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标苏教版教材中新增的一个内容。从四年级开始每册中都安排了一个单元。这些策略分别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用画线段图和其他直观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倒推(还原)的方法思考;用置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以及学习"转化"的策略。那么如何教学这一单元,解决问题和传统意义上的应用题教学又有什么区别,下面我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圆锥曲线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作答时思维方法和转化策略的选择不同,使求解过程繁、简差别较大.本文举例说明,圆锥曲线问题求解的几种常用转化策略.1寻根定义而转化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问题的"根"  相似文献   

3.
"问题式教学策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科学性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进入一个有效的独立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行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不同于老教材中的"应用题",它把重点放在策略的使用上。在四至六年级的教材中依次安排了画图、列表、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而转化则是六年级下学期学的一种策略,也是解决问题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转变成另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在数学规律、数的计算和公式推导的学习中都  相似文献   

5.
"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先后呈现了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抬足法四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此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汪劲松 《贵州教育》2009,(13):43-44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很多老师教学之后觉得很累,因为很多同学对于转化的策略仍然是初步的认知,虽然老师在帮助同学整理归纳方法,但少了系统性、少了整合、少了对比,学生就很难从具体的题目中凝练出策略。那么,策略究竟是什么?策略是方法的上位,比方法的层次要高一些,抽象性、内隐性强,前面所学习的策略相对“具体”,它们所解决的问题特征性明显,结构清晰,教师易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整理;相比教而言,转化策略的抽象性和内隐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引导学生用语言总结抽象的策略则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7.
魏国兵 《数学教学》2014,(11):42-44
近年来,以"不定方程"为背景的数列问题在各类考试中时有出现,其本质都是最终将其转化为解"不定方程"的问题.由于中学教材中对于"不定方程"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本文结合几道试题,谈谈用中学知识解决数列中"不定方程"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法、画图法两种策略的基础上学习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后还要学习分析法、综合法、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解题策略。策略,是方法的提升和概括。不管哪种策略,目的都是使隐蔽的关系明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9.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数学广角——找次品"与其它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本课教学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优化思想,内容蕴含着华罗庚教授所创立的“优选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优选法是一种用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求得最佳方案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中最成系统、也是最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适合相关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该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让教材编排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呢?本文将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化归转化思想是指运用某种手段或方法把待解决的较为生疏或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熟悉的规范性的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化归转化思想是考生解决难题时常用的手段,也是高考数学中思想方法的重要内容.在解题实践中,大部分试题的条件与目标的联系不明显,能否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题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调整思路,转换策略,是我们能否顺利解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是"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在北京市规划办申报立项的课题。该课题是学校在"十五"期间进行"问题意识"研究基础上,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问题解决在不同类型学习内容中的运用及小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小学生学习分数一般经历两个显性阶段: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年级从"平均分"引入分数,人教版教材平均分一个"整体"(特指一个单独的物体),如月饼、正方形等;北师大版、苏教版等教材除了平均分单独的物体,还平均分"一个集合"(或称之为"群体"),如一堆蝴蝶、一些棋子等。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是对三年级内容的延伸,平均分的对象主要是群体,如一把铅笔、一盒面包等。  相似文献   

14.
刁仁明 《教师》2011,(14):42-4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71—72练习十四的1—4题。教学目标: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决问题。②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③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内容之一,看似相互独立的策略之间实则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画图、列举、转化、假设等策略都指向六年级学习的选择和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主动而灵活地选择合适策略的前提,一定是对特定策略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对相关策略的模型有充分的体验。因此,在教学转化的策略时,要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本质,明白什么是转化、怎样转化以及为什么要转化。  相似文献   

16.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节内容,教材借助三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的编写程序是:例题重在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学会借助画图或列表进行推理分析,从而调整数量直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变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在教学中,先由两幅图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自觉运用转化策略,在掌握了转化策略后回忆以往用转化策略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对转化策略的认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安排了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策略。教材中,例2向学生展示了利用转化策略将分数应用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思考一:"鸡兔同笼"问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综合应用的范畴,是尝试与猜测这个专题下的一个内容。教材选"鸡兔同笼"这个题材,主要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一般指的是在纪律或学习上较为落后的学生,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每个班级的"后进生"数量尽管不多,但是却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成绩水平以及班风等。怎样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态度不仅会关系到教师业绩考核和班级风纪,更是同这些"后进生"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本论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转化策略,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