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先后在《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9期和2008年3期,拜读了《作文教学虚实之我见》、《小学生习作容不得虚构》两篇文章,对儿章作文的虚构问题也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现在就从“虚构“的基本涵义出发,并借助于想象与虚构、纪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儿童作文的虚构性淡一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先后在《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9期和2008年3期,拜读了《作文教学虚实之我见》、《小学生习作容不得虚构》两篇文章,对儿章作文的虚构问题也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现在就从“虚构“的基本涵义出发,并借助于想象与虚构、纪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儿童作文的虚构性淡一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先后在《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9期和2008年3期,拜读了《作文教学虚实之我见》、《小学生习作容不得虚构》两篇文章,对儿章作文的虚构问题也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现在就从“虚构“的基本涵义出发,并借助于想象与虚构、纪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儿童作文的虚构性淡一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先后在《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9期和2008年3期,拜读了《作文教学虚实之我见》、《小学生习作容不得虚构》两篇文章,对儿章作文的虚构问题也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现在就从“虚构”的基本涵义出发,并借助于想象与虚构、纪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儿童作文的虚构性淡一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与研究》86年第9期载有邓汉民同志《中学生作文可以虚构吗?》一文,就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作者所要阐明的不仅是纪实性的文章不能虚构。而且认为整个中学生的作文都不能虚构,都要加以严格的“束缚”。对于这些意见,以及作者对“写文章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这一原  相似文献   

6.
想象作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一定比重,从想象叙事到虚构故事,体现出既要让想象奇妙新颖,又要落实想象的要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正处于从天马行空的想象故事到基于科学原理的虚构故事的过渡阶段,对学生想象提出了双重要求,同时增加了教学难度。习作主题教学应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从“想什么”以及“如何想”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能否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合理虚构,怎样理解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一直是近几年小学作文教学探讨的焦点之一。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看,不少教师仍抱着“写生”式的作文教学观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渗透了虚构内容,但认识上仍存在“虚构就是说假话”的矛盾心理,不  相似文献   

8.
有同志反对中学生作文虚构,认为“虚构就是虚假,就是说假话”。(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1期)笔者实不敢苟同。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则认为:“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这其中“写作”的外延不仅是文学写作,还应有纪实性文章的写作,当然也就包括中学生作文在内了。能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既倡导学生写记实作文,也提倡写想象作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这其实就是肯定了小学作文,可以"虚构"。因为"虚构"就是合理的想象和推测,"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于是乎有许多人就把培养小学生“虚构”能力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想象作文,而把“虚构”作为小学生纪实作文的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不仅应该允许“虚构”,还应该着力呵护学生在写作中的虚构能力。因为,“虚构”并非“虚假”,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虚构”就会令小学生纪实作文如虎添翼,并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一、以“虚构”启发思路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苦恼的是没有具体的内容可写。其实,学生的积累犹如一座宝藏,需要教师在启动学生表达兴趣的同时,诱导其挖掘自身的…  相似文献   

11.
邓汉民同志《中学生作文就是不应该虚构》一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六年第11期),无非说明了这样一个论点:中学生作文就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属纪实性文章,纪实性文章是不能虚构的,虚构就是虚假的。笔者不敢苟同这样的推理。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一、记叙文就不能虚构吗? 凡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都叫记叙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5年第9期上刊登了一篇潘文彬老师与我继续探讨“习作中想象的合理性”的文章——《想象,怎一个“自由”了得》,读后,感触颇多。非常感谢《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这样一个争论的平台。道理是越辩越明的,假如我和潘老师的争论能够使大家对所争论的问题有个更加全面、清晰、深刻的了解,那便是我们的初衷。我想,这也是《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创设这个平台的目的吧!一《想象,怎一个“自由”了得》是一篇颇有气势的文章。潘老师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论证得似乎非常…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把小学生作文划分为非常明确的两大板块——记实与想象。那么,如何处理记实与想象呢?记实作文是否允许虚构呢?虚构化的记实又有什么害处呢?为了解答这些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笔者近日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进行了一次专题访谈。以下是采访实录。葛永腾:张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您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泰斗,您在作文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想向您请教一些广大教师非常关注而又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答“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研究》1995年第一期登载的牛见玉同志题为《看图作文不宜提倡》一文,我们读后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文章说的有理,有的老师则持相反意见。我属于后者。我认为:看图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应予重视。牛见玉同志文中的第一个理由是“看图作文误导了一种不良文风——虚构”。虚构在小学生作文中确实比较常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其一,小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不强,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其二,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正确处理好如下三个问题: 一、作文内容的虚与实对于小学生作文,有人以为必须写真人真事,有人以为在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想象,还有人认为可以虚构.如何看待作文内容“虚”与“实”的问题呢? 叶圣陶先生积七十年的经验,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作文教学主张.所谓“立诚”,就是“实”,不说假话,空话.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不是创作.所以如对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想象作文的教学指出了方向,由此想象作文教学的系列理论进入了教师和专家的研究视野.然而,想象作文教学仍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实践困境.因此,想象作文教学应从合理组织想象作文知识序列、引导学生思维表达的内外部转换、依托统编教材渗透想象方法、把握想象作文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想象作文的教学指出了方向,由此想象作文教学的系列理论进入了教师和专家的研究视野.然而,想象作文教学仍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实践困境.因此,想象作文教学应从合理组织想象作文知识序列、引导学生思维表达的内外部转换、依托统编教材渗透想象方法、把握想象作文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提出了一个“想象作文”的新概念和新要求。“阶段目标”提出3—-4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5—6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里把写“想象”和写“想象作文”提到了与“见闻”、“感受”的“记实作文”并列的地位、同等的高度。而且,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江苏教育》一九八一年第十一期发表了杨道隆同志题为《不应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信稿,同期也发表了焦亦斌同志的意见相反的文章《要允许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虚构》。我也想争鸣几句,旨在探讨问题,改进教学。我赞成焦亦斌同志的意见,应允许学生作文虚构。理由何在?众所周知,学生写一般的记叙文并不完全受真人真事的局限。常用的写法是将某个人为模特儿把两个或两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 ,对这样一些作文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加工整理 ,与大家商榷。一、想象型作文。是指在命题要求或题目指向上 ,需要凭想象才能完成的一种作文类型。这种类型的作文又可以分为三种 :即再造性想象作文、创造性想象作文和联想性想象作文。再造性想象作文是对原有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再造的作文。它的想象基础是艺术形象———或图片形象、或音乐形象 ,或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如 :《龟兔赛跑新编》、《方仲永新传》等。创造性想象作文是对生活原形进行加工、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