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就是个体主动经历或"虚拟地经历"某些事件并获得相应认识和感情的直接经验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练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数学课堂不再沉闷,更加鲜活,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换言之,就是怎样使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衡翠萍 《教师》2011,(3):100-100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把知识对象化,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获取知识。那么,数学课应让学生体验什么?下面简单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经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并获得一些体验。"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亲历中优化体验,感受学习的价值与成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5):65-66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只有经历切身的学习体验过程,才是真获得,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学习活动,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发展思维。笔者结合《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从复习体验、自主体验、深入体验、拓展体验四个策略,谈谈体验式数学课堂的打造。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体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如何设计活动,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做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把知识对象化,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  相似文献   

9.
动手操作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能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研究者以“数学广角——搭配”一课的教学为例,提出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统领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数学学习;设计适切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方法;让动手操作贯穿课堂,可以促成学生的智慧交融。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小学生自主思维,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而这一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个性化数学体验。体验,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体验的过程,学生获得探究的快乐,获得思维的生长,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滋养。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体验的平台,使其经历探究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积累数学活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真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幸福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获得幸福的体验,从而打造幸福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数学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要通过教师组织合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精心创设课堂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并感悟,让课堂凸显生命主旋律,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进行知识重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激活重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止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所谓体验是指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体验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那么,怎样切实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学数学,在亲身经历中真切地体验,获得直接的他人无法替代的感受和经验呢?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将初中数学课堂打造为"生活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要架设好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享受"数学,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树立学生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过程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证明事实,而是努力让学生有所发现,获得体验,培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和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尤其是学生在体验中能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课标"精神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呢?一、在问题情境中体验课堂上,教师须通过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并进行探索、体验,将实际的生活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结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学体验及其生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数学体验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数学体验是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学生数学体验生成、获得的教学策略: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建模”活动,鼓励学生在数学体验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