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京师同文馆创设角度看西学在中国的进入方式,西学在中国的认同状态,西学在中国的文化土壤,由此可见“中体西用”思想并不能使西学在中国得到系统地传播。同时也反映了西学东渐在中国要经历相当艰难地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两次雅片战争后,“西学”传入中国原因的探讨,从而详细论述了“西学”对中国控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康熙皇帝对西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人据此认为康熙皇帝学习西学、倡导西学。其实,康熙对西学的态度并非积极倡导,他无论对西学怎样感兴趣,都是为了借助西学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西学只是康熙的御用品而已。康熙对西学的态度只是利用并非倡导。  相似文献   

4.
<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随着欧美殖民主义的炮舰、鸦片涌入中国,其声势和规模远远超过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惊恐、困惑和省察之后,中国人终于从封建主义的闭塞蒙昧状态中挣脱出来,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审视、摄取和研究,形成了一股学习西方的历史潮流。西学传播就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条重要支流。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滥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开明士大夫的倡导。至19世纪60—70年代,西方自然科学得到广泛而系统的介绍,形成了传播的第一个高潮。从戊戌维新运动起,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介绍西方的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使西学传播别开生面。尤其在辛亥革命期间(1901—1912),新型知识分子对西学,特别是对西方社会科学作了大规模的介绍,西学传播出现了第二个高潮。毫无疑问,这个时期的西学传播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洋务思潮重要内容的“中体西用”论,对近代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体西用论与“西学中源”说相辅相成,在文化学上的误区是显而易见的,构成了一种对后世危害很大的西学观,它规定了西学在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低层次地位和作用,长久地束缚了国人的文化学视野。  相似文献   

6.
闭雄壮 《文教资料》2011,(18):85-87
学习西学是挽救中国社会的各种危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然而,近代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虽然开展了学习西学的活动,但他们的努力并未能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的理想。概括来说。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近代中国学习西学属于被动式的学习;(二)清政府不积极开展和支持学习西学活动;(三)只强调学习技艺,忽视人。文精神的学习。这些特点对近代乃至现代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7.
随着鸦片战后"中体西用"论的流行,李鸿章虽是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名重臣,但他却对西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受西学、学习西学和利用西学等。在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比较流行,但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却是李鸿章等洋务派人士,他们本想借西学来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接受西学的三个阶段为维新运动时期、流亡日本及海外时期、一战旅欧时期。梁启超利用近代报刊传播西学影响最大时期还是在日本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和《国风报》时期。这一时期,他一方面提升了报刊的水平,一方面对西学的了解更为深入。梁启超利用近代报刊传播西学对国内的青年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启超一生中前期传播西学,晚年对西学进行反思,立足点都在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建设,力图使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不断自我更新,能够迎接近代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是近年来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动向。“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从引进之时就伴随着中国化。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在服务于传播福音的大前提下开始译介西学,零星的西方教育开始渗入中国土壤。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希冀于教育来救亡图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进人中国敞开了大门,“新教育”开始引进,新教育中国化运动遂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对西学的认识可分为四个阶段。出国前 ,黄遵宪对西学的理解是朦朦胧胧的 ;驻外国期间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入考察西学 ,更新认识 ,不断地深入西学的精髓 ;结束外交生涯到被罢官 ,他开始将西学应用于变革中国的社会实践中 ,成为维新派重要的旗帜性人物之一 ;罢官以后 ,他依然执着地探索西学在中国社会的应用与普及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是中土与西域在服饰上互相影响最为深刻的时期,南朝在这段服饰变化史上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朝服饰继承并放大着南朝服饰的特点,吸收胡服样式形成新式常服,西域服饰这时期的变化较少,主要体现在向唐朝服饰的靠近。《职贡图》和《客使图》作为两个时期西域人物形象的代表画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朝到唐朝中土与西域服饰发展变化的同步与同化趋势,也反映出中外交流下服饰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2.
"西学中源"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锋的派生物,是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引发出的一种异常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意识。黄遵宪作为晚清最早一批驻外使节人员,曾几涉重洋,对西方文化有切身的感受与实际的认识,然仍不能摆脱这种奇妙的思维方式,认为不仅西方的自然科学源于中国,西方的政、教亦出于中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干,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系统,从整体上讲是一种重伦理、轻科技的文化。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科学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其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处于主流地位的伦理文化逐渐被科学文化所取代,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科学文化体系。大概分三个阶段,从明清之际到新文化运动前,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文化观的萌芽时期。从新文化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这是科学文化开始与人文文化相区别,走向独立的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是科学文化形成完整体系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本无用玉传统,建国后却大量使用玉器。从造型、文饰、功能上分析辽代玉器,可基本概括出其主要汇蓄有中原汉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佛教文化、契丹民族文化等因素。分析辽代玉器的文化因素,对研究辽代物质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传统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主义是近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从晚清到民国,欧美和平运动在中国受到持续的关注,部分人士与西方和平主义者接触,并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国内抗日反战运动与欧美和平运动相汇合,成为这一时期世界和平事业的组成部分。和平主义在近代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世界和平成为普遍的思想表达。近代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和平运动的参与,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市形成与起源的理论认识,从相关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城市起源于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城市形成于夏代;从夏代城市形成到秦代郡县城市普遍推行这个阶段,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小的时期。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特征:中国早期城市具有多元起源和形成、不平衡发展并渐趋一统的特点;城市发展经历了城与市双轨并进的演进道路;政治因素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的传播是近代史上贵州苗族与西方文化入侵最直接的遭遇,其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发展轨迹。除了西方势力的外力冲击影响外,我国封建王朝的没落腐朽和"夷夏之防"政策的走向极端以及苗族自身文化的"无根"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是决定苗族族群"皈依"和宗教变革的时代背景原因;来自国内、国外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以及苗族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共同推动了苗族近代历史的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长城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秦汉长城中段位于阴山山脉,西段延伸到罗布泊。秦汉以后,由于森林破坏、毁草开荒及战争,长城中段南部大面积草原沙化,其西段河西走廊地区多处绿洲被迫废弃。其结果是秦汉以后的长城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汉长城相比,明长城中段向南退缩500千米,东段南迁100至300千米,西段则向东缩短了大约600千米。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西域与中原王朝“时绝时通”^[1](235)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状况是一个王朝强弱的坐标。西域诗歌是反映这种情况的晴雨表,随着国力的强弱,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汉王朝是西域诗歌的曙光期,拉开了西域诗歌的序幕;三国两晋南北朝是西域诗歌的空白期,却是古典诗歌艺术上成熟的年代;唐朝是西域诗歌的高峰期,士人的意气风发为中华民族的流金岁月献上华丽的诗篇;两宋王朝无力经营西域,士人只能通过幻想去模拟其风光,抒发对汉唐盛世的追忆之情;大漠烟尘中蒙古王朝的绝对征服,则给西域诗歌带来了御用文人的歌功颂德;明王朝派遣陈诚出使西域,以使者的眼光留下了不一样的西域风情;清王朝时期,西域则聚集了一批政治失意者,他们的浅吟低唱为古代的西域诗歌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与晚清西学东渐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清的“西学东渐”催生出中国近代留学生。留学生在取代外国传教士成为西学输入的传播主体后,“西学东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此西方文化的输入纳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道,推动着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