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播的魅力     
杨力 《新闻窗》2005,(2):12-12
新闻直播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场参与感,决定了新闻直播比录播更能获得受众的喜爱,而且新闻直播的层次越高,难度越大,越是对观众具有无穷的魅力。录播与直播,虽只一字之差,可其难易程度的差别却是相当大的。处于直播状态的新闻主播,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在发生的同时传给观众的,不可能经过剪辑、修饰。《直播贵阳》的主播扬光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2010,(3):49-49
新民网2010年推出全新栏目——“整点新闻直播”,每天6挡逢整点播出,全天不间断关注新民网重要新闻。节目采用现场连线、即时快评等形式,将当天发生的上海本地新闻第一时间带到您的身边:  相似文献   

3.
新民网2010年推出全新栏目——整点新闻直播,每天6档逢整点播出,全天不间断关注新民网重要新闻。节目采用现场连线、即时快评等形式,将当天发生的上海本地新闻第一时间带到您的身边。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主持人在直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化的重要工具和事件本身的参与者,成为受众的延伸。近年来,在我国电视节目中,科技、探索、发现类直播节目逐渐增多。与其他类节目直播要求不同,科技类新闻事件的直播有其特殊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因此,对节目的主持人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语言表达:既要严密准确,又要轻松活泼在科技类节目现场直播这一特定传播情景中,要求主持人能够运用综合语言能力对事态发展做出严密准确的报道与评论,然而直播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现场信息低谷,此时除采用片断直播外,通过主…  相似文献   

5.
彭瑾 《新闻窗》2011,(3):51-52
电视新闻直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它通过新闻的即时播放,主持人的灵活解说,记者的现场连线,嘉宾的互动访谈,电视观众的参与等环节,充分展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常态。而电视新闻直播的成败,除了受直播流程的安排、直播设备的技术保障等因素影响外,作为核心人物的导播,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7.
周围 《声屏世界》2011,(4):65-65
最近,听了我很欣赏的一名颇有追求的主持人的新闻直播类板块节目,在感受节目诸多亮点的之后,生出这样的感慨:新闻采、编、播要力避正确的废话。我以为。这应是新闻采、编、播的一条铁律和法则。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电视媒体记者出镜进行新闻报道开始的比较晚,但是发展和创新的速度较快。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出境报道形式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不仅仅是直播节目采取现场出境,也正在尝试使用记者出镜的方式来完成一些追溯过往历史和文化的节目,目前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各类普通新闻也不例外,通过出境报道,更能真实地营造现场感。出镜记者置身第一现场,把静态新闻瞬间变为了动态新闻,记者以受众的"替身"身份报道身边事,增强了受众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9.
王聚洪 《新闻窗》2007,(6):102-102
新闻主持人和新闻直播是密不可分的统—体,新闻主持人需要通过新闻直播这样的平台来激活自己的热情和播报欲望,而现场新闻直播又需要通过主持人综合能力的释放和热情为直播添彩。如何做好这些呢?下面笔者就工作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0.
汪勇 《视听纵横》2004,(6):61-62
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不断进步。传统新闻理念不断受到新科技、新情况的挑战。移动通信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让广播记者真正拥有了具有现场意义的“第一播报”的能力和手段.为进行广播大型新闻直播提供了条件。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利用短信互动,可以增强新闻节目的现实可感性和真实性.拓展广播的受众范围,提高听众的参与程度,激发听众收听、参与广播节目的兴趣。因此,如何在新闻类节目中巧妙编排,充分发挥移动通信的优势。成为电台节目策划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青菊 《青年记者》2008,(12):102-103
电视新闻直播的成败,除了受直播流程的安排、传送手段的保障等的影响外,直播的灵魂人物--新闻主播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现场直播的特殊性要求新闻主播必须具备全方位,多层次的现场驾驭能力,调度有方、张弛有度、评说有据,除了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外,还可以为直播增添光彩.下面就新闻主播在现场直播中的现场驾驭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时效的极限追求是新闻媒体竞争公开的法宝,截稿时间不断延后一度是新闻媒体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然而在电视直播技术开始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遍运用后,对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极限目标才清晰地出现在新闻人面前。新闻的时效性表达,在电视新闻直播中得到极限的表达,也使电视新闻实现了从今天的新闻今天看到现在的新闻现在看的深刻转化。电视新闻直播手段的运用改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存状态,是对电视新闻传统编播制度的一次革命,对不同介质媒体的竞争格局的形成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靖培 《新闻记者》2006,(10):62-64
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现场》已经创办4年了,经过3次改版,它发展成为每天直播一小时的大型新闻节目,是深圳最有影响力、最有人缘的电视节目。2006年上半年《第一现场》平均收视份额达到21.5%,是深圳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而且几年来一直处于稳定攀升的状态。《第一现场》的成长带动了深圳都市频道整体攀升,到2006年6月,深圳都市频道月平均收视率超过香港翡翠台,成为深圳地区的冠军频道。此时的《第一现场》就像钻出森林遮蔽的一棵树,感受到了更大更新的空间带来的自信和希望。《第一现场》是深圳观众最熟悉的本地新闻节…  相似文献   

15.
李源 《新闻世界》2014,(6):46-47
目前,各视频媒体机构应用转播车在重要活动现场临时搭建小型直播平台、演播室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以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应用小型转播车制作新闻直播节目为实例,浅析对新闻直播类节目,从技术准备到转播系统搭建以及直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于洪燕 《新闻传播》2010,(1):106-106
在直播节目中,播音员的角色感很是重要,他们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达着现场各种信息,这个时候要求播音员的形象端庄大方、朴实自然,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在语言表达上,除了要符合新闻播音的一般要求外,还要注意语言与副语言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7.
陈霞 《新闻窗》2006,(6):109-110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20多年了。2005年是我感到压力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让我最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作为一名制片人,参与创办了大型直播节目《百姓关注》。  相似文献   

18.
永康 《新闻采编》2004,(1):27-28
新闻事件直播,是现代新闻传播的重要特征,也是电视的独特优势所在,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直播更能把信息的全息状态迅速传递给观众,满足现代受众的知情权,因此,同传统新闻相比更具现场感,更有冲击力,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电视台十分惯用的手段,而我国由  相似文献   

19.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4,(12):66-67
广播中的新闻现场直播,是广播工作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与新闻事件同步,边看边说边采访,直接播出的一种报道形式。这个定义是广播工作者早已明确的。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广播界经常面对特别重大十分复杂的新闻事件做现场直播,造成直播规模大,直播时间长。这样,就出现了直播前演播室铺垫侃谈、直播中访问现场外人士的录音、与新闻事  相似文献   

20.
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目前已经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间播报出去。连线报道体现了广播的快捷优势,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午时段的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就是大量运用连线报道的一个典型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