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春彦 《报刊之友》2014,(10):35-37
任何一种媒体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因其空间无限性及显著的交互性,被赋予更多想象。以2014年我国节假日安排的决策过程为例,就网络媒体对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四个有限性"观点,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及其所需机制。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使得任何一种新技术沦为投票的机器,其"有限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影响力日益增强,迅速崛起成为第四媒体,但是以海量信息著称的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议程设置方面却逊色得多。而任何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要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因此,网络媒体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必须增强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以"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为代表的我国政治粉丝群。我国的政治粉丝之间并不是一种基于政治、社会或者文化的联接,而仅仅是源于技术的纽带,并不必然推动公民的民主参与。将网络政治粉丝视为政治民主化的表征,是政治粉丝与媒体合谋制造的幻象。  相似文献   

4.
牛妍 《新闻采编》2015,(2):46-48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间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人即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所拥有的特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媒体和“罗辑思维”“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的一种途径和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公共治理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指出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并由此探讨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提出主要的策略建议即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正>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一个历久不衰的热点话题。近期又热闹起来的关于门户网站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争论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并存在着一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不良倾向,即从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走向网络媒体的“自我招安”——极力向传统媒体模式靠拢,以作为传统大众媒体为荣。  相似文献   

7.
刘立伟 《青年记者》2016,(15):68-69
媒体信息设计是针对新闻报道内容的视觉提炼和转化,在传统媒体中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设计实例,比如图表和图形设计等等。如今,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媒体信息设计又有了新的内涵与应用,优化构思和设计参与变得日益重要,简单的图形、图像展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是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优化设计”理念提出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原体制下的报纸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比较稳定的新闻框架。自从传统媒体从“事业”开始向“产业”转变后,其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也开始寻求突破。网络媒体出现后,其特有的属性为商业嗅觉逐渐敏感的报纸提供了一种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在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报纸媒体相对稳定的新闻框架可能会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而重构。本文以“周久耕事件”为分析对象,以新浪网对有关周久耕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数据,以实证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网络舆论是如何介入并重构报纸媒体新闻框架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是“参与性社会”.它建立在鼓励和尊重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相关部门开始认真听取公众意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一改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政策制定模式.为“谋”与“断”的适当反复.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有关部门开始尝试放“决策气球”来试探舆论。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十六大”报道是网络媒体第一次参与党代会的报道,5年前召开“十五大”时,中国的网络事业兴起不久,真正有影响的网络媒体还屈指可数,但经过近年来多次重大战役性报道的锤炼,网络媒体在今年的“十六大”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均开辟了“十六大”专题网站,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时效快、海量存储、互动性强的优势,大力报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中国共产党建设成果与理论创新,报道各地迎接“十六大”的各种举措,为“十六大”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热烈喜庆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草根媒体”的兴盛,是一种新的传播文化现象.“草根媒体”是一种自编、自审、自传,且“零成本”的自媒体,是一种散发着主人公气质的公民媒体. “草根媒体”的异军突起也催生了传统媒体转型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已让许多理性、正直的人所反感。当前,“标题党”又在向传统媒体渗透,部分报纸与电视媒体的编辑在为新闻制作标题时也学起了网络“标题党”的做法,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标题党”现象及其所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的剖析,提出了任何媒介的新闻标题都必须准确规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公民记者”并算不上真正的记者,只是业界与学界对公民参与新闻传播、履行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一种鼓励。“公民记者”时代,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规范“公民记者”参与传播,是媒介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为公民特别是大学生提供了参与政治生活的全新渠道。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民政治权利的有效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运用自媒体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个肩扛“五道杠”的少年在微博上走红,并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旋即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参与和推进的媒体事件,最终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海外媒体的关注。笔者试图以时间脉络为线,对“五道杠少年”事件进行梳理和整合(示意如图1):“五道杠少年”,指的是湖北省的一个名叫黄艺博的初一学生,现任中国少先队武汉总队副总队长。因其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的照片中,手臂上佩戴的五道杠臂章格外显眼,被网友称为“五道杠少年”。  相似文献   

16.
冯敏 《声屏世界》2009,(4):13-14
公共决策关乎国计民生,非传统媒体为民意表达提供平台,两者交合点是公民的有效参与。信息公开、渠道通畅才能体现民主,决策科学。新闻媒介传播在传播中坚守新闻价值、坚持公众利益不失为一种降低决策风险的做法。编发以下两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琛  来向武 《青年记者》2008,(10):52-53
从全面参与报道1984年奥运会起,我国媒体在对历届奥运会的报道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奥运报道模式。从报道的指导思想和报道内容的选择方面看,“唯金牌论”是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新闻报道中的“唯金牌论”,主要指媒体以胜利者为聚焦对象,着重于对冠军运动员和优势竞赛项目的报道,客观上形成“胜者为王,败者被冷落”和“银牌仅仅是一种安慰奖,而铜牌则几乎不被议论”的舆论氛围,“宣扬一种表彰成就、崇尚胜利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岳改玲 《青年记者》2016,(33):11-13
政治学中,参与是和民主相关的关键概念,公民参与被视为公民权利的代名词。呼吁和倡导公民参与,期待通过公民参与调节社会中的不平等具有悠久的传统。①有关参与传播活动促进社会进步以及通过受众参与进行传播权利重新配置的期望,同样深深根植于传播科技的发展以及每一次的“媒体革命”之中。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对于参与的关注重点转向了新媒体。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在“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出现后受到了质疑。在网络媒体中,“议程设置”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公民的话语权是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公共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也是推动公众自身权利实现的重要力量。网友对新交规中关于闯黄灯重罚的热议,到公安部宣布闯黄灯教育为主暂不处罚,微博这个平台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我国传统媒体及新型媒体都应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和表达需求为发展目标,使公民在媒体中有更多的声音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