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错别字问题 ,是学术界和教育界长期以来关切的热点之一。由于汉字数量大 ,字形复杂 ,加之存在着许多形近、音近、同义、多义等现象 ,给识字带来困难。目前 ,错别字的多寡已成为区分识字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衡量一种识字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减少错别字的研究也就成为无数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历年来力图攻克的难题。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推荐一种有效的方法 ,就是在“注·提”实验中结合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教学法是运用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所谓字理 ,即汉字的…  相似文献   

2.
<正>汉字有自身的构字理据,即字理。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感知。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趣闻、故事、历史、文化,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让学生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提高识字效率,减少错别字。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习作教学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自身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薄弱,汉字文化知识匮  相似文献   

3.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的方法。字理识字教学,以字理为本,挖掘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把握识字的规律,了解掌握汉字本义,从而提高识字量。  相似文献   

4.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教师教学汉字时借助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够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以“羊”字为例,略谈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参考》2009,(6):F0003-F000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中指出:“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的特点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简称字理。  相似文献   

7.
谈谈字理识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字理识字的文字学渊源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教学。在我国当代的诸多识字教学流派中有很多是渗透字理识字因素的 ,而湖南岳阳的“字理识字法”则是最明确、最直接、最集中的强调“字理”的 ,字理识字教学法强调依据构字原理进行识解和记忆汉字 ,包括按字源理据和对部分简化字、形变字运用现代观念进行新的析解识记。正如贾国均先生所言 :“字理识字具有同步研究的开放性的博采众长的兼容性。”这种按照汉字的构字原理识字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识字方法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形训”之说 ,如《左传·宣公十二年》…  相似文献   

8.
<正>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的汉字是有理据的。几千年过去了,汉字依然顽强地维护着表意文字的特点,绝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是可以进行字理解析的。2022年版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按照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是中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但是在课标中如此明确地提出“字理识字”这一概念还是第一次,并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9.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因义构形的构字原理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汉语识字教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如何使这种探及本源、深入具体、形象生动、诠释到位的教学思路惠及阅读教学呢?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特级教师黄亢美先生及其带领的研究队伍在“字理识字”的基础上,又探索出“字理析词”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侯素珍 《广西教育》2005,(7A):67-68
所谓字理,是指构字的理论依据,就汉字而言,即汉字的组成规律。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加强应用文字学的基础知识,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识字教学仍存在学生识字态度不够积极、教师不注重挖掘汉字字理、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重视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教学形式多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背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个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汉字教学。到底是采用“集中识字”还是“随文识字”?对汉字的字理教学是否需要?汉字文化的起源是否需要引进课堂教学?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事实上,“字理识字”既能让学生容易记得汉字,还能促进其了解这个汉字的起源。而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汉字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不朽的魅力,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当中的丰富意蕴和独特趣味。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紧扣文本抓住关键汉字,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多元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们字理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将字理识字巧妙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使其感受汉字之美,领会汉字文化,生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当前字理识字教学存在过度使用、深挖硬掘等误区,应讲求形式的合理性,凸显内容的梯度性,强化引导的深入性。  相似文献   

15.
袁晓园先生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当前小学识字析词的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微.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素养。为此.我们定于2009年8月中旬在广西桂林市举办一期汉字字理教学培训班.主要内容是汉字文化、字理知识、低段字理识字和高段字理析词的方法以及典型教学案例评析。  相似文献   

16.
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组成规律,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从"字理认字、字理辨字、字理析词"三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巧妙地依据字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并引导学生在字理识字的过程中感悟文化、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字理识字指的是通过分析汉字结构,发现字体构形规律,并以汉字的形、音义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而进行的字体识别方法.采用科学的字理识字教学切实能够做到以字理为根本,从而不断深入挖掘汉字所承载的文化,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了解清楚汉字的发展规律后,从而把握生字的学习规律、明确汉字的本义,提高汉字学习效率.结合字理识字特点,就科学化的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相关问题,简要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字理"是汉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构字的理据。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我们尽量利用汉字构形的理据,给学生讲清楚所教字的形与音、义之间的关系,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构形原理,从而大量地消灭错别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即通过对汉字造字法的分析,运用图文对照直观重现汉字的形象,通过联想与想象、分解组合等手段引导学生熟悉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以达到识字的目的。因此,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形、义,而且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更能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魅力。据此,本文对低年级语文字理识字教学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注·提”与“字理”结合研究是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子课题 ,也是国家语委“十五”规划课题“深化‘注·提’实验 ,探索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新途径”的子课题。它主张多种教学方法互相融通 ,着重研究将“注音识字”与“字理识字”两种识字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于教学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字理识字”,都是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识字教学法 ,前者侧重于语言规律 ,后者侧重于汉字规律。将两者熔于一炉 ,无疑可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本课题自 1 999年开展以来 ,在岳阳市三个县进行了教学实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