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沂蒙精神是特色鲜明的红色资源,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育人价值。沂蒙精神的育人价值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全国性与地域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独特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等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沂蒙精神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加强党的伟大精神教育、彰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强化价值引领教育、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改革创新教育等方面。要通过讲好沂蒙故事、结合当代实践、创新传播方式、融入思政课教学等途径发挥好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爱国主义情怀的涵养关键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是大学生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是面向新的历史方位的应然之举,是夯实教学主体的有力基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面临着意识形态渗透、信息浪潮冲击、教学互补不强等一系列现实挑战。高校只有坚持探索“明理”与“践行”相融合、“守正”与“创新”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显性”与“隐性”相融合、“内修”与“外治”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亚 《教师》2020,(9):3-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讲好中国故事"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是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 二是构建课程思政的大德育观, 三是创新实践活动。在小学各科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情感认同,培育新时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爱国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凝聚中国人民思想共识、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也是民族精神的根本支柱。爱国主义是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新时代,面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路径,对激发青年学生为国奋斗、为民服务具有关键作用,应当成为思政教育创新变革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更是青年群体立强国志践报国行的精神滋养。传承千年的仪式礼仪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具化了爱国主义理论内容,有效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日益成为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运用仪式礼仪推进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过程中,对其认识不足,加之其本身形式单一、内容单薄等问题影响着传递爱国报国精神的效度。为此,运用仪式礼仪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引导青年群体加强爱国信仰认同,坚定正确价值选择;创新仪式礼仪表达形式,合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丰富仪式礼仪自身内涵。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融入过程中应遵循主题一维性与主体多元性的统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统一的原则.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应从融入能力、融入主题、融入载体三个方面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教育联动性、爱国教育氛围营造、教育形式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阻碍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为了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爱国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生成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思想,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回应新时代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典型的先进引领作用,注重运用仪式庆典,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承担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使命,要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广泛开展四史教育,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马晓凡 《学苑教育》2023,(13):37-38+41
新时代小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小学教育的重点。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有越来越多小学教育者研究爱国主义,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小学阶段作为爱国主义传播的主要载体,需要用创新的表现方式,用更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手段将爱国主义传递给下一代接班人。弘扬爱国主义是和平年代中国稳定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人民在改革发展中传承的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建设改革中仍有指导意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情感、信仰和实践三个维度明确教育目标,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统一、理论指导与实践养成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路径有: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性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氛围;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看重爱国主义教育,其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还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有必要,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得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关注,基于新时代要求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图像生产与数字技术的勃兴,图像叙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型叙事方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像叙事的可视性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体化;生动性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渗透性有利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感召力。与此同时,存在图像叙事“娱乐化”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性的矛盾、“碎片化”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系统性的矛盾、图像叙事主体素养匮乏与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的矛盾。从加强防范治理,强化图像叙事价值引领;落实教育培训,提升大众图像叙事素养;助力改革创新,优化图像叙事话语表达三个方面纾解爱国主义教育图像叙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孟宪丽 《教育》2022,(13):4-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新时代教育实施纲要的推出,其中的要求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科学化的引导.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任务.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加强,除能够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式、助力教学理论的有效性探...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仍是常抓不懈的重要主题。当前,学界主要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现的新特征及路径和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战斗中所孕育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抗疫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不仅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坚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还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同教育,创新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大学生需要践行的重要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将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最大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本文将对新时代爱国主...  相似文献   

18.
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与图像叙事有机结合,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也是不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爱国主义精神叙事图像谱系,使爱国主义图像叙事融入现实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天下长河》展现了一种崭新的新时代叙事模式,它将人民至上的叙事作为黄河文化叙事的根模式,同时融入了工匠精神的当下诠释,还融入了举国体制作为拓展演绎。《天下长河》是一种新的黄河文化叙事方式,它立足于传达新时代精神,对黄河文化做出了独具特色且新颖的创新阐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黄河文化的弘扬不仅要讲好黄河故事,还要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记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打造真正属于人民至上的优秀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与文化深向结合,在时空范围内已经引起文化传播范式和文化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一种新型文化存在样态——网络文化。新时代,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理念、新形式、新内容,能够通过整合多种优势文化资源、构建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思想、精神和智力的支持。由此,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网络文化载体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