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国教育厅局长论坛”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透露.为了改变硕士学历水平在高中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较低的现实.教育部将实施高中教师攻读硕士的计划,最终实现“863”目标.即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实现硕士学历水平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80%、60%和30%。宋永刚承认。由于情况复杂,计划庞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将非常艰巨,宋永刚说。2003年年底.我国高中任课教师共有107.1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12.5万。虽然我国高中教师队伍学历不高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在我国高中师资队伍中,  相似文献   

2.
《当代职校生》2013,(3):16-17
7成职场人士经常有不安全感 前一段时间某人才网站就“职场不安全感”这个问题展开网上调查,在短短两周内,共收到有效问卷365份,其中男性比例为45%;大专学历占34%,大本学历占54%,硕士学历占5%;24%的受访者来自外商独资企业,7%来自合资企业,19%来自国企,  相似文献   

3.
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供给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PISA 2018我国四省市样本,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学校教师资源供给对中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的教师数量短缺和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均会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且学校高学历教师的供给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呈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学校硕士教师比例达到75%左右时,其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最佳;对位于不同成绩分位段的学生而言,提高学校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学优生"的边际效益要高于"学困生";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短缺程度高于城市地区学校,且高学历教师更倾向于向核心城市集聚,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于农村地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更高.因此,建议对农村地区教师增加补偿性工资,同时深入推进"银龄讲学"等高质量师资支援计划;此外,教师资源配置需要遵循"差异化公平"原则,针对不同学业能力的学生更多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199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徐州工业学校成建制并入徐州师范大学,升格为徐州师范大学技术教育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院成立初期,有专任教师151人,其中硕士2人,有副高职称的39人。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到2001年底,学院专任教师达19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6人,博士7人,硕士30人,另有50多人为博士、硕士在读,专任教师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由学院成立当年的1.3%上升到现在的16.7%,其中机械工程系上述比例已达37%,国土信息与测绘工程系为34%,电气工程系为3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教师的消费观的调查,结果发现:整体上。高校教师的消费观仍然普遍较为传统,其中精神消费的百分比最低;在不同性别上,高校教师消费观具有一致性,但男教师的消费观更为传统。在不同学历上,高校教师差异显著,主要体现为具有大学学历和硕士学历的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群体在精神消费的选择上比例是最高的,而大学学历的教师则与之相反。在不同地区上,东中部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高校教师的消费观较为合理,中西部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同时,针时高校教师消费观的现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的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自费出国留学申请人数逐年上升,在1993年至1999年的7年间,申请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近 16%。其中本科生占当年申请人总数的比例在45~50%幅度内,硕士学历占30%左右,博士学历的增长幅度最大,由1993年的3%增至1999年的12.6%。 据统计,申请者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专业60%左右为理工科,其次是文科。文科所占百分比近三年保持在13%左右。医科近三年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1999年占7.5%,而财经专业近三年呈上升趋势,以每年约增0.3%的速度提升,1999年升到了1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教师的消费观的调查,结果发现:整体上,他们的消费观仍然较为传统。其中精神消费的百分比最低。在不同性别上,高校教师消费观具有一致性,但男教师的消费观更为传统。在不同学历上,高校教师差异显著,主要体现为具有大学学历和硕士学历的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群体在精神消费的选择上比例是最高的,而大学学历的教师则与之相反。在区域上,东中、东西部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高校教师的消费观较为合理,中西部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针对高校教师消费观的现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政策文本和大规模硕士研究生调查数据,从国家整体设计、院校实践和个人获得三个层面,分析我国研究生资助在不同学位类型硕士研究生中的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国家层面的研究生资助政策关注资助体系的建立,不提倡对同学历、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给予不同的资助待遇。但在院校实践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面临不同的资助条件。虽然我国研究生资助的覆盖面逐渐广泛,资助规模逐渐增大,但是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获得资助的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学术硕士不仅学费低于专业硕士,而且其获得总资助、赠予型资助和报酬型资助的比例和金额都比专业硕士要高。  相似文献   

9.
《河北自学考试》2011,(6):24-26
按照国家规定,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都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教育部还批准部分高校在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进行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工作。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研究》2005,(6):126-126
近日在北京公布的第一份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年女性平均受教育的程度略高于男性。这份由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0~24岁的受访女性中,大学学历占23%,大专学历占29%,而同年龄段的男性受访中,大学学历占22%,大专学历占20%;在25~29岁的受访女性中,大学学历占16%,大专学历占24%,而与之对应的男性学历程度比例则分别为16%和20%。  相似文献   

11.
商学院概况     
商学院是绵阳师范学院下属的一个二级学院,始建于1993年。现有专任教师近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余人,博士8人,硕士27人;高级职称教师约占教职工总数的68%,硕士(博士)学历约占教职工总数的90%。基本形成了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的师资团队。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历结构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而目前高职院校中高学历、专业化的教师数量偏少,高职教师在学历结构上距离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湖北教育》2005,(7):F002-F002
襄樊三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全校共有教职工23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有2名教师获得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在9名教师正在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5人,聘请外藉教师1人。学校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大批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5月23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接受零月薪时限最短为1个月,最长可达半年。  相似文献   

15.
我县现有中小学教师1641名,其中本科学历78名,专科学历581名,中专学历716名,高中以下学历266名,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56.6%、88%、93.1%,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还有相当的比例,且相当一部分学历合格的教师是通过函授、自学等途径取得的,学历达标与实际教学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职称结构上,中级以上职称371名,初级职称937名,未定职称333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受过高等教育的25-34岁青年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的人群比例从最低4%(智利)到最高79%(斯洛伐克)不等。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在不同年龄段间也有差异:25-34岁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中有49%的人最高学历为本科或同等学力,而在55-64岁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下降到39%。就业前景通常会随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而改善:在25-34岁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中,博士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06,(6):36-36
自考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有两种情况,即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根据国家招收研究生的政策,报考硕士研究生资格要求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往届本科毕业生学历,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须毕业两年(从专科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当年9月10日)或两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但是,招生单位有权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考生的学历提出高于大专毕业的要求。所以,专科毕业生在选择报考院校和科研单位前,应向当地招收研究生的部门咨询,确认招生单位是否允许大专毕业生报考,对报考者有什么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通过定量研究J大学近三届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同第一学历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与其综合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无关。因此,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等领域,强调“第一学历”甚至把它作为准入“门槛”,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破除“第一学历歧视”,全社会要提高认识,回归正确评价共识;制定专门法律条款,建立纠错援助机制;践行品德能力导向,深化选人用人改革。  相似文献   

19.
青木 《海外求学》2003,(16):18-19
许多准备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往往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国内取得的大学学历得不到德国大学的完全承认。因为德国的理工科硕士(Diplom),文科硕士(Magister)和国家考试证书的制度自成体系,不同于英美的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的学历制度、令人可喜的是,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渐渐改变。  相似文献   

20.
《怀化师专学报》2013,(6):F0003-F0003
怀化学院金融学重点学科培育点始建于2011年,经过两年的建设,本学科在硬件设备、科研课题项目与成果以及学科的职称与学历结构上均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学科主要学术研究力量为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或教授的比例达到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