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课前谈话,就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了解学生基础、活跃课堂气氛等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以下是笔者在听课及自己上课时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玉成 《辽宁教育》2010,(11):47-48
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让上课教师很好地了解了班级的学生情况,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课前谈话的策略有很多,有的用丰富的情感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有的用幽默的语言融洽师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见面语”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一段妙趣横生的“见面语”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课前的紧张、焦虑、浮躁等心理,从而以积极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对于借班执教的公开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让“见面语”设计得体,并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优秀的课例,谈谈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听了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会鼓励”口语交际课。对两位教师过分依据事先准备的文本材料而进行师生间简单对答的教法,笔者实不敢苟同。虽然在此过程中她们也能联系实际,但更多的只是关注技能或是方法的传授。那么,“学会鼓励”这一类口语交际课在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谈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课前导入时教师的讲话也是如此,由于课前导入谈话没有固定的语言方式,没有固定的谈话内容,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场景确定不同的、灵活多变的谈话内容与讲话技巧。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本文就结合实际体验,笔者浅谈一下"课前谈话"策略方面的相关做法。一、沟通情感借班上课,师生的陌生感决定教者需利用课前时间,与学生互动,活跃气氛,拉近彼此距离。在一次听课中我曾看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导课艺术--课前谈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平  邢瑾 《天津教育》2003,(10):34-35
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讲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形式多样,可采用聊天、讲故事、谈家常、猜谜语等多种方式;二是内容广泛,可涉及天文地理、家庭琐事、生活趣闻诸方面;三是指向明确,所有谈话均着眼于提高当堂课的教学效率,为新课教学作准备。在课前谈话中,由于师生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谈话的方式又不拘一格,所以教师的一问一答、一言一行,往往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前谈话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到一堂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状点击】 现在,教学观摩课、公开课、赛课等课堂教学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借班上课成了教学交流活动的重要方式。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上课教师都会进行课前谈话。因为不是正式上课,很多教师的谈话都相当随意。据笔者观察,教师的课前谈话常有如下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一要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本”;二要吃透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教师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两三分钟和学生作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这是做到“目中有人”的最佳途径之一。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作课前预热。成功的课前预热,可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促进师生了解,融洽师生关系;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新课的进行作些必要的铺垫。有效的课前预热主要有这几种形式:一、谈话谈话是教师和学生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如果使用得当,三言两语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著名特…  相似文献   

9.
石平  邢瑾 《辽宁教育》2003,(10):53-54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最短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前谈话正是促进最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形式多样,可采用聊天、讲故事、谈家常、猜谜语等多种方式;二是内容广泛,可涉及天文地理、家庭琐事、生活趣闻诸方面;三是指向明确,所有谈话均着眼于提高当堂课的教学效率,为新课教学作准备。在课堂谈话中,由于师生双方均处于一…  相似文献   

10.
战利 《广东教育》2005,(2):56-56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们在上公开课之前,增加了一个环节:课前谈话。这个小小的环节如春风化雨,沟通起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我以为良好而有效的课前谈话应该具有三个特点:一要巧,二要诚,三要尽可能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师生合作评价”指课前教师选取评价焦点并详批典型样本,课中教师引领师生合作评价样本,课后学生根据评价焦点进行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介绍了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评价”的实践,即教师以“情节衔接”为评价焦点,采用“评”“讲”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前准备、课内实施、课后活动三个阶段,利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评价效率,实现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12.
一、课前谈话孕育新知每每听名师的课,总会被其幽默睿智的课前谈话所折服。寥寥几句看似随意的聊天,由于教师的巧妙定位,一下子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罗老师一站上讲台,就问学生:"此时此刻你坐在这里,有什么感觉?"学生有的说高兴、有的说骄傲、有的说自豪、  相似文献   

13.
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必须有作为语文"文化"的氛围、底蕴、品位,只有这样,听、说、读、写,才能以此为依傍次第展开。笔者分别从课始导入、课中重点、课尾拓展三个方面来简述。方式一:课始导入文化引领笔者曾经执教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课前谈话开始,浓浓的文化味就在教室里、在学生的心里弥散开来——【教学采撷】因为上课地点是通州区的一所小学,所以谈话就围绕通州开始。教师说:  相似文献   

15.
教师借班上课,总会碰到因不了解学生、不熟悉环境,而导致教学预设不当、师生无法有效沟通产生的教学阻隔现象.课前谈话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提高教学针对性、消除阻隔的有效途径.激情、幽默、启思和联系生活的谈话,是教师借班上课时经常采用的四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必须有作为语文“文化”的氛围、底蕴、品位,只有这样,听、说、读、写,才能以此为依傍次第展开。笔者分别从课始导人、课中重点、课尾拓展三个方面来简述。方式一:课始导入文化引领笔者曾经执教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课前谈话开始,浓浓的文化味就在教室里、在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最近,应邀担任全市小学数学评优课的评委工作。在参赛教师中,有4位教师同时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在指导“利用工具画圆”这一环节时,4位教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借助圆形实物描圆;第二步,运用圆规画圆;第三步,利用钉绳画圆。特别是第三步“钉绳画圆”,都是“师生用钉绳画圆比赛”,方式惊人的相似(大概是“集体备课”而成)。然而,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参加宁波市优质课评比时,执教《雷雨》一课,力求体现打造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堂,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精心设计课前谈话,投  相似文献   

19.
谈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课前导入时教师的讲话也是如此,由于课前导入谈话没有固定的语言方式,没有固定的谈话内容,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场景确定不同的、灵活多变的谈话内容与讲话技巧。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本文就结合实际体验,笔者浅谈一下"课前谈话"策略方面的相关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一堂好的公开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目前有一部分公开课由于执教者急功近利而变了味,主要表现如下:准备过度,脱离实际。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甚至连正常的教学都顾不上。不少公开课,由一人执教,集体备课,多次修改教案和试教,执教者失去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反复“演习”,表演过分。一些教师为了保证公开课的成功,课前反复“演习”,提问什么,回答什么,问哪些学生,师生心中都有数。不少公开课,执教者都要反复进行试教,有的学生甚至被试教多次,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教师为了使公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