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观性、差异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内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应当注重教育内化作用,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的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交互作用的方式与状态。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对象、过程及目标等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构性。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四个维度,即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与亚社会认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创新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可以分为从心理层面的接受准备阶段、思想观念层面的内化阶段和行为层面的外化阶段,并且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其中内化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及效果,而目前对内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化机制是实现内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经过"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才能实现,情感在其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情感生理基础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行规律,从而促进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联系密切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的两种活动。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化与外化,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需要界定内化与外化理论内涵,清晰地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了解内化与外化的实现过程,思索内化与外化的实现条件、原则及其制约因素,从而找寻实现教育对象内化与外化的现实路径,对于上述问题的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问题的研究中具有深刻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受教过程处于与施教过程不同的语境化组织结构中,对内容的解读具有能动性。受教育者能够有意识地、能动地参与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其观看的过程实质是视觉思维运作和心理活动综合作用的内化于心过程。依据受教育者从观看到接受再到产生行为动机的逻辑演进,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机制表现为反映内容吸引力与受教育者注意力之间矛盾的注意凝聚机制、反映图像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接受可能之间矛盾的心理接受机制、反映知识型掌握与实践型掌握之间矛盾的行为意愿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内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就是受教育者如何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它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外在灌输转化为内在认同,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中的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等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将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的个体需要日益加强,我们更应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现状入手,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主要是在内化阶段和外化阶段存在问题,要使"灌输"顺利进行,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和与时俱进,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行动,应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生态系统循环、社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社会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社会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五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工作机制创新和提高工作实效性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教育主体协同机制缺失、教育客体个性引导失位、教育载体陈旧脱离实际等主客观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将建构主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建构主义创新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协同式育...  相似文献   

15.
李明斌  杨学龙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31-134,151
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分类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是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困境"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满足大学生愿望和要求的需要。因材施教原则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教学的理论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教学的现实依据。实践证明,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分类教学是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怎样培养学生、怎样培养人”作为管理的切入点,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文章在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民办高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思政育人认识不够、教师育德能力不强、思政工作贯穿专业课路径缺失等一些问题。此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学习认识、顶层设计、组织机制、实施载体、队伍融合、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构建民办高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机制建设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课对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好二者的衔接,是搞好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实现二者的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接轨为中心,加强对现阶段思政教育思路的改革,充分提高教育实践机制的运行合理性,保证高校思政教育能充分契合新时代人才教育培养需求,提升高校多方面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