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领导体制、领导者素质以及领导能力是领导学中重要的概念,校长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其领导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人才建设的水平。目前三种关于学校领导力的研究流派特质理论、权变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都将校长的领导能力放到了决定学校未来发展和品味的高度。大学校长职业化和领导能力建设的途径主要有改进区域教育;加快职能转换;完善培训体系;实行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2.
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学校领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影响力。就是通过校长的带领、引导,使学校发生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领导者,校长领导力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一种综合素质,校长领导力是校长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统一体。其中,知识是基础,是校长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能力是核心,直接决定了校长领导活动的进程;价值观是灵魂  相似文献   

3.
从"自在"走向"自为":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管理走向领导是新课程改革对校长的角色要求.新课程改革需要校长从"自在"走向"自为",成为有效能的领导.校长要想真正承担课程领导责任,必须从领导者自身、学校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因素三个方面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学校最重要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农村小学校长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对于有效管理农村校园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校长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师范学校校长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其中领导能力最为重要。它是校长一切素质的集中反映和综合表现。我们要提高师范学校的办学水平,就要重视对师范学校校长领导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的研究。决策能力是校长领导能力的核心领导者就是决策者。校长领导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有无明智的决策。如果决策正确,学校必定是团结向上、生机勃勃;如果决策失误,就会给学校工作造成被动,带来混乱。因此,校长的决策水平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从客观表现中得到说明和检验的。校长的决策内容有的是关于学校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校长合作领导”是西方中小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教育实践模式.“校长合作领导”强调校长领导角色不再由一位领导者担任,而是由两位领导者共同或轮流担任;它是分布式领导理论关照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在实践过程中,“校长合作领导”主要衍生出职责分工型、支持互助型、交替分工型与共同管理型四种模式.这些模式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分享学校领导者领导职能、开展学校领导者战略合作、创新学校组织結构和管理方式以及提升学校领导者领导能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素质是办好学校的首要因素。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活力、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及教育资金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见识、能力和政策素质。校长的素质是承担领导管理责任,发挥领导管理效能的基础,是有效进行学校管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当代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恰同于教师所须具备的素质,舍身心素养、人格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思想观念五方面;而学校领导者的素质则是校长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包括管理意识、管理能力以及领导者人格特征三方面。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企划、经营、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备受重视。选拔校长必须把握校长素质结构的层次性,坚持从基本素质过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中挑选;校长培训则应重在分层次的专业化教学,并引导校长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长是学校领导管理工作的主体 ,任何一所学校搞得好与坏 ,首先看它是否有一位好校长 ,因为校长是一校之魂 ,办学校 ,一靠校长、二靠教职工 ,这是比什么“硬件”都要硬的根本条件。校长在领导管理学校工作中 ,要想提高领导功能 ,除了要运用权力性影响力外 ,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和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为权力性影响力俗称强制性影响力 ,它是指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职权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 ,它强调命令与服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称为自然性影响力 ,它是指由领导者自身因素形成的一种影响力 ,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依赖、钦…  相似文献   

10.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动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普遍不强,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制约以及校长自身的素养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刷新观念——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二是优化制度——改善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三是创新实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江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109-109,127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提高幼儿教学效果是教师的追求。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一是关注幼儿日常生活重视课前准备活动,二是巧用有效的教具和教学手段,三是沉着应对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探索、认识、提升,真正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飞 《中学教育》2010,(7):47-51
由于我国特有的组织结构、文化特色、领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领导力的开发遭遇如下障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科层式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校长“权力”观念的制约;消极竞争的教师文化;教师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教师的不自信、缺乏经验。为此,从“可为”出发,校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教职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清晰、明确的愿景;形成有利于学习、共享、信任的组织文化;不断创造平台,从多元渠道促进教师领导力的开发;激励机制的完善,让教师的努力“很值得”;变革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师一定的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3.
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控制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然与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在“乐学”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这三类课程的科学构建和校本化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引领与制度建设这内外两个系统的有力支撑,来实现校长的课程领导和价值追求,锻造学校品牌,彰显人文与科学并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状况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品质的提升,而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影响着幼儿教育品质的提升。然而,当前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对课程领导力的意蕴充满困惑,且不能将课程领导力的理念融入到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方面的理论素养,逐步明晰课程领导的角色任务观,重塑课程领导力专题培训的意蕴,在共同体建设中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并注重园长课程领导力品质的自我修炼。  相似文献   

15.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制度路径,应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教育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行政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转变教育行政方式,关键是政府要加强教育宏观统筹,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转变教育资源管理方式,为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建立教育问责制度,完善发展目标的实现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重点是学校要明确服务教育教学的目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校长教学领导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管理学校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学校教育体系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负责人,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从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参与管理等方面分析现行部分小学校长负责管理体制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而从改进小学校长办学理念、提升其专业化水平、注重与教师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真分析校长领导力的内涵的基础上,理清了校长领导力与学校领导力的关系,认为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实践中,校长应该在充分运用权力性领导力的基础上融入非权力性领导力,把校长领导力与学校领导力有效结合。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地提升校长领导力:审时度势,具有远见卓识;知法懂法,严谨治校;以人为本,适当放权;道德示范,建设学校文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校长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为什么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于这些问题,国外关于校长领导力与学生成绩关系的大量实证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五个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理论模型:校长领导力三元理论模型、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校长领导行为涟漪效应模型、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模型和成功校长领导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与关系,对于校长如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具有实践的指导价值。其中学校发展的政策背景、校长的专业培训、学生的家庭背景、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等都会对校长领导力产生影响,而校长领导力与这些变量的相互作用又会对学校条件、教室条件以及教师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提高教学实效,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对学生进行了"形势与政策"认知需求情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内容时效性滞后,教学形式与方法存在问题,学校内部教学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缺乏等问题。为此,"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领导与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建立适合高职特点的实际有效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洋思模式”与“东庐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初步揭示出我国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创建的一般规律:校长的素质直接决定学校发展的水平;改造薄弱学校首先要改变薄弱的学校管理;改造薄弱学校的关键是改造薄弱的教师队伍;改造薄弱学校的根本是实现优质教学;实现优质教学必须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完善“依法治校”的质量保障机制和“科研兴校”的质量提升机制;借鉴他校成功经验要懂得区分教学改革的技术问题与非技术问题;农村“改薄创优”名校频现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