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由美国心理协会(APA)、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协会(NCME)联合制定,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仿效《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制定了《ETS质量和公平标准》。本文介绍这两套标准的制定过程以及历史发展,《ETS质量和公平标准》的理念以及在ETS考试产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测量标准由心理测试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制定,以规范测试者的行为,提高测试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涵盖考试的监管、设计、评估和使用整个过程,为考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和佐证。本文回顾了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测试标准,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中的等值技术和测试方法提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考试测量标准。考试标准的制定有助于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推行,推动我国语言测试开发与研究的国际化,提升我国自行开发的英语考试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为教育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入学、就业等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教育测量机构。它通过提供公平有效的评估、研究及相关服务来促进全世界的教育质量与公平。ETS对组织角色进行科学定位,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条款开展组织活动,制定测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依托科研能力强化组织竞争优势,实施发展型组织战略,使其一直保持国际教育测量行业领导者地位,引领世界教育评估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ETS的组织角色定位与发展策略为我国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育考试的公平性问题关系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国内外时教育考试公平性的研究来看,对教育考试公平性的认识有待深化.教育考试公平性的理论研究是制定教育考试公平标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一直致力于通过提供公平和有效的测评、研究以及相关服务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2002年ETS颁布了《ETS质量与公正标准》(ETS Standards for Quality and Fairness),这个标准涵盖了从试题开发到应用的各个环节,指导着ETS进行严谨和科学的试题设计和考试程序管理。对于海外考试, ETS要求更高,不仅要符合《ETS质量与公正标准》,还要经过一系列公平公正性审查,保证符合《ETS评价工具公正性审查的国际准则》,从而确保测验工具对目标国家和目标人群的文化是适合的。下面就这一国际准则做一简要介绍,希望对教育考试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受到教育测量研究人员和考试工作者的重视。就内涵看,考试公平性属于效度的研究范畴,它关注的主要是针对所有考生分数解释的效度。以高考为例,分析我国在考试公平性实现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考试公平性的认识存在偏差,二是缺乏有关考试公平性的法规、标准,三是考试各环节存在若干有碍公平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基于我国国情保障考试公平的策略:一是在公平性原则指导下制定法规政策、专业标准,二是督促考试各环节重视公平性原则的落实,三是推进对试题进行公平性分析并妥善处理所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7.
异地高考中的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考试研究》2013,(2):47-52
长久以来,我国考试制度都更加倾向于维护区域公平。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打破高考高地与洼地之间的壁垒,维护考试公平;但是同时又存在形成教育中"马太效应"的隐患,影响区域公平。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博弈,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趋向。笔者拟分析各省份的改革动态,预测改革的趋势,提出兼顾两类公平的建议,以促进异地高考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考试质量事关考试的公平公正,对学业诊断和人才选拔工作至关重要。我国考试质量的评价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一些不必要的差错或技术上的失误可能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设置考试质量标准时,应适当吸取我国科举制度的经验教训,参考国际考试行业协会标准,满足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要求,并及时总结当今考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实施考试质量评价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考试蓝图是否符合考试目的且科学合理;考试题目是否科学、公平、恰当;试卷是否完整且符合考试蓝图的要求;测评指标是否达到现代测量理论和技术的要求;主要考生群体的作答表现是否异常;考试管理和质量检测流程是否系统规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瑞典教育在国际排名中呈现下降趋势。为此,瑞典已推出多项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最新的改革是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考试的一个可能的不利因素是带给学生考试焦虑,而考试焦虑可能影响考试成绩。本研究选择了三年级的40名学生样本,运用现代化的标准测试来测量学生在数学和瑞典语两门学科的考试焦虑。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瑞典语的成绩不佳有关;数学笔算成绩与考试焦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转型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视野来审视社会考试的改革与发展。为适应经济的转型发展,社会考试须积极主动地与各类职业院校合作,与重点发展产业的行业协会合作,联合开发和创建相关产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体系;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要逐步建立起考试项目的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从管理规范来保障社会考试的公平和安全。最后,社会考试要加强与各类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劳动技能部门和人事部门等横向合作,为构建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立交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课堂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论点是:知识传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知识传授需要形式逻辑,但不能痴迷太深;学生素质教育,应有实质性改变;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驾驭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对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提出的论点是: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技能与智能的“集成”和“检验”;科学选题、合理创新、大胆实践是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莫错失学生“团队”素质培养的良机。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军事和教育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美国政府应对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具体表现为:把教育跟巩固国防紧密相联,规定教育优先领域,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以及通过法令推进教育优先政策等。美国的做法至少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其一,顺应时势,面对挑战,规定优先项。其二,不同时期,变化优先项。其三,通过立法,增拨经费,资助优先项。  相似文献   

13.
“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变法期间,王安石对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科举与教育亦非常重视。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关于教育学校的改革,首先是立太学三舍法,其次是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方法上,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在其产生的初始阶段常常是推荐、选拔、任用官吏、考核其绩效的一种手段,为中国所首创。中国的考试制度因其存在的科学性、公平性、正义性为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考试自从应用于教育领域,就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左右教育行动。考试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地使用考试手段,可增进教育实效,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反之,就会与教育宗旨相背离,冲击正常教育活动,抵消教育效果。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必然给教育带来深度伤害。实施素质教育也好,开展课程改革也好,不改革考试制度,所有的教育设想很难实现功效。因此,建立适合教育的考试制度,改变教育适应考试的状态,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又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进行中考改革,人们对于这些改革的意见不一,评价也不一。要研究中考改革,必须厘清下面四个与改革密切相关的焦点问题:考不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招?只有厘清了这四个问题,中考改革才能取得实效。首先,初中阶段的毕业和升学所需要的评价与筛选功能决定了现阶段中考不能取消;其次,考试科目的设置一定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考试内容的难易度设计一定要合理;再次,在中小学阶段不适合采用开卷考试以及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考试方式,以防止过早地形成文理分科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最后,无论采用何种招录方式都要注意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cross-section data worldwide and time series data in China, the essay is intended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which have impacts on the ratio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by using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n the future ratio may be predict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proportion of fiscal revenue to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 to predict the variance in the ratio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China. Second, experience in middle-income countries should be given top priority whe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s made. Third, the ratio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China will be close to 4% in 2010, and reach 4.4%–4.5% in 2020. Translated from Gaodeng Jiaoyu Yanjiu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 (2): 62–66  相似文献   

17.
18.
芬兰在国际教育测评中,特别是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通过对芬兰在IEA和OECD等组织的测评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情况进行梳理,认为芬兰教育在国际测评中取得了以成绩卓越、均衡公平和持续发展为特性的成功。通过考察芬兰教育成功的特点,以期深化对芬兰教育和教育成功的理解,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浅析陈序经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经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丰富而有特色的,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求知;高水平的教授是办好大学的关键;良好的环境是大学不可缺少的条件;学习西方的先进化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办学实践中,陈序经力求贯彻底这些思想,不但为当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当今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六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考试的组织是社会机构,每年有多次考试机会,考试内容趋向能力考核,考试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考试成绩只是录取时的重要参照,考试改革已开始转向注重学业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