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教育家。”他热爱儿童,关心儿童,他把国家的命运与儿童的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他说:“将来是子孙的时代”。本文想就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 反对用封建主义的旧思想去教育儿童,是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十分痛恨当时的统治者用种种旧的思想来毒害和摧残儿童,使千百万儿童仍然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之中。 鲁迅认为旧教材是造成儿童愚钝的重要根源。他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愤怒地指斥道,在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的时候,儿童们读的是  相似文献   

2.
鲁迅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事业,认为儿童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极大事。他对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和批判,发表了许多精辟而科学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他的以“幼者”为“本位”,让“幼者”“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儿童教育观,对21世纪的儿童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培养新世纪的人才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文学工作,都是为了“立人”而后“事举”,以实现“兴国”的目地。为了造就大批新战士,他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儿童教育观,不仅把儿童的成才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并创造了特点鲜明的儿童教育艺术,它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儿童教育和儿童教育研究,有着重大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4.
鲁迅早在"五四"前夕,就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到他逝世前二十天在《立此存照七》里再次呼吁"真的要'救救孩子',这'于我们民族前途的关系是极大的'!"这充分表现了他关心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的伟大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鲁迅的一生,始终关怀儿童教育,尤其重视儿童文学.鲁迅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和建设者.他不仅猛烈地向一切残害儿童的反动势力、反动读物掷出了投枪而且亲自翻译介绍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非常关注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作为思想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很关注中国的儿童教育,他的杂文很多涉及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中国不合理的儿童教育,鲁迅先生进行了批判,并提出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念.本文便以《上海的儿童》为例,谈谈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们的新人物,讲恋爱,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了,但很少有人为儿女提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改革的问题。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鲁迅历史关没有许诺必须给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实际上,我们跋涉过怎样漫长艰险的征程,经历过多少次兴衰、存亡的严峻考验,才走近21世纪。21世纪,充满更大的机遇、更大的挑战。当我们即将跨进新世纪的门坎时,将家庭教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鲁迅对儿童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革新主张和精粹见解,不但揭露了过去压迫儿童损害儿童天性的罪恶,也提出了今后怎样看儿童,教育儿童的意见,旧时社会、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发展的遏制,这些无不在当时就被鲁迅先生所论及。鲁迅重视对儿童读物的选择并身体力行。对当时那些唯利是图误导儿童的奸商,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欺骗儿童的行径,斥之为是出卖民族未来出卖灵魂。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毕生都很关心并致力于儿童教育工作,认为这与我们民族前途有很大的关系。鲁迅正是站在这样的理性高度上热切地关注着中国儿童的成长以及青年一代的发展。在他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更是用了大量的篇章对封建伦理道德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进行尖锐的批判,并由此形成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鲁迅从接受封建正统思想到兼收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的社会,对儿童教育以及国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鲁迅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智贤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撰写的《儿童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普遍采用的教材,他的另一专著《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和他主编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与林巧稚等专家共同主编的《家庭育儿百科全书》,已经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良师益友。他的幼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我们这个创办不久的《幼儿教育》刊物,多么希望得到老一辈儿童教育家的教诲与指导啊!  相似文献   

10.
鲁迅对儿童教育有着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其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从把儿童的教育目的与整个社会的命运相关联,进而提出培养新人、改革儿童读物和完全解放儿童等观点与思路。反观我们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所具有的真知灼见仍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论儿童教育牟艳杰王晖鲁迅先生所生活和战斗过的时代是极其黑暗的,在那个时代里,少年儿童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从自己童年时代的切身体验和当时儿童教育的状况中痛切地感到了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早期、前期还是后期,他都提出了许多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尽管...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鲁迅长期关心儿童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有关教育论著中,是我们研究鲁迅、学习鲁迅的珍贵遗产。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紧紧为当时的革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强盛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语道破了孩子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兴盛中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近几年的儿童教育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许多儿童承担了太多和其年龄不相符的负担和责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就让儿童在快乐游戏中成长的相关问题教学探究。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一生热爱、关怀孩子,他的教育孩子的事迹,至今仍然令人钦佩感动;他撰写的不少阐述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见解卓越,现在看来还是那么清新和深刻,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益的启迪。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以文学形式揭露“礼教吃人”的罪恶,并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以反对反动政府对儿童施行的封建奴化教育。1919年,他又发表《我们怎样做父亲》,鲜明地表述自己对儿童教育的主张:“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旧教育的批判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对教育改革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有关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女子教育、美育、师生关系等,他都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本文拟就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作一综合介绍,以期有益于今天的教育与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柳亚子曾说过:“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①鲁迅毕生都很关心并致力于儿童教育工作,认为这“于我们民族前途的关系是极大的。”②鲁迅正是站在这样的理性高度上热切地关注着中国儿童的成长以及青年一代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他在文章、书信、演讲中,经常呼吁人们:“打掉毒害小儿的药饵,”③“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④对于以封建伦理道德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则多次予以尖锐的批判。他号召天下父亲,“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⑤他甚至提出办所“父范学堂”,将那些对孩子只知呵斥、扑打、戕害的父亲,送去接受  相似文献   

17.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式的描写。童年不仅仅是鲁迅文学描写、表现的对象,也是鲁迅作品的结构和立意的支撑,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对儿童童年生活的态度和关注,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儿童教育的思想。因此鲁迅在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儿童教育家。正如柳亚子先生所推崇的那样:"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8.
宋庆龄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她众多闪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她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未来的高度关心儿童成长;主张教育儿童应重视思想教育,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和支持儿童教育工作;儿童要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典型形象教育儿童,反对错误的教育方法;尽最大努力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作品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批判了封建社会教育对儿童的摧残。同时他提出了以注重未来为核心、“以幼儿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在其创作和评论中更是指出让儿童“幸福地度日”,使儿童健康自由地成长。今天的儿童教育,成就辉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对今天的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如果儿童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