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汉语中新兴副词“都”的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总括主语全体,又可表示某种性质遍及事物全部或动作发展全面周到,还可表示对动作行为的次数或事物数量的统计;副词“都”语义指向宽泛,既可指向主语、谓语和宾语,还可指向兼语、状语;另外,副词“都”与所指对象间的位置也很灵活。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副词“都”在中古汉语中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2.
柳州方言中的“总”除了普通话“总”的用法之外,还可以作为范围总括副词表示“全、都”的意思.总括副词“总”保留了唐代的范围总括的用法,并从原来表示横向的总括发展为表示纵向的总括.  相似文献   

3.
副词“都”有两个语用特征:表总括和强调;前者可以用“都1”来表示,后者可以用“都2”来表示。表总括的“都1”,其语义通常指向“都1”前面的成分。也有极少数指向后面的成分。表强调的“都2”,其语义指向或前或后。副词“都”的语用特征直接影响其语义指向。本文将讨论:一、“都1”“都2”的鉴别。二、“都1”“都2”的语义指向关系。三、“都”的语义指向歧义。  相似文献   

4.
“全”是既有分配解又有聚合解的总括副词。“全”在单用时根据不同的谓项,或作分配解,或作聚合解。与表统指的表达式共现时,如果一个统指表达式单用时既可以作聚合解又可以作分配解的,“全”与之共现时则作分配解;如果一个统指表达式单用时是总括整体的,那么“全”与之共现时也总括整体。与逐指或任指表达式共现时,“全”作分配解。有时还起到提供量化动力的作用。“全”与“凡(是)”搭配使用,还起关联结果的作用;与“都”搭配使用时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前可后。  相似文献   

5.
"一概"是现代汉语表全部总括性的范围副词,对范围副词语义所步及的全部对象进行总括,意思是总括对象都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现代汉语总括性范围副词"一概"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其中句法方面,考察其充当状语和定语的句法功能及与其它同类副词、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的连用情况;语义方面,"一概"多为前指,偶尔也后指,具有表指向成分的多成员性及所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受事性弱的语义特征;语用方面,比较分析"一概"与其他类副词"都、全、全部、一律"的差异,发现"一概"具有表客观陈述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6.
引言 关于"都"的意义及用法,很多专家、学者作过研究,问题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常用副词"都"的基本义是表示总括还是指"事物的每一个",如王还先生曾三次撰文指出"都"用在复数上不太准确,认为应是指"事物的每一个";二是"都"的义项究竟有几个的问题,如吕叔湘先生将其归纳为三项,即表示总括全部的范围副词、表示"甚至"义的范围副词、表示"已经"义的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7.
《世说》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共13个,主要沿袭先秦,汉魏时期新产生的“都”、“全”等在《世说》中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用法仍不够灵活,并未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总括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8.
文章归纳了兰州方言中表示总括的副词,并根据其语气强弱的差别,将该方言中"都"类总括副词分为三个不同程度的等级。并根据马真(2004)所列举的现代汉语中四种类型的例句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兰州方言中"都"类总括副词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并”由动词向方式副词、范围副词和语气副词的演化,其根源均在于其本义中所蕴含的“一致关系”这个底层语义特征:方式副词是“同时”语义特征的突显结果;范围副词是“同时”语义特征抽象化为“都”的结果;其独特的语气副词根源在其本义更进一步抽象出的“双方之间的一致关系”,这个语义基因在“并”向语气副词演化时得到突显,并最终导致“并”演化出一般总括副词所不具有的语气副词用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五灯会元》中的副词“都”作封闭式的调查统计研究,重点考察“都”的语法意义、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问题。《五灯会元》中的“都”主要表示范围,与现代汉语中总括副词“都”用法相近,而表程度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并出现表示主观语气的新兴用法,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大量存在;在句法上,“都”常与否定词或表示否定意义的肯定形式共现,它所修饰的中心成分结构形式多样;在语义上可指向主语、宾语、处置对象、状语、兼语。  相似文献   

11.
1.这双鞋子对我来说实在太大了。误:Theshoesaretoomuchbigforme.正:Theshoesaremuchtoobigforme.析:muchtoo和toomuch都作“太”解,但两者不可混用。muchtoo是副词词组,作“(实在)太”解,修饰副词或形容词。toomuch可用作代词或副词,修饰不可数名词或修饰行为动词。2.我们跑得不够快,没赶上火车。误:Wedidntrunenoughfasttocatchthetrain.正:Wedidntrunfastenoughtocatchthetrain.析:enough作形容词用时,可位于名词之前,也可位于名词之后;enough作副词用时,需将它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后。上句中的enough为副词。3.杰克,请把今天…  相似文献   

12.
“莫”字在文言文中,有时作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可译为“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事情)”等,有时作否定副词,译为“不“、’不要”、’不能”等。到底在什么语境中作代词,什么语境中作副词,不少同学都是跟着感觉走。其实,如果巧借“不”字,也可化难为易。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13.
so既可用作代词,又可用作连词、副词,表示“这样”,“如此”,“因此”,“所以”等意思。本文拟将其用法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so作代词用,意为“这样”,“如此”,常用来代替整个句子或某一情况的全部,在口语中常与think,hope,say,be afraid等词(语)连用,表示客气、委婉的答语。例如: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世说》前后大量出现的“都+否定词”中的“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这种表语气的“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可表总括又可表语气,二是纯粹表语气。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直接由《世说》时代“都”字用法发展而来,在其发展中有继承也有变更。  相似文献   

15.
一、从词性用法上比较 1.good只用作形容词,不用作副词,其副词形式用well。如: He speaks good English.他的英语说得好。 He speaks English well.他的英语说得好。 2.well既可用作副词,也可用作形容词。用作形容词时,其用法很有限,只表示“健康的”“恰当的”或“令人满意的”等。如: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世说》前后大量出现的“都十否定词”中的“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这种表语气的“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可表总括又可表语气,二是纯粹表语气。现代汉语中副词”都”直接由《世说》时代“都”字用法发展而来,在其发展中有继承也有变更。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句子中的周遍性成分一般是和副词“都/也”。同现的,本文就周遍性主语和总括性副词“都/也”关系展开讨论,并从语义指向、周遍性主语的特点、客观视点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一、back的用法back可用作名词、副词、形容词和动词,具体用法如下。1.作名词用时,意为“后背”,“后面”或“后部”。例如:Hisbackhurtyesterday.昨天他的后背痛。Doyouknowthelittleboyonhisback?你认识他背上的那个小男孩吗?Meimeisitsinthebackoftheclassroom.梅梅坐在教室的后面。2.back用作副词时,意为“返回”或“向后”。back还可以和一些动词一起构成短语动词,如:beback(返回),comeback(回来),goback(回去),getback(返回),bringback(拿回来),takeback(收回),fightback(回击)等。例如:ItsSeptembernow.Weareallbackatschool.现…  相似文献   

19.
O 一般语法书,谈及“都”这个词儿,都只说它是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而且说得又都较笼统.其实,表示“总括”也只是其用法之一,此外,它还有表示时间过得快等用法.这些不同的用法又都与它读音的轻重不同及所在句式有关.本文便以“都”的读音和用法为“纬线”以与其相关的句式为“经线”来试着简说这各方面的情况兼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句式.[1]重读的“都”表示总括,记为“都1”,有两种情形.可分别记为“都la”,“都lb”.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英语:“All the answers are notright。”将其译成汉语,大部分学生译为“所有的答案都不对。”这一译法错在哪里,原因何在呢?这就涉及到英语变否定句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全部否定”与“部分否定”。 英语中有些具有总括意义的代词、形容词和副词,课本中常见的有:all,both,every,everybody,every-thing,everywhere,always等,这些词与否定词not连用,不表示“都不”的意思,而是表示“不都”、“并非都”的意思,这种否定称为“部分否定”。例如:all not不是“全不是”,而是“不全是”。所以,本文开头的例句译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