、理想化。  相似文献   

15.
劳动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劳动及劳动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劳动教育面临价值观趋于功利、内容浅层化的现实困境,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素养有所欠缺,劳动教育亟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动高校实现立...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社会在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上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农民工生活处于绝对贫困,二是农民工正与社会一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的关键是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西方哲学对人的研究都比较关注,我国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学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虽然取得不少成果,但结合国情特别是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深化人学研究仍显不足。笔者切身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和研究人的创造性劳动问题,可能会对一系列传统理论观点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相关的深刻性变革。一、以往社会动力论的缺陷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了科学的回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过几十年的宣传和教育,这些观点早已深…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中被关注的课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属于科学素质范畴,它是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实现的。科学方法训练涵盖过程式教学、过程技能、科学方法考核几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所进行的活动实例,说明在教学中对科学方法训练的条件具备和实施得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无限的,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思想方法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与数学活动。但数学思想方法还与哲学思想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哲学思想方法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辩证法之分,因此,与其相对应,数学思想方法就有形式主义与对立统一之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正是由于它们的密切配合与相互作用,才使数学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其中对立统一的思想方法侧重于突破与创新;而形式主义的思想方法则侧重于整理与表达。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加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经历了探索时期(1949年至1976年)、重建与改革时期(1977年至2011年)和改革深化时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政策,同时也对认识劳动教育有如下三点启示: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内在特性驱动下的必然举措;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开展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