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一、"模拟上课"有别于"说课"说课"是课前的一种预设,是把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效果等的预计说出来,是说理,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理论要求更高一些,且可以脱离实际说。而"模拟上课"是模拟一堂课,更多的是说学法和练法,展示的是教学过程。模  相似文献   

2.
<正>本次专题研训活动主要针对单元模拟教学展开,结合9位教师模拟上课的情况及参与教师的研讨,笔者认为,模拟上课不仅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更加明晰课堂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此,笔者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  相似文献   

3.
<正>一、看处理和解析教材过程模拟上课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对教师把握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好教材就要准确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要让观摩教师感受到执教者对教材的钻研程度。解析教材,是教师对教材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把握程度,对目标、重难点等理解的深度。实际操作中,对教材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一、充分了解学情是"借班上课"的基础在公开课教学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情况,确保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在讨论中,部分教师指出:"借班上课,首先要和原  相似文献   

5.
邵伟德 《体育教学》2013,33(4):22-25
一、模拟上课文本解读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的问题】:目前,在各类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中,大量使用了模拟上课的形式,请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具体讨论的内容有:(1)模拟上课与说课有什么区别?(2)模拟上课需要展示的重点是什么?(3)如何评价模拟上课的水平(哪些指标)?【安徽省铜陵·戴恒年】:模拟上课也就是俗称的考评课,关注更多的是老师驾驭体育课堂的能力、教学基本功、教材的处理、教学流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的预设等。说课则更多  相似文献   

6.
<正>在体育优质公开课评选和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中,经常要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部分教师认为,借班上课和日常的教学一样,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往往在备课时把精力都放在对教法的思考和教材的处理上,而忽视了借班上课"借"的特点。笔者认为,两种类型的课有明显差别:第一,体育公开课必须按照特定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第二,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需要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这点也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借班上课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模拟上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意在分析模拟上课在今后体育教师招聘中的发展前景,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简单的依据,号召更多的教师、学者和应往届毕业生关注模拟上课在教学和教师应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特级教师沈斌老师先后组织了三次四年级"侧手翻"(浙江省省编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教学研讨,通过三次上课研讨,把侧手翻教材分析得比较透彻明了,笔者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上课教师都是在想办法寻找教学侧手翻的有效辅助练习的方法,也在苦苦地寻找教材分解后的练习。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与省编教材中对侧手翻单元的设计有关。教师想教好教材,对教材十  相似文献   

9.
<正>评优课的特点是教材临时通知,备课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之内且借班上课,教师不熟悉上课对象;同时,班级对所抽到的教材可能不熟悉,或者对执教教材一无所知。这几个特点是各种评优评先课的共性。针对这类课,作为执教者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选择教学手段?对于这些问题,结合自己不久前参加的全市"三坛"评比(在这次评比中,不巧的是笔者刚好抽到主办方安排的排球正面屈体扣球内容,该内容恰好与上述的评优课的各项条件吻合)的情况和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在教学  相似文献   

10.
廖土军 《体育教学》2013,33(8):38-39
模拟上课,通俗地说就是无生上课。由于它有时间短,又不受场地、天气、器材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广泛应用于新教师的选拔和考核以及教研活动的开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模拟上课虽无生却胜有生,虽无景却胜有景。本文从体育模拟上课的环节、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实现无生的沟通、情境模拟等几方面阐述如何把握体育模拟上课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正>好剑需要千锤百炼,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当然也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在磨课中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不足。如教师一味考虑自己,忘记了学生;一味的服从于"名师",却失去了自我等,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磨课的预期效果,甚至失败。因此,笔者以为教师磨课还需做到"三勿":一、勿忘"生"问题:在许多教师看来,上课只要能认真研究教材、教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更趋科学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以下问题:教师授课内容过分侧重于田径类项目,从而削弱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观的养成;高中教师认为,高一新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但其全面性不够,尤其表现在基本项目教学不全面,技能不高。如球类、体操、武术、甚至田径类项目的技术基础很难适应高中教材的学习与评价;部分学校还存在以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不科学做法,从而导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性不强,上课行为存在随意性。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不仅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说课,对于教师的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查,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第一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单元式说课评比活动在新疆喀什举行,要求参赛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专家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通过这次说课,促进了教师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法,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达到了相互交流、切磋教艺、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刊针对本次活动进行组稿,以期能为广大一线教师进一步"内练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教学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3):48-49
<正>模拟上课作为一种通用教研手段,从最开始的"试课"到后来的"试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30年的应用历史。模拟上课是指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模拟课堂教学的过程。它是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由于模拟上课具有突出的教学实践性和典型的学理预设性,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师评职评优和各级各类教研交流活动中。模拟上  相似文献   

15.
<正>借班上课是教师到陌生的环境给陌生的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借班上课是一种创造性、突破性的劳动,既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体验。"借班上课"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要把握教材、吃透文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考量教学细节的设计与生成,突出教学细节的创新,才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教学特色,取得最好的效果。一、摸底。借班上课教师应主动与所任班级的班主任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体育模拟上课的基本要素不可缺少体育模拟上课尽管没有学生参与,但是模拟体育课的基本要素不可缺少,如教材、教学内容、学生、组织要求、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需要交待,要做到面面俱到,一样不能缺少。因此,在模拟上课前首先要交待相关的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26日~27日,2012年浙江省体育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会议在杭州市上城区胜利小学举行,期间,在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的组织下,参加活动的教师对"体育模拟上课"共同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的指导下,对其基本概念、分类、意义及上课的方法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了基本统一的认识。这为"体育模拟上课"这种教研形式的未来发展及应用,也为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了积极的帮助。本期专题,本刊就邀请余立峰老师、上课教师和观摩教师,以及于素梅博士一起就"体育模拟上课"的概念、分类、上课的技巧与方法、如何看评模拟课等内容做了总结和梳理,以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进一步明晰"体育模式上课"的相关问题,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也欢迎大家对本专题内容做进一步的后续研究和投稿交流。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非兴趣教材”的教学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际教学中,不能引起大多数学生兴趣的教材是存在的,如身体素质的各类教材等。这些教材很少有学生能像球类教材那样去主动、有兴趣地练习,暂且把它们称之为“非兴趣教材”。而这些教材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是教学中需要进行突出和突破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对教学目标的高度把握,没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没有对这类教材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的能力,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喜欢上体育活动课,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真正原因。在体育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地玩耍,没有更多的限制,可以做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多数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其实,与教学内容相比,教学目标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目标统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取和整合教学内容,而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理想"的状态和现实的情况整合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最"理想"的教学内容并不总适合体育课堂,而教师"不看好"的内容却可能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教材本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备课与上课的关系,一般体育教师能注意把握和运用。比如,在备课过程中,能考虑到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场地、器材、学生的基本情况、气候、教学安排、时间安排等,上课也能按教案安排进行教学。但一般都忽略了“想课”。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备课与上课中间应加上“想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