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他被喻为全美最好的老师,他曾荣获美国各项教师奖项。在洛杉矶霍伯特小学第56号教室担任五年级老师,任教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雷夫,如何带领一群群来自贫民区的学生,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潍坊的"幸福教室"之旅结束了,留在头脑中的,当然不仅仅是李虹霞老师如水的眸子和迷人的微笑,也不仅仅是孩子们天籁般的童声和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儿!看到"幸福教室"的种种,我不由得想起了美国的第56号教室,想起了雷夫老师的"家"。雷夫·艾思奎斯老师创造了全美教育的一个奇迹,被《纽约时报》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则称他为"当代的梭罗"。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该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位于洛杉  相似文献   

3.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1984年从教于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九成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28年来一直担任五年级教师,在56号教室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他的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他们谦逊有礼而且诚实善良,很多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就读。他因此荣获"全美杰出教师"等多项荣誉。他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在美国成为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译介到中国后,也影响广泛。2012年3月6日,他受邀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作专场演讲。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教室,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是怎样的一个教室?这个教室里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教育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5.
平时不大喜欢读一些教育故事、教育案例之类的书,更不喜欢去读那些媒体热评、众人热捧的教育类书籍,概因这些书籍多名不副实,有夸大之嫌.《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被誉为"全美最佳教师",令我对此书将信将疑.但阅读之后还是产生了无限的感慨——原来教师可以这样做,原来好的班级可以这样创建. 这间神奇的教室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家"的意义.大多数的教室充斥着太多的"恐惧"和"害怕",而这里却没有,这里的班风很好——沉静、文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雷夫老师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他是用"信任"取代了"恐惧",随时为孩子提供可靠的肩膀,这比采用吓唬、威胁,或者滔滔不绝地谈论多么负责任要有效果得多.正因为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这个班级的风气才会如此良好.于是,这间小小的56号教室才能为孩子们撑开一个躲避暴风雨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至今仍坚守在这间教室里,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他就是美国最优秀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这间教室就是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第五十六号教室。奇迹一:教室里没有"害怕"在我们的教室里,是否有因为你的突然到来而蜷缩的身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2012,(11)
正【编者按】28年来一直担任同一所小学的五年级教师,从未离开过第56号教室;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许多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的"问题儿童"在他的影响下变得痴迷学习、谦逊有礼、诚实善良……他创造了教育奇迹,用平凡成就了伟大——他就是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艾斯奎斯。  相似文献   

8.
陶航 《中国教师》2013,(15):76-78
不知起于何时,在同事们的交谈中,一直流传着对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赞叹。在繁忙的金帆民乐团暑期排练活动中,我下决心花两个晚上集中读完这本书。当我打开此书时,就感到欲罢不能,或者说,爱不释手,必须一鼓作气读完它。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心中无限感慨。身为教师的我,对照雷夫老师创造的奇迹,感触良多,选取其中的经典内容,既作阅读的回应,又以此自省。  相似文献   

9.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常读常新.“教室”要创造奇迹,必须回归教育的自然与真实.通过反复阅读、提炼反思和实践研究,本文从“真爱”、“坚守”、“创新”三个方面来谈雷夫带给教育的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教师。他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后一直执教于美国洛杉矶霍巴特丛林小学,并在学校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在近30年的从教过程中,雷夫获得了“全美最佳教师奖”等多项荣誉。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和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着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持续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第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辽宁教育》2013,(1):39+85+96
他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坚守第56号教室,创造了轰动美国的教育奇迹;他先后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美国媒体天后奥普拉"善待生命奖";他还获得了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这就是雷夫·艾斯奎斯。一起来看看他的教育理念,一定会给你带来震撼和收获。语录一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超越常人之处,做的工作和其他数千名认真奉献、希望世界变得更好的教师们是相同  相似文献   

12.
正内容简介:《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曾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教学记录。在书中,雷夫讲述了许多他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而感人的故事,也阐述了他之所以在第56号教室里坚守20多年的秘密,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智慧。他有一种魔力,让厌学的孩子喜欢上学,让基础差的孩子努力学习,同时开发了孩子体育、戏剧、阅读等不同方面的才能,并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实现人生价值。推荐理由:教育是一门慢功夫,教师不是那么好当的。当许多教师抱怨生活太枯燥、教书太辛苦、压力如山大的时候,雷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书其实很有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尹建莉在给《第56号教室的奇迹》序言中的一段话。再次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好书.捧书细看,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在这间教室里,雷夫老帅创造出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中,雷夫老师重视阅读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雷夫老师常年任教的“第56号教室”,已经成为一个被全美教育界广泛推崇的象征符号。他也因此收获了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等荣誉。雷夫撰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如今,他仍坚守在这间不断创造着奇迹的第56号教室里。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师雷夫在第56号教室创造的奇迹,不仅对美国教育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对中国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雷夫的成功,不仅表现在他的爱心和奉献,更重要的是他的智慧。智慧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雷夫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殊荣。教师的天职是育人。面对不同的生源,特别是面对所谓极其普通的生源,教师的智慧不应该体现在"择生",而应该是"有教无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封面照片上,簇拥着雷夫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亚裔学生。雷夫从教的美  相似文献   

17.
当今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各种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不断涌现,譬如"衡水现象""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更有许多所谓的当代著名教育家、改革家、理论或实践专家在全国各地巡回报告、巡回演讲……尽显各自能事.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快餐型社会,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最近读了在全美享有盛誉的小学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顿有一种醒醐灌顶之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讲述了一位普通的美国教师雷夫的教育奇迹与教学传奇。雷夫老师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美国,感动了世界。一、以阅读为基石。提升课堂深度雷夫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强调阅读的意义。他认为阅读不是一门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  相似文献   

19.
一个极为普通的基层小学老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为什么《纽约时报》会如此评价他:“雷夫是天才与圣徒,更是教育体系应该起而效尤的对象。和这位老师的相处,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一生。”带着疑问,我开始慢慢地“走近”了雷夫--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在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就会吃惊地发现,中美中小学教育竟有如此多惊人的相似点。"任何一个拿出真心、诚意与企图心对待教育这份工作的老师"亦会在书中找到自己平日里的种种疑惑:我照常规的经验来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