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法》的一点体会杨天平我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的教育方针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这句话,应该说目前还在探讨之中。当然,教育方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应对它...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的教育方针的一次完整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对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讨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已经历了10余年的时间。长期以来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见仁见智,始终未能获得完全的共识。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的表述,确定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对当前教育工作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新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3个字)。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公布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基本上采纳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学习《教育法》体会之二国家督学张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该部分共计12条,分别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教育方针,以及如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简称“两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改革意见。怎样领会它的精神实质,联系攀枝花教育的实际,主要从三方面谈谈学习体会。一、全面准确理解“两全”实质(一)“两全”的基本涵义1.关于教育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27条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  相似文献   

7.
引起作者思考的原因,是近十年来我们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在表述上所作的变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后于1957年提出的。它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同志1934年提出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两句话深刻地指明了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高等学校参与社会服务,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既符合教育的规律,又符合我国的国情;既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正确方向,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既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能大大增强办学活力。高校参与社会服务,首先应立足本地区,把  相似文献   

9.
教育方针基本理论初探杨天平江苏省盐城教育学院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其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作了具有时代性的科学表述。《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对指导教育工作,培养跨世纪的一代“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针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方针中包含的这四层意思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沿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回过来还是要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总依据。它规定着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和基本途径。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里所提的教育方针,同毛泽东同志五十年代提出的教育方针有新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育方针中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理解为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教育原理而定位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而“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则应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而给以“历史”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党中央明确提出:“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1年4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11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重申了中共中央在《建议》中提出的教育方针。这样,党的教育方针,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通过,就成  相似文献   

14.
1990年12月30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科学的表述,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教育方针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规律和基本国情,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指明了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性质,教育工作发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1995年《教育法》所确立的教育方针作了修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里明确指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服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师地理教学为什么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怎样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本文试作初步的探讨。一、中师地理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由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师教育指导思想所决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邓小平同志则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9年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师教学新  相似文献   

17.
现行教育方针中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理解为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教育原理而定位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而“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应作为一个历史概念而给以“历史”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不断推行教育改革。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办学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19.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和重要课题。 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调教育必须不断改革。他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出发来进行教育改革。早在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就提出:“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三个面向”方针指导下“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平同志教育改革的思想,经过多年实践,深入调查研究,对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主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是教育思想的转换,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论依据。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这样的办学宗旨:以党的教育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为指针,以服务于“国际大都市建设”为战略导向,培养跨世纪的外向型人才。并确定了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