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万涛  徐燕珍 《海外英语》2012,(3):12-13,15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理论集中体现了他对翻译理论的独特见解。目前,已有多篇文章对"化境"理论进行了阐释,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化境"理论进行研究尚为鲜见。鉴于此,该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视角对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与探讨。该文认为,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化境"理论集中体现了:1)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2)译者的"适应/选择"及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3)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及"译有所为"。  相似文献   

2.
黄亚萍 《海外英语》2012,(21):41-42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尤其在教学模式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文结合测试理论,尝试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探讨最近发展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基于阅读测试理论和研究的结论,该文阐述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与技巧"两大方面设置"最近发展区",不断使学生进入下一"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3.
彭翕成 《数学教学》2007,(10):20-21
在《数学教学》(2006年第6期)刊登了文[1],该文利用几何画板对"梯子模型"进行了探究,得到了一些轨迹,并对轨迹方程进行了分析说明.笔者读后,觉得该文存在两个问题:(1)没有给出利用信息技术探究梯子模型的过程,而此过程又  相似文献   

4.
沈薇菁 《海外英语》2012,(18):171-172
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入手,阐释了其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翻译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5.
吴萍 《海外英语》2013,(15):149-151
网络流行语"屌丝"常被译为"underdog"。该文论述了对"屌丝"的文化内涵误读的原因,指出了目前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相应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6.
"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中学生容易出错的部分,该文对它进行了分析和小结。  相似文献   

7.
夏雪 《海外英语》2014,(10):24-2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基于"生本"理念下的礼貌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应用,契合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该文从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入手,对礼貌原则进行了概述,并基于此,具体阐述了"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及"得体准则""在英语教学中评价学生时的应用。该文旨在强化礼貌原则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介绍了目前听力教学的两种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模式,分析了听力的心理机制,并据此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阐述了保证教学实验项目的"实战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对教学实验项目的"实战性"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阐述具备"实战性"教学实验项目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范文,该文使用了较多的"小"字。文章从词汇学、修辞学的角度对文中"小"的特殊类型及修辞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田汉早期主张用电影打造"银色的梦",从而达到宣泄个人苦闷的目的,这种电影观源于他功利和无功利相交织的二元论美学思想。田汉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地位,但其作品排斥商业性,格调过于低沉。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新青年”与“新国家”思想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达到特定的目标和要求,才可谓“新青年”;陈独秀的“新国家”思想包含了对国家要素、国家主权和国家体制等方面进行探索的思想。他的“新青年”思想和“新国家”思想是互相缠绕,互相影响而发展的;由于“新国家”思想更具理想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其“新青年”思想会超越其“新国家”思想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须溪词中有十三首使用了"前度刘郎"的典故,且大都被作者赋予了超越字面本意的丰厚内涵,符合他作为宋末遗民词人的心态及其自身性格特征。这一现象体现了刘辰翁对刘禹锡人格精神的接受,原因包括二人性格、经历、心态等多方面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文学;是注关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记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5.
"朱子民本思想与当代"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5月12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朱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朱子理学、朱子思想的历史影响、朱子其人及故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新观点,进一步拓宽了朱子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近百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师徒关系”若干案例的剖析,雄辩地论证了“名师出高徒”这一科学人才的培养规律,以期它能给我们有所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17.
马丁.路德.金在其著名的政治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十分注意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使他的演讲语言生动,说理透彻,情感丰富,音韵和谐。本文分析了演讲中的词语选择,句式变换和仿拟、对比、比喻、排比及反复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得党心、民心。作为新闻工作者,他的职责和使命主要是跟上党中央的步伐搞好新闻宣传工作,为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做好舆论宣传,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要全面报道它的内容和基本特征;要正确报道和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山谷论诗,本与书画相通而归于脱俗之旨,这反映着宋人的审美风尚。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也应在此旨趣中获得真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红学"勿反《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脂学、“探佚学”之“学术风气”是“反《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俞平伯先生晚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自己青年时期的“反《红楼梦》”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痛心地忏悔。《红楼梦》研究应该更新观念,努力进取,走出误区,开拓红学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