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安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且特色鲜明,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及广阔的市场。通过对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的分类,提取其文化基因,探索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属性的融合,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市场需求及品牌观念,构建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安徽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体系,为安徽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策略,提升安徽旅游地文化及文创产品的品牌效应,更好地传播地方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挖掘陇南地域文化资源,探析文创开发设计思路,构建陇南地域文化驱动的文创开发模式并进行设计实践,传播陇南地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打造陇南城市品牌形象,从而带动地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期望通过该研究能对陇南地域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思路,为推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成为地方经济重要的来源,而与旅游密不可分的旅游产品更是带来直接的收入,但目前旅游产品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文章分析了龙岩市的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和开发条件,探讨如何从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并尝试创新设计手法,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转化,开发出独具龙岩市特色且能吸引不同层次消费群的旅游文创产品.希望通过加强龙岩市旅游文创产品的深层次探索和开发,对龙岩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树立龙岩市特色的城市形象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蕴含博物馆丰富精神内容的文化商品,也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高博物馆的经济收入,缓解资金不足,正所谓"以文养文".本文对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品是发展我国城市文化的核心手段,能够推动我国城市地域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发展。然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激发消费者的共鸣,使其充分感受文创产品中蕴涵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及精神属性。文创产品设计需要从地域文化的特点及概念入手,明确地域特色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所拥有的作用及表现形式,以及地域特色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高校文化产品的文化类型、创意来源、载体种类以及文化产品的营销方法进行分析,概括出国内高校文创产品的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出基于高校品牌文化的毕业季文创产品开发路径,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文创产品借助旅游的热潮逐步迈入主流文化领域.各地纷纷以自身标志性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内容,研发类型多样的文创产品,并在后续过程中持续优化创新,向消费者呈现极具魅力的美学思想,加深消费者对地域人文风尚的认识与印象.深入探究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美学思想,能够全面审视产品蕴含的内核精神...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目前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虽然在相关理论研究、试点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产品开发类别和创意融入方面还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图书馆应拓展思路,通过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注重读者个性化体验和重视文创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发出更具多元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融入文化内涵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强。文章通过对徽派建筑元素特点的分析,解析产品设计中徽派建筑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以此为依据,结合用户对产品的文化情感和审美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和产品设计实践,设计出具有徽文化底蕴,符合用户文化情感需求的产品,为新时期的文化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旅游者评论为数据来源,采用内容分析法,并结合运用ROST CM6.0软件分析得出:旅游者对清晖园感知意象主要是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在景观意象中主要是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意象体现在历史文化;地方意象分为地域特色与周边设施;情感意象主要是游憩体验。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发现对于景区的景点类型和地理位置,地位历史与特征以及景区管理和地方特色周边设施有着清晰的了解;通过旅游者对园区的网络评分统计,发现旅游者对清晖园有较好的评价,但也发现景区的基础设施与管理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11.
高校文创产业是以高校校园文化为内涵、产品为载体的新兴产业,是融合多学科资源、以高校校园文化为要素,综合运用多类型媒介平台推广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设计行为,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针对当今我国高校文创产业存在产品形式制式化、文化内涵缺乏、运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一种饱含校园文化内涵与外延且兼具主题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研发策略,以及创建“互联网+”线上线下多维度高校文创产业运营机制,助力高校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其产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2.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ecome prosperous, and successful examples in the UK have inspired many countries to commercialise their own cultures by integrating their cultural values into art and design production. Inspired by this trend,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aesthetics in modern product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cultural sensitivity in the product design process. This study focuses on industrial cultural products and examines the meanings and values of 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user experience of current cultural products wit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product designers, a design toolkit for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design practice. Design majors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were recruited to participate in workshops to evaluate the usability of the toolkit and to validate whether the toolkit helped in their design processes.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users’ experiences, particularly users’ emotional engagement with the products, could be enriched when the design toolkit was appli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is design toolkit is designed for use by international designer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when idea generation, brainstorming and sketching occur. The toolkit could be applied not only in product design but also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terior design and digital content design.  相似文献   

13.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当前适老化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水平,进一步满足老年用户日益迫切的适老化产品需求,从老年用户的心理与生理特征视角切入研究,根据ERG理论“生存需求、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解构,推导出适老化产品设计过程中“功能简化、感知强化、安全稳定、外观融合”四个设计属性,并结合“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无意识设计和情感化设计”适老化设计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适老化产品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为后续相关适老化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及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在创意开发可物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转化为文化旅游商品促进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资产的传统价值不应为适应旅游需求而被改变应作为产品文化附加值而增强;品牌定位应能够非常有效地表达文化旅游者期待的消费体验;设计应融入时尚的风格,新颖简明并满足人类日益细微化、精致化的感官享受;要加强信息化设计并结合新媒体,让传统文化概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代齐鲁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应积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实现从单纯依赖物质、地理、名胜、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向偏重精神资源开发、文化创意、高科技的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转变。目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正制约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文化自身的瓶颈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技术加大地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文化大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作为 2 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产品 ,在弘扬民族文化 ,展现地方风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大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并建议把确立“大旅游”的发展思路 ,构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加强对外宣传促销作为大连市发展文化旅游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全世界广泛兴起,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今,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企业实力的标准,文化创意产业是继高新技术之后的经济新发展。阐述了首都创意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对辐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传播文化、扩大文化贸易和重塑国家或城市国际形象的多重意义。作为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发展的意义、发展的条件、关键成功因素等方面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与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相适应,而文创化则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艺术设计类专业文创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育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文创化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为提升人才培养内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注重文化创意是当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许多文化遗产正凭借着"文化创意""生活化艺术品"等方式进行着"文化重构",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推动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龙潭古镇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镇",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创意化"旅游开发方面后进力不足,面临着缺乏人才、旅游文创产品单一、宣传方式有待创新等困境,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古镇所在的社区参与方式、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