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积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且对学生思想与行为形成良性激励。为促进积分制管理的落实,班主任必须结合工作经验,加强积分制管理细节控制。文章从学生分组、考评方案制定以及积分公示这几方面入手,对班级积分制管理创新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促进高效化班级管理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要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新要求,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积分制"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积分为评价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理能力,促进学生成长,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实际,立足长远需求,制订积分制度,师生共同努力,助力学生成长,创设优秀班级。  相似文献   

3.
陈群英 《教师》2010,(12):31-31
评价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如何做到评价的高效性与长效性,这是每位班主任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积分制的评价方式是值得一试的方法。积分制评价方式操作简捷、实用,让学生有形地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及时的肯定和赏识,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班级评价的高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4.
评价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如何做到评价的高效性与长效性,这是每位班主任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积分制的评价方式是值得一试的方法.积分制评价方式操作简捷、实用,让学生有形地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及时的肯定和赏识,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班级评价的高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5.
"和谐自主、活动体验"型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和谐自主"和"活动体验"为依托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而进行传授知识,最后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自主管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独立分析、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创造知识,借助在教学班级管理中上运用比较成熟的"自主管理"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式教学和表达形式引用在学生班级管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教育意义;发挥由"教师管"变"学生管","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自助管理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德育案例来分析学生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自主管理、活动体验的生成效果,进而达到以德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借助网络功能的新特点,可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小学生的个性在网络化班级管理中得到张扬,自信心得到提升。一、班级博客主页让小学生的自我得到了展示"开心2班"是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年级2班教育管理的专题网站,是实现班级管理网络化的阵地之一,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基地,是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心2班"网站自创建以来,这个虚拟化的班级新舞台,提供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班级管理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让学生们展示自我的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90后大学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力军,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文以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行班级积分制管理为例,探讨了如何从班级管理上进行改变以适应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班级的灵魂,班主任既是班级秩序的管理者和维护者,也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班级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练兵场",其管理质量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身心健康。特别是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正式接触教育的初始阶段,加强班级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而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有较为优秀的,也有相对较差的,这无疑增强了班级管理的难度。现实中我们总会遇到所谓的"差班",管理这样的班级极具挑战性。在多年的实践中,本人总结出了一点心得,那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设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找回自我,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者、日常管理的实施者、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这种多元角色定位的属性与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必须结合班级实际的情况开展各项工作。积分制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方法,将更多的教育内容涵盖其中,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参与班级民主管理是必要的善,学生在参与班级民主管理中不仅能够彰显自我的存在,也能够获得在私人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公共幸福。行动和言说不仅仅是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方式,更是他们向世界彰显"我是谁"和"我的存在"的方式。班级民主管理需要以人的"复数性"为基础,人的复数性为认识班级公共事务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班级民主管理中来,还需要以公共判断为依据,公共判断让学生能够站在公共和他人的角度审视班级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阵地,班主任的理性管理起着关键作用.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有班级集体荣誉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他律"渐渐发展成"自律".  相似文献   

13.
王华文 《小学生》2012,(10):90-90
<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位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明确道理,约束言行1.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将开学的第  相似文献   

14.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班主任》2001,(11):11-12
如何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有相当多的研究者提出,班主任应努力营建一种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充分授权,让学生享有高度的"自治",从而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这是一种适应时代民主要求的管理思想.它比较多地注意到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骆娇娟 《教书育人》2012,(17):12-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设立班级中的各种"岗位",不仅有助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社  相似文献   

16.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校园内充满着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体现班级管理水平,提升班级竞争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实践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应当引起每位教育者的关注。通过班级教室布置、主题班会课、学校德育活动参与等多个方面进行班级的"品牌管理",构建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内驱力",是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提高班级成员自我监督能力,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制度建设"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前提;班级文化"制度建设"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基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核心;严格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内驱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为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要想落实新的管理理念与现代化教育理念,需要全面落实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并且要通过"奖章式"的评价策略来约束学生,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指导、自我监控,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本文主要是对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的"奖章式"评价策略展开探究,希望对班级自主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能动的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93):12-13
现在班级管理情境中,班主任经常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对学生往往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甚至存在着训斥、责备,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打骂与侮辱学生的现象,学生迫于权威被动地顺从,但内心却愤愤不平,致使班级管理失去了民主的意味。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一贯独裁者的身份来管理班级,要俯下身子走进学生,教育和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合作探索下,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提高,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因而,班级管理只有摒弃班主任的权威,由权威趋向民主,才能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