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是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史传诵的名篇”(王运熙语)。陈子昂在政治上具有卓见的才华,却未得到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而下狱;他担任武攸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是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的。作为历史遗迹的幽州台,  相似文献   

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元稹、韩愈都非常推崇的初唐诗人,他是有意识地扫除六朝以来绮靡诗风并取得重  相似文献   

3.
《登幽州台歌》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名作、欣赏这首诗首先要对诗人当时的处境作一了解、分析。以前的屈原、后来的李白等等都曾以宇宙时空为题感慨人生,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道出诗人的不幸和失意,而是要读者凭借知识和想象力来体悟该诗的真正含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诗人逸事相传陈子昂年轻时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准备一展鸿鹄之志,然而怀才不遇,令他忧愤交加。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见一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观者中达官贵人不少,然难辨优劣,无人敢买。陈子昂走出人群,当即买下。众人惊问,他说:“我擅弹琴。”有人问他可否为大家演奏一曲,陈子昂  相似文献   

5.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661———702),唐代诗人。《登幽州台歌》是其代表作,作于武则天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此诗虽短,但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愤懑的情绪,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陈子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心系民生疾苦。他屡次上书言政,先后写过近十篇“犯上直谏”的谏文,却未得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下狱:后来他又担任武攸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面对高台凄风,旷野茫茫,诗人…  相似文献   

6.
陈子昂诗歌在唐宋时期受到众多诗人、评家的关注。尤其卢藏用的陈子昂文集序一出,更是引起两代人对陈子昂诗歌的批评。除批评外,两代诗人对陈子昂诗歌的摹仿,也是其诗歌接受的重要方面。本文拟从阐释史和影响史的角度切入,探究不同阶段陈子昂诗歌地位受到不同阐释和其《感遇》受两代诗人摹仿创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不少诗人都是孤独的。但孤独的陈子昂内心却是充实的,超然物外,敢问苍天。古代文人对孤独常有感慨。屈原的《远游》中就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忠而见谤,傺穷困的悲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我国诗歌最繁荣的时期,诗人灿若群星。有趣的是唐代很多诗人都有着特殊的称号,而这又是根据他们在文学上的特殊贡献和写作特色而流传开的。陈子昂———唐诗之祖陈子昂以"风骨"、"兴寄"矫正齐梁时期遗留下来的靡靡  相似文献   

9.
陈子昂(661—702)逝世,距今已是一千二百八十周年了(据罗庸《陈子昂年谱》)。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不少名人学者、甚至是名传千古的大诗人都对陈子昂在文学史上的伟大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随着陈子昂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为陈子昂的生平、诗文编写年谱的文章也应运而生。1955年,罗庸先生的《陈子昂年谱》(下称《罗谱》)是自唐以来为陈子昂编写的第一本年谱。它不仅是陈子昂研究工作的基础,亦属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献;1945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学者对陈子昂的诗论持否定态度,但"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是陈子昂对当时宫廷应制、粉饰太平之作所发的感慨,并不是完全否定了那个时期所有诗人的创作.陈子昂的出现是唐前期诗歌理论及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陈子昂提出的恢复汉魏并不是停止不前,其本身便是一种创新.我们拿陈子昂的诗放在当时活跃于文坛的所谓"宫廷诗人"的诗中去比较,一眼便可看出陈子昂诗作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的著名诗作.此诗内涵丰富,表达诗人强烈的孤独与悲愤之情.本文选取了不同译者的英语译文,对比分析了几首译诗的风格特色及优劣得失,认为许渊冲译作体现了三美,传达了原诗空旷苍茫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蕴含着浓厚的悲剧性——个体价值在人格自我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被毁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传达出诗人在现实世界无法找到归属感的寂寞与孤独,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荒谬性的嘲讽。《登幽州台歌》时间刻度上的模糊性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时代背景,并使文本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使诗中有志不遇、忧愤不平的情感引起了古今无数失意文人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从“挤不出眼泪”说起何联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怀古》,曾令历代多少怀才不遇之士慨然共鸣啊!近日读过许淇的散文《聪明与糊涂》后,我却忽然发出一些感想来。许先生在文中说:我以前叹服诗人陈子昂...  相似文献   

14.
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人。在弥漫着南朝绮靡浮艳风气的初唐诗坛上,他力主诗歌改革,倡导比兴寄托的汉魏风骨。他素有大志,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由于直言敢谏,触怒了武则天,所以一直不被重用。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宣远征契丹,途经幽州燕昭王求贤台,想到自己空怀报国之心,屡次献策不用,反遭贬抑,心情郁郁不平,于是登台高歌,短章抒愤,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登幽州台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朝绮丽柔靡的诗风,陈子昂鲜明地提出以兴寄、风骨为中心的文学革新理论,并在创作上积极地实践这种新的理论,这对唐代诗歌的繁荣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也对初唐以后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少诗人都是孤独的。但孤独的陈子昂内心却是充实的,超然物外,敢问苍天。 古代文人对孤独常有感慨。屈原的《远游》中就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忠而见谤,侘傺穷困的悲愁;阮籍《咏怀》诗中也有“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闻”之句,抒发了身处乱世的忧生之嗟。  相似文献   

17.
<正>有唐三百年的发展,谱写了中国历史恢宏绚丽的篇章。唐诗以精彩笔墨勾勒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和情感取向,记录着唐人上至宫廷下至草野的不同际遇和精神诉求。在诗歌涉及的众多场景和描写的众多物象中,登高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客体常被引入创作主体的观赏和寄兴中。唐代诗人群体众多,从皇室贵族、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都有著名的诗人。作为唐代早期诗文革新领军人物,陈子昂的诗歌充满了革新  相似文献   

18.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让古往今来多少怀才不遇的人士嗟叹不已,与之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引言:被冷落的诗人当代学者论及唐代诗歌革新之功,往往对陈子昂大书特书,而对同陈子昂一道,共同肩负起革新重任并以其成熟的诗作反映出诗歌革新业绩的张九龄却重视不够。即以建国以来三部有影响的文学史为例,陈子昂的生平,文学理论和实践,对诗歌发展的贡献和影响都有详细阐述。而张九龄可谓是一个被冷落的诗人。再从历年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来看,有关张九龄的也是寥(艹石)晨星。一个在艺术上起着“开李杜之先”作用的诗人,对其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瑶 《文学教育(上)》2008,(18):109-10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让古往今来多少怀才不遇的人士嗟叹不已,与之产生共鸣。这首诗有何独特之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