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接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宋代则是一个关键时期。他的诗在唐末五代已颇有影响,到宋代则形成了一个学杜的高潮。通过《旧唐书.杜甫传》和《新唐书.杜甫传》的比较,可以看出杜甫诗歌接受从唐末五代到宋代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诗歌创作因其对现实的关怀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则被誉为“诗史”。对此,清人仇兆鳘《杜诗详注·序》有一总结:“宋人之论诗者,称杜为诗史,谓得其诗可以论世知人也。明人之论诗者,推杜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仇氏之论指出,宋人以“诗史”誉杜甫,是“知人论世”之文学接受方法;而明人之以“诗圣”誉杜甫,则是“以意逆志”的结果。然无论何种方法,对杜甫的赞誉则一:他们都是心折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平民情与入世心,即对现实社会之强烈关怀。  相似文献   

3.
<正>梳理发现,入选统编教材的杜甫诗歌共计6首(见表1)。分析探究入选诗作发现,诗人一生上半场追求“自我”、建设“小我”,下半场追求“无我”、建设“大我”,在完成上、下半场的伟大转折中,成就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诗圣”。“诗圣”的形成,既基于个人追求,也基于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甫诗五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我们曾学过他的《春夜喜雨》、《绝句》等诗。  相似文献   

5.
<正>杜甫作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以其强烈的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创作出大量充满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作,记录下唐朝中后期社会巨变下人们的流离失所和悲惨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传达出传统儒家的仁爱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被世人称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一、杜甫简介杜甫,我国唐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成“李杜”。杜甫的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诗圣:杜甫,字子善,号少陵,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画圣: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帝当风”之美誉。 书圣:王羲之,字逸书,晋琅  相似文献   

7.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3卷。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草圣:张旭,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造诣很深。  相似文献   

8.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杜甫从上流社会到社会底层,一生多舛,遭遇悲惨,饱经磨难。《兵车行》是杜甫写出的第一首直接为人民说话的诗,是其诗歌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他现实生活转折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课堂的主角是你们,我今天只是一个主持人,作为主持人,我宣布高一3班《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读书汇报会现在开始。根据标题关键词“万方多难”“成就”“诗圣”,我们已商定读完本文后汇报6个方面的内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坎坷铸就不朽人生、沉郁顿挫终成诗史、人格魅力光照千古、生命姿态凄美史册、深情回眸再诵经典。一、风雨飘摇的唐王朝1、教师导语:你是史册里深藏的墨迹,带给炎黄子孙无法言说的美丽与哀愁;开元盛世的光芒照亮了云彩的记忆,是安史之乱惊醒了你繁华  相似文献   

10.
诗圣杜甫     
<正>中国是诗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双峰并峙,是最伟大、最著名的两个,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小朋友们喜欢排座次,禁不住要问一声:诗仙、诗圣又究竟何人为先,李白、杜甫到底谁是第一?  相似文献   

11.
杜甫墓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毕生吟咏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被人们称为“诗圣”.后人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修祠建墓,供人们祭祀瞻仰。据说全国的杜甫墓共有8座。一座是在诗人的祖籍湖北襄阳,系纪念性的空棺冢;湖南两座,一在诗人的仙逝地平江,一在诗人的灵柩暂厝地耒阳;河南两座,一在偃师县城西,杜甫十七世祖当阳侯杜预的墓侧,一在巩县康店邙山之巅;另外,陕西的华州(华阴县)和鄜州(鄜县)以及四川成都浣花溪畔,都分别筑有杜甫的纪念冢(见《中学生文史》1986年第11期)。根据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著的《司马温公诗话》里说:“杜甫终于耒  相似文献   

12.
杜甫诗歌艺术灿烂夺目,前人称赞倍致.元稹说杜甫“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王安石说杜甫“其词所从出,一莫知穷极.”(《杜工部诗后集序》)宋人王彦辅道:“子美之诗,周情孔思,千汇万状,……非特意语天出,尤工于用字,……历世千百,脍灸人口.”(《增补杜工部诗序》)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跋》中写道:“自唐讫今余五百年,为诗学之宗师.”今人张元济在《宋本杜工部集跋》中写道:“少陵诗圣……,备藻丽之态,实积众流之长,为千古宗仰而不替.”历来研究杜甫的文章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但每得每新,看来“诗圣”丰碑仍将挺立于中国人,乃至华夏子孙的心目中.因此,用现代科学对杜甫进行研究就是年青一辈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著名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诗圣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处于“自流”状态,“难读”、“厌读”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步入书籍的海洋是责无旁贷的。我认为,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12,(3):52
酒圣:杜康,即少康,传说为酒的发明者。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诗圣: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医圣: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晚年居然到了不乞米就无以活命的地步。不过,因杜甫的名字而颇具吸引力的《杜氏宗谱》,却在诗圣辞世1200多年后,引起了一场官司:杜甫后裔成员为争夺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要对簿公堂。杜甫的后裔杜菊凤等3人作为原告,诉至闸北法院,主张要求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杜菊凤等称:原告与被告均系杜氏家族成员,且为唐代著  相似文献   

16.
诗圣杜甫的《游修觉寺》诗有云:“诗应有神助.”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南史》说:“谢灵运尝于永嘉西堂,吟诗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之句,云此语‘有神助’.”此典不但见于《南史》,钟嵘《诗品·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记载的更加详尽.不过这只能说明“有神助”三字的出处,证明杜甫作诗,其遣词用字,都是有来历的,不是杜撰或生拼硬造的.至于“神”字该怎么讲?杜甫的用意何在?谢灵运的用意何在?读者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7.
生平第一快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浙江王云庆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宋欧阳修《新唐书·杜甫传》)。因此,自唐以来,被公认为“诗史”。诗中不仅包涵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  相似文献   

18.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诗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熟悉啊!它正是“诗圣”杜甫融入了自己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后,蘸着泪水写成的千古名篇《兵车行》!  相似文献   

19.
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怎样理解才正确呢?肖文苑在《唐诗琐语·再说“诗眼”》中说: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是腐臭之意,从语法结构上看,它是动词。”而林安在《“诗眼”不一定都是动词》一文中却说:杜甫的“这个‘臭’字也只能是形容词啊!”(《福建文艺》  相似文献   

20.
我一口气读完了薛正昌同志的力作——《董福祥传》。掩卷后,毫无睡意,思潮起伏,当即决定写出两个方商的感想:一方面是关于这本书的感想,另一方面是关于董福祥的感想。东坡云:“写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写任何文章都是如此。不能就书论书,就人说人。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往往成为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给你带来“灵感”。读完《董福祥传》,使我对一些多年萦迥脑际的历史学方面的问题,有“恍然大悟”之感。如果我的这些“恍然”之“悟”能有一点点新意,那应归功于《董福祥传》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