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类快速迈入网络社会,与之相伴的是各类网络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并超越技术范畴,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本文从现实价值、思想源流、体系构成等方面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进行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以支持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起多种负面问题……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传播问题犹如数字炸弹悬在网络空间,威胁着网络社会。本文从分析网络伦理的概念入手,理清了网络伦理的特点和与现实伦理的区别。论述了网络传播中被我们所特别关注的伦理问题,描述和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表现和危害。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网络安全问题时刻影响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为了有效防范重大网络威胁,掌握网络空间自主权和话语权,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网络空间面临的安全挑战,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重点加强数据安全和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董璐婷  李成桦 《科教文汇》2011,(28):204-205
面对在线信用问题时,一方面要领会在线信用是由于网络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明白在线信用实际上是一个虚拟命题,它并非是一种全新的信用,而是传统信用的范围在网络空间的拓展,决不能片面强调在线信用与传统信用的差别而认为在网络中要形成一个与传统信用完全不同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静  周向明 《现代情报》2003,23(2):40-42
21世纪是个网络的时代,网络技术在提供给人类前所未有的高效、自由地享受信息的同时,也给人类套上了枷锁。网络安全、网络欺诈、域名争端、侵犯隐私、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纠纷的处理让人们不能再无视法律的力量。网络呼唤法律,网络需要法律。本文即是对此时代前沿问题的回应,试图从法理学的角度论述与网络有关的法律问题。考察网络、网络空间的性质,然后指出网络空间的核心资源——信息,并分析信息的本质;论证网络空间的特征,证明法律在网络空间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余建川 《情报杂志》2021,(2):102-110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这个新颖而又无处不在的领域中,主权原则如何运作一直是国家实践和学界理论研究中的硬核问题。厘清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对我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利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美国《情报活动中的国际法律问题评估》(1999年)、《网络行动国际法塔林手册2.0》和《在军事行动中使用网络能力的国际法框架》(2017年)进行法律考察。[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为应对美国在网络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转变,我国应坚持领土主权原则的拘束力,平等地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并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实践,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构建。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现实困境就是没有寻找到或者说积极开发出适合其建设、发展的空间和平台。随着网络的异军突起,网络已全面走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而借用网络来开辟校园文化建设新天地、从而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面对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人们似乎在怀疑借用网络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这种态度显然是不理性的。通过对980份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空间的认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判断是强烈和理性的。这说明,以大学生不可能对网络形成理性认知的判断,进而否定借用网络空间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基于此,可以进一步明确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网络空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8.
张静  王欢 《现代情报》2016,36(10):28-33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在带给人们自由与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信任程度下降的问题。作为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映射,新媒体中的人际信任还受网民个体、网络内容、网络环境、网络平台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结果,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网络内容和个人是影响其人际信任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内容的重要性与可靠性及个体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人对个人可信任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简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络学习空间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学应用服务形式。基于网络空间开发应用模式,提出了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原则与目标定位,阐述了网络学习空间的6个功能要素及其逻辑结构,分析了基于个性化网络空间学习应用的几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许多的传统方式,也包括了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网络空间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也是一种挑战。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教育系统中,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网络空间教学是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徐剑波  唐宁枚 《科教文汇》2014,(16):127-127,136
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许多的传统方式,也包括了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网络空间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之一,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也是一种挑战。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教育系统中,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网络空间教学是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防御已成为网络空间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维护日益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我们应积极推进网络防御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充分依托和利用军地资源,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网络防御体系,不断整合和提高网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通讯模式相比,现今的通讯手段更具便捷性、及时性特征.此种特征离不开通信技术的革新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此两种技术的融合发展衍生出愈来愈多元、开放的网络交互平台,潜移默化中增强着人们对网络空间的依赖.借助网络进行实时通信与交流是大势所趋,然而,网络通信的开放、共享为网络空间安全埋下重大隐患,如何在不影响网络便捷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以网络空间安全为探讨核心,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同维度分析可能影响网络空间安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提升网络空间安全的具体路径,助力我国网络空间向着更加安全化、完善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科学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冲突类型样式和变化趋势,是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发展规划与战略规划,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基本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通过将国家网络分为以信息存储、处理和交互为目的的通用信息系统和对物质或能量进行操纵和运输为目的的专用控制系统,对国家间网络冲突领域进行细分。[结果/结论]以通用信息系统为目标的网络冲突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非对称进攻优势,但是这种进攻优势会随时间出现周期性变化,尤其是在跨越网络空间边界时将发生质变,专用控制系统由于有限的信息化,网络防御仍占据优势。我国的网络空间战略应根据不同领域的独有特性而有所区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避免陷入网络军备竞赛之中。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会已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虚拟社会的管理既是确保虚拟社会自身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现实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需要。虚拟社会的开放性、匿名性、高技术性等特点,给虚拟身份管理、网络犯罪治理、舆论引导与监管、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技术支撑平台、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构建和完善虚拟社会管理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曹元 《情报科学》2020,38(2):135-141
【目的/意义】网络空间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建设网 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我国当前网络空间治理中法律体系不健全、正面引导力不足等问题,在信 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研究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法治因素、德治因素与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作用关系,基于德 法共治提升网络空间治理,并利用问卷调查开展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法律保护范围和执法严厉程度 对网络空间管理、引导和保护能力均产生正向影响;网络道德的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法律保护范围、执法严厉程度对 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耿召 《情报杂志》2023,(1):142-151
[研究目的]通过对网络空间国际规范进行类型化分析,厘清网络空间规范的现有发展态势,为各方推进网络规范的成熟提出可行方略。[研究方法]采用类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网络规范、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组织的类型化操作,分析网络空间国际规范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文章通过把网络规范划分为网络规则与网络标准两种类型,比较二者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结论]通过对网络规范类型化研究可见,当前网络规则与网络标准建设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网络规则制定面临诸多问题,而技术标准建设受到非技术因素影响较小,发展相对稳健。  相似文献   

18.
网络安全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安全的基石,网络空间可视化表达是网络安全综合防控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人-地-网"纽带关系理论,提出了网络空间可视化表达的内涵及技术路径,对网络空间要素、网络空间关系、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视化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以网络空间地理学为基础对网络空间可视化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作为构建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映射关系、绘制网络空间地图的重要内容,将为实现网络安全综合防控建设和"挂图作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网络空间日益发展,我们越来越关注网络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然而,信息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网络领域,即使在物理隔离、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电磁信息安全防护的缺失仍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泄露事件。电磁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小觑电磁信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属于固有物理现象。一般情况下,电磁信息并不对信息安全构成威胁。但诸如日常办公用的显示器、投影仪、大屏幕等存有信息的电子设备就不同了。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发面被广泛应用。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问题。大学生是接触互联网较多的一个群体,网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深入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因此出现了学生所接触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易沉迷于网络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相脱离等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应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步入正常的轨道,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