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  相似文献   

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经典名篇,自问世以来,人们百读不厌,受益非浅。有欣赏其高超语言艺术的,有感叹其缜密结构技巧的,而我更独钟它那“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内容———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对此我们该如何解读呢?一、披文入理,循“景”知“情”。《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文章。可以说,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根红线,文本的思想内容便一目了然。作者由“不静”开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抒胸臆,显出作者内心是…  相似文献   

3.
同是写“绿” 风格各异──朱自清《绿》与宗璞《西湖漫笔》对比谈广西武鸣县教师进修学校潘福坚朱自清的《绿》和宗璞的《西湖漫笔》都是散文中的佳作。前者是高中教材的常选篇目,后者也一度选作高中课文。“绿”是这两位作家在这两篇文章中着意描写的景色。阅读这两篇...  相似文献   

4.
杭州的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古往今来,写西湖的诗文可谓多矣,要想开辟蹊径,写出新意,是十分困难的。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却不落俗套,别开生面。她不以作者的游踪作引线,采用常见的所谓“移步换形”的写法,而是立足在写自己游西湖时的感受,抓住西湖景物绿的特征和变的状况,用“绿”与“变”两个字来统率材料,写得集中而凝炼,从而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景物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在游记体散文中,这篇课文不能不说是一篇独创之作。  相似文献   

5.
《伤仲永》(新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一文,以“伤”嵌题,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方仲永的哀伤之情。纵观全文,却没有一句发表见解、抒发情感的句子,更没有一个“哀”或“伤”之类的文字。那么,“伤”从何来呢?1.寓“伤”于叙方仲永的不幸经历是一场悲剧。虽然作者只平淡地客观地叙述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经历,但是这是展示毁灭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令人伤悲的事,又何需繁文缛节宣泄悲愤?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宗璞的小说《红豆》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作品中“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现代文阅读最高层面的考查。文学作品侧重于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散文的评价鉴赏主要是围绕景、情之间的相关联系生发的,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景 (物、事 )与情 (志、理 )的联系。一方面缘情 (志、理 )择景 (物、事 ),另一方面借景 (物、事 )抒情 (志、理 )。写景 (物、事 )是手段是依托,抒情 (志、理 )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 (志、理 )”往往体现在议论抒情文字当中,提取散文的精要须用足用活议论抒情文字。如宗璞的《报秋》 (199…  相似文献   

8.
宗璞曾说:“纸笔的分量很轻,但留在纸上的是无法衡量分量的血肉。只要能为祖国文学事业的楼廈铺垫些许泥土,纵然血肉销尽,也心甘情愿”。《西湖漫笔》是宗璞一九六一年写的一篇散文,文中透出了作者的心声,“一到这些名山大川道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蕩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废墟》(选入人教社语文二室周正逵主编的高中语文新教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厚重的文化积淀,更震撼于作者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废墟”诠释得如此博大精深。在教学中,如果紧紧抓住作者是怎样诠释废墟这一中心,组织教学就会心中有数,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精品。作者将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化作一条瀑布,把每一朵小花比成一只只“张满了帆”的生命航船,“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从而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境。全文分四部分。开篇(第一部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大有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1.
《听潮》是一篇声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它记述了作者和妻在海岛“佛国”观赏海景的一段经历,描写了大海的情态,着意刻绘海潮涨落的情景,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大海的壮美图画.文中可闻的是潮声,可见的是大海“幽静”时“和平愉悦的神秘”和“狂暴”时“不可测的可怕的神秘”,但我们从那“幽静”、“狂暴”中也看到作者的身影,听到他那如潮般的呐喊,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  相似文献   

12.
在义务教材初中语文《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后“理解·分析”第二题中,有这样一个提问:“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统摄全篇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此解说成:“作者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统摄全篇。”对如此解说,笔者认为有些偏颇。《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10月12日写的,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断。文章的标题往往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的标题是《藤野先生》,所写的事情是与藤野先生有内在联系的: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日暮里与水户表现出的忧国之情,是作者能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习的主要动机;写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索溪峪的“野”》是一篇优美散文,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理解“野”,即课文所写的绮丽景观纯系天造地设,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不带人间烟火味,这才让人感到“野”性十足,美得动人,趣在其中,激发了人们的潜在之情。教师要艺术地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沉入作者生动描写的语言文字中去,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体验“野”之美、“野”之趣,“野”之情,真正得到心灵的陶冶。一、由索溪峪的山体验“野”之美索溪峪的山“野”在哪里?又“美”在哪里?作者首先从总体上作…  相似文献   

14.
《废墟》读解淮南联大濮思明《现代文选读》中的散文《废墟》,是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文化普旅”系列散文中的名篇。余秋雨是一位研究艺术史、文化史的著名学者,在置身大自然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对象作审美观照,发掘其中的文化意蕴。表现在他的散...  相似文献   

15.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27—30题,选用了宗璞的散文《报秋》(节选)作为阅读文本。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  相似文献   

16.
周立军 《考试周刊》2010,(34):57-57
散文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散文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因此,情景类散文的阅读应围绕散文的情与景展开。要能快速阅读情景类散文,就要先了解一下情景类散文的创作过程。作者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撩拨着作者的心灵,从而产生一种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作者把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的手法就是移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赋》),睹物生情,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1999年第3期发表了曹家标先生《〈藤野先生〉的中心意思是爱国主义思想吗?》。其文认为:“《藤野先生》一文中,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厚的怀念之情。”此后,《中学语文》2000年第1期又发表了张德勤先生的争鸣之作《〈藤野先生〉的中心应该  相似文献   

18.
茅盾散文名作《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扬树的不平凡为主线的。作者紧紧围绕这一线索,开篇就落笔扣题,赞美之情破空而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可是作者接下来并没有对白杨树进行描写阐发,艺术的回答礼赞的缘由,而是轻轻宕开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辽阔的高原景色图。这是不是远离主旨的闲笔呢?否!假如没有这一段的烘托、映衬,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将会失去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9期,桑进林先生在《“察言观色”还是“察颜观色”》一文中对“察言观色”一词做了详尽的考证、解释,并说,通过查阅包括《汉语大词典》 (罗竹凤主编)在内的多种工具书,发现均无“察颜观色”,只有“察言观色”,从而认定高中语文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和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错误使用了“察颜观色”。我认为,桑先生的看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回忆性散文,是散文中的一类,本文以体认《背影》作者情思为例,利用回忆性散文“这一类”的“二我差”,对《背影》“这一篇”的特点进行解读。首先通过阅读文本,抓住表示时间的词,分清“二我”;接着,分析其中“二我差”的具体表现形式,聚焦二我矛盾,追本溯源,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以此来探究叙述者的叙述意图,体认作者的独特情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