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智 《内江科技》2014,35(8):45-45
<正>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小儿阑尾炎状不典型,大约1/3患儿被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败血症及肠梗阻等,并使患儿失去[1]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回顾分析21例阑尾炎的误诊原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避免误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将2002年~2003年收治脑瘫患儿121例进行病因,临床分类,误诊率,误诊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21例脑瘫患儿入院前早期误诊85例,误诊率为70%,80%有病因,常见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误诊疾病有佝偻病68例,癫痫9例,智力低下5例,染色体及遗传代谢病3例,误诊时间多为6个月以内。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应当注意病因(围产期高危因素),早期表现,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结合CT等辅助检查就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勤 《科技通报》1997,13(3):197-199
报告了以髓外浸润为特殊临床表现的小儿急性白血病13例,首发症状为:骨关节、肌肉肿痛,骨折,脊柱畸形,眼球突出,黄疸,腮腺肿大.分析了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及如何减少及避免误诊的体会,强调了早期诊断对改善小儿急性白血病预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告知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发现盆、腹腔或静脉内血栓样病变,应注意可能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复发,以免误诊。方法分析本例经手术、CT诊断和B超诊断的对比。结果主要的误诊原因包括:①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表现都与子宫肌瘤相似,鉴别诊断困难。②血管内平滑肌瘤发病率较低导致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够充分,尤其容易忽视子宫全切术后盆腔及血管内复发病灶的诊断。③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病变早期较小的血管内病灶及其与子宫内病灶的关系。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与子宫肌瘤临床表现相似,后期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病变进展累及的部位,可发生下肢水肿、布—加综合征、心衰、呼吸困难及胸痛等表现。  相似文献   

5.
张凤 《科学中国人》2010,(7):110-111
血管外科疾病通常指的是除外心、脑血管病以外的所有动脉、静脉及淋巴系统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血管外科疾病是一类危害性极强的病种,这类疾病大多起病隐秘.病变范围广泛,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如中老年人易患的血管外科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雷惠婷  乔赟 《大众科技》2017,19(12):58-60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且易忽视易误诊,文章就近十年来中西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小儿尿布疹又称红臀,是小儿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大腿内侧及生殖器至肛门周围由于尿液及粪便长期刺激皮肤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皮肤红肿、破损,甚至糜烂,严重的还可以引起败血症。临床表现为患儿哭闹、拒乳等。多见于新生儿及患腹泻病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8.
林雯  徐国兴 《学会》2000,(9):46-47
目的 研究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确诊的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 1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 结果 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与成年发病者临床特点不完全一样 ,易误诊。幼年脊柱关节病常未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全身药物治疗 ,导致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 结论 幼年脊柱关节病伴发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并不少见 ,容易误诊 ,需引起注意。临床上对儿童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应考虑幼年脊柱关节病的可能 ,争取早期诊断和全身药物治疗 ,防止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闫军  刘德勇  张秉俊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132-132,149
由于氧化锌避雷器现场带电测试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导致测试数据存在偏差,容易造成所测设备的性能及运行状况的误判断。本文对影响氧化锌避雷器现场带电测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通过带电测试氧化锌避雷器,发现其早期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电喷发动机造成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早期损坏之间的相互关系,买新车者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选用规定的标号、汽油、机油、导致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污染,被积碳堵塞、造成发动机多种故障与现象,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用油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1,(9):56-56
小儿由于饮食不当,过食辛辣、香燥、炙烤之食品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燥热内结,肠腑传导失常,常常会引起便秘。也可因先天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或病后耗伤津液,造成大便秘结。由于排便困难,部分小儿可发生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或由于大便时用力太过,引起肛。小儿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试试下面的几种推拿按摩法可以起到顺气行滞,清润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以咳嗽为主症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重要的疾病之一。因为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当各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功能紊乱,容易导致病理性产物的产生,造成该病各种临床症状的出现。虽然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位在肺,但与肝脾肾心密切相关。文章总结各个医家的观点,从肺、脾、肝、肾几个方面辨证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性瘫痪是导致当代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儿本身造成了极大痛苦,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文章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头针、体针、水针、电针、舌针、艾灸、推拿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近年针灸治疗脑瘫以综合治疗为主,针灸治疗在小儿脑瘫的恢复过程中疗效确切,绿色实惠,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为临床系统治疗小儿脑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抽选近二年我院普通外科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24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老年人是一特殊群体,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复杂。给医护工作带来较多困难,在基础治疗上应辅以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人迅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老年急性阑尾炎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体温不高,白细胞不升,就诊时间晚,容易出现化脓、坏疽和穿孔,甚至会导致休克,且患者多合并有多种合并症,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从延误病情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早期正确诊断,严格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早期给予治疗并辅以精心的护理工作,是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顺利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我院2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研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异位妊娠是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的突发腹痛。腹腔出血为主要症状,如不急时抢救会造成产妇休克甚至死亡。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技术等方面不完善易造成误诊,笔者自2000年1月来共收该病46例,其中10例在术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为总结临床经验和误诊教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股骨粗隆问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尿道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容易造成骨折移位、极易留下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后遗症。因此,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均应积极手术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复位和进行早期功能活动锻炼.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严重并发症。我院从2008至今施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股骨粗隆骨折数十例.患者及家属均感到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误诊原因,提高直肠癌正确诊断率从而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50例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0例中误诊为痔疮34例,茼痢5例,慢性炎症6例,其他疾病5例,误诊率达100%.结论:对直肠癌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相关检查不认真与临床经验不足等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率虽然只有0.5~6.2%,但它会导致患者疼痛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只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才能早期治愈。文章就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及西医治疗,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近些年来因宫外孕首发症状不典型而就诊于内科 ,误诊较多 ,由于本病系出血性疾病 ,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 5例不典型宫外孕误诊病历报告如下 :1 临床病例5例宫外孕误诊病例中 ,3例误诊为急性肠炎 ,首发症状为腹泻 ,伴左下腹疼痛及低血压 ,2例误诊为头晕及晕厥原因待查 ,首发症状为头晕 ,其中 1例有晕厥症状。查体 5例均有低血压状态 ,伴有轻度贫血 ,腹部有压痛 ,肌紧张不明显。2 误诊原因分析2 .1 询问病史不仔细 :本组 3例病人虽无明显停经史 ,但均有月经较以往不正常症状 ,月经量较前明显减…  相似文献   

20.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吴曙粤教授认为湿邪是导致小儿泄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并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药外洗以健脾祛湿、行气利水、收涩止泻为法,并配合针灸、贴敷等方法,灵活运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