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准确抽取科技文献中的方法知识元,实现科技文献更细粒度知识组织和检索。【方法/过程】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方法知识元抽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方法知识元初始描述规则半自动化 识别阶段和方法知识元及其描述规则自动化抽取和更新阶段。第一阶段根据方法知识元的特征,以人工—机器相 结合的方法识别方法知识元的组成维度及初始描述规则。第二阶段依据第一阶段识别的方法知识元初始描述规 则,自动从科技文献中提取方法知识元,并基于PreFixSpan算法从新识别的方法知识元中挖掘出新的方法知识元描 述规则,以实现方法知识元及其描述规则的动态更新。【结果/结论】在对16篇科技文献的初步评估中,实验结果P、 R以及F值分别为0.71、0.80和0.73(均>0.5)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抽取方法对更细粒度的知识组织和 检索也有一定借鉴作用。【创新/局限】方法的局限性在于需要一定的人工参与方法知识元描述规则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论文学术价值识别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利用论文内容贡献度和加权平均被引量指标 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推动科技成果价值的早发现早实现。【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模式匹配和共 现分析方法抽取了论文问题知识元关系和方法知识元关系;其次按照问题与方法知识元关系进行检索,构建问题 与方法相关文献集;然后基于相关文献集提出论文学术价值指标计算方法,并通过归一化贡献度-加权平均被引量 矩阵,实现了论文学术价值早期识别;最后采用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 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有利于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创新/局限】后续研究将把更多论文知识元纳入计算,进一步提高论文学术价值早期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石泽顺  肖明 《情报科学》2019,37(2):89-94
【目的/意义】对CSSCI“引文分析”领域的引文题录数据进行关联数据发布实验,利用可视化软件 RelFinder和Graphviz进行多角度的引文路径识别和可视化研究,以期利用关联数据技术来揭示不同学术文献之间 的引用关系和潜在规律。【方法/过程】首先,在CSSCI中以“引文分析”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得到557篇被引文献构 成引文数据集,同时抽取所对应的1105篇施引文献构成施引文献数据集,共生成1598条引用关系。接着,构建轻量 级任务型引文本体对文献的题录数据和引用关系进行规范化描述,并利用开源软件OpenLink Virtuoso将引文数据 发布为引文关联数据。最后,使用RDF可视化软件RelFinder进行学术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发现和关键引文路径 识别研究,利用Graphviz进行引文网络的绘制和可视化呈现。【结果/结论】关联数据技术能较好地描述和揭示学术 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RelFinder和Graphviz在引文路径识别和引文网络可视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佳敏  吴乐艳  李鹏程  熊资  陆伟  杜佳 《情报科学》2021,39(11):173-179
【目的/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基于SciBERT的致谢功能识别 模型,为致谢文本的挖掘和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和有效的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采用人工的方式扩展和完 善致谢功能分类规则,生成学术文献致谢功能自动标引规则模板,对1,750,275条致谢文本进行功能标引。在此基 础上,采用 SciBERT 模型对致谢文本句进行向量表达,引入 Softmax 回归模型实现致谢功能自动分类,采用 warmup策略进行模型调优,并与基准实验进行对比。【结果/结论】得到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 据集,经人工检验准确率达到93%;基于SciBERT的识别模型比基准模型表现更好,在扩展数据集上的F1值高于 98%,在各个类别上的预测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创新/局限】致谢功能识别模型缺少对致谢文本独有特征的 考虑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社交网站中的学者推荐有利于增强学术合作、提升科研人员学术交流,对科研工作 具有深远意义。【方法/过程】从学者知识结构和学术行为网络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基于相似兴趣的学者推荐模型, 挖掘分析学者知识结构特征、学者间合作网络、机构间合作网络关系,计算学者在这三个层面上的相似度并进行整 合实现学者推荐。最后以百度学术学者主页数据为例验证模型的可用性与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模型能 够有效解决科研社交网站信息过载和不对称的问题,满足可操作性和推荐结果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深度学习是近几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了解深度学习在信息组织与检索方面的研究现状,能为信息组织与检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内容】通过对国内基于深度学习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剖析深度学习相关模型、阐述深度学习在信息组织与检索中的研究热点主题,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的特点和信息组织与检索的研究内容,对深度学习在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向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当前深度学习在信息组织与检索中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智能信息抽取、自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和文本聚类这四个主题,预测未来深度学习在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向会朝着对异构信息处理、智能信息检索、个性化信息推荐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对农学类学术期刊作者的调查,探索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途径和策略。【方法】利用问卷星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的作者进行文献检索和获取途径、全文深度阅读习惯等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学类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体系和策略。【结果】“撰写论文”和“科研立项”是受访者进行文献检索的主要原因;“试验和写作需要”和“推荐内容有启发或参考价值高”是获取全文的第一和第二动机。大型文献数据库是科研人员查找文献和获取全文的最主要途径,期刊网站在此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搜索引擎是科研人员了解期刊文献的最主要途径和查找文献的第二重要途径;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和以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平台在科研人员了解和获取文献时也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进行深度阅读时,主要针对试验和写作需求有选择地阅读,且主要关注文献的引言及讨论部分。【结论】农学类学术期刊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突出重点、强化高学术价值内容;对文献进行合理的碎片化处理,吸引读者兴趣,促进深度阅读。编辑部应针对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由大型文献数据库、期刊官网、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组成的数字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从海量论文元数据中抽取算法术语并构建它们之间的创新演化关系,有利于对算法的有效管 理和运用,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提升研究效率、采纳前沿成果。【方法/过程】首先,以GAN算法论文摘要为语料,通过 人工标注与规则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算法术语标注,并利用BERT-BiLSTM-CRF模型实现算法术语的自动抽 取。然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LDA算法论文的被引文献元数据中抽取算法术语,依据规则判断和引文关系,从被 引内容中抽取LDA算法的创新演化路径并构建。【结果/结论】以GAN论文为实例的算法术语实验中,精确率、召回 率与F1分数分别达到了0.81、0.63与0.71,并应用关系抽取方法成功构建了LDA算法的创新演化路径,该方法可以 有效推动算法进化网络构建和算法检索与追踪等方面的工作,丰富创新扩散理论的相关研究。【创新/局限】拓展了 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为计算机算法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后续可优化创新演化路径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 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在线科研合作的健康良性发展。【方法/过程】将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先是根据 收集到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访谈资料,通过质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影响因素;然后以得到的因素为基础,结合 相关理论,构建相应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找出虚 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群体认同、社群影响、互惠均 正向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意愿,合作意愿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正相关,激励机制和系统 易用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大阳  邹长满 《情报科学》2019,37(12):172-176
【目的/意义】音乐信息搜寻行为作为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特视角,对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理论,指 导音乐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国内外该主题的研究现状,梳理音乐创作与音乐信息行为间的关系,总结研 究重点和值得关注的方向,以期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Web of science等7个外文数据库, CNKI等3个中文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通过制定检索规则、人工判读等操作筛选密切相关文献集合,基于音乐创 作的3个基本活动(作曲、表演和即兴表演、聆听和分析)对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内容分 析,梳理出音乐创作活动中的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来源,构建音乐信息搜寻行为基本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大数据时代,从认知与挖掘学术期刊的数据视角,探究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化,传播价值重构的路径。【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以及网络传播现状;对比学术期刊数据化需求,从科研行为,学术传播,科研场域等维度分析学术传播从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策略。【结果】 盘活学术期刊的“数据”能延伸学术知识资源的价值链。【结论】 大数据时代,挖掘学术期刊的数据及其价值,可以促进学术期刊的“数据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根据学者当前的科研需求基于学术能力与合作关系网络为其推荐潜在合作学者,有利于增强 学术交流合作,促进科研发展。【方法/过程】从学者的学术能力和合作关系网络两个维度构建推荐模型,通过相关 学者的学术能力挖掘候选推荐学者的知识覆盖度,根据历史合作关系网络挖掘合作质量,综合计算在这两个层面 的推荐值实现合作学者推荐。最终以百度学术学者主页数据进行实证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有用性。【结果/结 论】将学者当前科研任务的合作需求加入到推荐模型中构建多维推荐技术,符合科研用户需求,推动学术的交流合 作,模型具有较好地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程齐凯  李信  陆伟 《情报科学》2019,37(7):41-47
【目的/意义】构建一个较大规模的学术文献词汇功能标准化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描述分析,以期为学术检 索、文献推荐和科学计量等应用研究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方法/过程】在学术文本词汇功能框架的基础 上,针对“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这两种领域无关词汇功能,生成学术文献词汇功能自动标引规则模板,开发相应 的词汇功能标注平台,对88 865篇计算机领域文献进行自动标引,并对得到的数据集进行整体分析、热点和趋势分 析以及研究方法特点分析。【结果/结论】得到一个包含23 221个不重复研究问题的Topic数据集、18427个不重复研 究方法的Method数据集和30 145个“问题-方法”对的Topic-Method数据集;人工检验准确率高于95%。此外,文 章还创新性地提出了研究方法的 “功能特点”,并进行了相关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新时代对学术期刊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探讨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宏观架构设计和有效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法明确当前研究的趋势和不足;采用访谈法了解学术期刊四大利益主体的特征、需求及学术期刊媒体融合面临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法明确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现状与需求,并提出新的媒体融合模式。【结果】 创造性地提出“共媒体云+自媒体库”的互动融合模式,根据学术期刊准产业化运营的整体构想,着眼于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整合学术内容生产的核心环节,联结四大利益主体,通过相辅相成、互动提高的运行机制促进学术期刊的共生发展。【结论】 “共媒体云+自媒体库”互动融合打破期刊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传统壁垒,加强两者间的知识共享与互动反馈,突显并强化各自的优势:共媒体云能突显学术期刊的核心业务,兼容多种媒体形态,有利于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自媒体库有利于促进学术期刊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效互动,拓展稿件来源和传播渠道,从源头上提升学术内容生产水平,实现学术利益共同体的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5.
邸子桓  吕明臣 《情报科学》2021,39(6):171-176
【目的/意义】本文尝试建构一种适应于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语言类科研人员数据素养培育机制,对解决数据 素养课程针对性不强、复合型语言人才匮乏、评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过 程】结合语言类科研人员数据素养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数据素养培育机制建构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培育机 制的具体内容。【结果/结论】结合培育机制,从不同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语言类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水 平。【创新/局限】运用“新文科”的思路和数据思维建构适应时代的语言类科研人员数据素养培育机制并提出相应 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整个机制还需要根据培育对象的细化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李红娟 《情报科学》2023,(9):122-129
【目的/意义】依托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构建赋能,正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通过分析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的基本特征,总结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现实梗阻;基于数据驱动思想,构建了一个“用户层、显示层、接入层、服务层、数据层、硬件层”六层双向的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的系统,并对核心功能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结果/结论】数字化立体式的党建平台可以达到为在校师生党员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目标。【创新/局限】本文是在大数据视野下对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构建比较宏观的研究,后期还需要结合相应案例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剖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需要更为高效准确的信息获取方式。数值信息抽取的研究使隐含在无 序信息载体中的大量有价值数值信息可以得以利用,从而满足科研工作者数据驱动型研究的信息需求。【方法/过 程】本文旨在总结和归纳数值信息抽取研究的相关内容,包括数值信息抽取的内涵、数值信息抽取研究概况、面临 的困境和制约因素以及应用等。【结果/结论】数值信息抽取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且现有的数值信息抽取研究较 少,对于数值信息的抽取,基于规则和统计学习的方法各有利弊,总体来说,基于规则的抽取方法仍是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学术不端防范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学术不端防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统计源,检索2007—2016年学术不端防范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检索结果的发表年份、来源分布、作者分布、被索引情况、主要内容、研究理论方法、提出的观点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国学术不端防范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期刊出版机构,论文发表和检测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论】 学术不端防范研究应当关注高校这一研究阵地,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加强对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张金年  罗艳 《情报科学》2021,39(8):86-93
【目的/意义】学术合作有利于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加速科研成果产出,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融合。 【方法/过程】以2017-2019年图书馆学领域7本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义、提取作者关键词现实关系、 作者关键词潜在关系;运用共现分析识别、排除合作者数据,基于耦合分析界定作者间潜在关系并建立矩阵,构建 基于研究内容的作者潜在合作网络;运用聚类分析、结合聚类效果归纳潜在合作团体,并通过文献内容研究析出潜 在合作主题。【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学领域有72位潜在合作者、8个潜在合作团队,1个整体合作中心和 多个区域合作中心;潜在合作主题按集群分为7大类、按个体分为若干小类。该发现为科研人员的合作提供可借鉴 的参考。【创新/局限】该发现为科研人员的合作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学术文本关键词抽取是从文本中自动抽取具有主题性、代表性的词或短语,是学术信息服务 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大多仅依靠候选关键词有限的词频、文档频率等统计信息,没有考虑学术文本内候选关 键词在对应学术领域的使用情况,使得关键词抽取的准确率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知 识TextRank的学术文本关键词抽取算法。【方法/过程】首先计算候选关键词的使用情况作为先验概率特征值,然 后运用基于图排序的关键词抽取算法TextRank计算候选关键词的文本内特征值,最后结合以上两个特征计算得到 候选关键词的综合权值并对关键词进行排序。【结果/结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多个文献集上进行了实验评估,其 结果相较于传统的关键词抽取方法有了明显的提高,证明了基于先验知识TextRank的学术文本关键词抽取算法的 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