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组织实施好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应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更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建设。一、再认识问题的提出自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2006年启动了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0年又启动了第二批百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各省  相似文献   

2.
话题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热切地关注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出谋划策。特别是面对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巨大的矛盾,有专家鼓励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姜大源就认为:“我们要考虑发挥高职的作用,可让本科生‘回炉’高职,使高职成为我们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摇篮。”他希望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有专家认为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寻找就业出路只是短视之见,因为这不仅仅折射的是教育体制问题,更是深层次地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大学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甚至是一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毕业生"民工化就业"是源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的结果,也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必然后果。高职院校毕业生"民工化就业"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使学生获得成才的必需历练,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增强大学生创业本领。但"民工化就业"也存在着种种隐忧。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突出。民办本科高校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本科学历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选择公办高校不愿做、高职院校又做不到的"空白地带",寻求发展空间。为此,要转变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并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由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向高质量就业转变,提升就业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从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角度分析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毕业生占了高校毕业生的近一半,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大学生就业形势困难的局面,但是高职院校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的学生具有符合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好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学生党建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乃以人为本,应时应景,大势所趋.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顾全大局的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更新就业和择业观念,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学生党建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乃以人为本,应时应景,大势所趋.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顾全大局的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更新就业和择业观念,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实施"三业"教育系统工程,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探索建立从学生入学到大学毕业全程化的就业工作指导体系,促进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毕业生调查长效机制,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鲍滢羽  袁建华  吴文浩 《文教资料》2014,(8):137-138,146
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高职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高度重视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研究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后,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高职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认清形势,把握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等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努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满意就业,真正体现现代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又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指标.而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却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医学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应针对目前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改革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模式,创新高职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法,倡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努力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力.研究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最终落实到高职毕业生就业力的提升及就业质量的提高上.  相似文献   

15.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制约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就业观念、专业设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对就业难问题作了现状分析,对目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更新高职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面向市场:积极搭建产学平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确保高职毕业生出口畅通等几项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工作能力等进行分析得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的增长,2009届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满意度普遍下降,高职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服务是高校组织的招聘会等。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和完善有效的高职毕业生求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创业仍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主流选择.因此,大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就业难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其所培养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能否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同样受到关注.本文从就业主体高职院校毕业生入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新形势下做好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在工作模式上不断创新,为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创造条件.笔者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就业工作的责任机制、全员参与机制、就业市场机制、引导与服务机制等方面,就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新机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数以百万计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党和国家高度关注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纷纷出台多项政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角度,从职业指导的内涵、目标、模式、效果四个角度阐述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局限性,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指导体系,以探寻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新模式,使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实现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2008年12月20日在京开幕,旨在探寻校企合作切八点,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显著提高,示范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2%,毕业生平均起薪为1846.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