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疾人坐式排球在前排进攻基本成熟的情况下,进攻技战术将向纵深发展。本文全面分析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进攻技战术特征及发展趋势,旨在为进一步丰富我国坐式排球的技战术打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排球规则的演变与排球技战术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排球规则的演变与排球技战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排球规则的演变推动了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技战术的提高又促进了规则的修改和补充,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后排进攻威力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排球运动由于受规则:“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的限制”的影响,进攻战术的发展局限于进攻线前,进攻手也只想到在前排发挥自己的进攻威力。这样不但使进攻的深度受到了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影响了整体的进攻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的身高、弹跳力以及技战术水平的运用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前排网上攻防的对抗的矛盾已进入白热化的程度,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人们把研究、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进攻线以后的“开阔地”。这样后排进攻应运而生,同时,也把排球运动进攻整体技战术水平的发展,推入一个多样化、全方位、立体模式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中国男排奥运失败的三个主要原因:技战术失去了自己的风格、队伍建设缺乏规划、对新的竞赛规则的研究和对手情况调查失误。对中国男排实现奥运之梦提出了“必须重拾亚洲排球打法,并进一步发展之”的构思。文中提出的“以巧制胜”的进攻技术,是一项提高“强攻”成功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排球竞赛规则的不断改进,世界诸强之间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各队也越来越重视技战术的变革与发展。70年代排球场上出现的后排进攻、80年代发明的跳发球,已成为当今世界排坛的技术潮流。二十年前,经过多年努力的中国男排,在1979年首次夺得亚洲锦标赛的冠军,并获得了进军第22届奥运会的资格(后因抵制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未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那时的中国男排有许多技战术在世界排坛是领先的,而且形成了立体快攻的最初模式。为寻求一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路",那时的中国男排在坚持中国队快速…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2):14-16,64
通过对十五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亚运会男排比赛及奥运会排球赛等世界大赛的分析研究,辨证分析了现代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男排的技战术特点,比较得出:中国男排与世界一流强队之间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基本技战术方面没有形成自身特长与风格,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已不复存在,且有继续滑落趋势。因此,提高基本技术,在进攻力量和进攻速度上缩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提高基本战术,在战术打法上发挥快活多变的亚洲风格,全面提高、攻守均衡发展,形成自身特长,是中国男排挤身于世界一流强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调查访谈、辨证思维论证试将“共生关系”原理引入到排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和技战术的发展中,利用“共生”原理解析了排球竞赛规则演变与技战术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共生关系,阐述了共生关系作用下所体现的排球竞赛规则演变、技战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其对把握排球竞赛规则演变和技战术发展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竞赛规则是赛技体育比赛的规范和准则,它规定了参加者的条件、制约着参赛者的行为,同时对该项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样、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与竞赛规则的修改密切相关,一方面,规则修改促进或制约技战术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技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又迫使规则要进行不断修改,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两者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研究排球规则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正确预测规则修改变化,适时创新技战术。排球运动自诞生后,虽然在各国广泛开展但比赛规则并不完善统一。1917年纽约出版了第一本排球比赛规则,随后欧美各国基本上按规则开展排球运动。亚洲各国则独自  相似文献   

9.
排球技战术意识是一名排球运动员掌握了一定的排球技战术水平后,“会与不会打球”的关键.本文试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从发、接、拦、防、进攻、二传六个方面对其技战术意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一定层面的阐述,为培养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及运用后排立体进攻技战术是当前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进攻环节应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近几年来世界排坛上女子后排进攻被广泛地采用也普及导致女排各项技战术男子化,就我国女排如何充分挖掘后排进攻技术并在实战中加以运用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孙媛 《体育科技》2012,33(3):50-51,64
在排球运动中对技战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重视技战术的研究和实践,将无法在排球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现代排球运动而言,不但要有犀利的进攻,还要做好防守,通常情况下防守反击会比单纯的进攻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重点研究现代排球防守战术的原理,充分了解防守战术的特征,在日常训练中对防守战术加以重点训练,才能熟练应用现代排球的防守战术。重点探讨现代排球防守战术的原理及应用,为排球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规则不断修改和拦网技术的加强,直接推动着进攻技战术的创新和改革。世界各强队都探索如何通过新的途径,突破对方拦网,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也不断促进防守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五十年代初期,进攻战术较简单,攻击力量不很强,防守战术多采用“心跟进”。六十年代进攻战术较前有了发展,防守战术随之而变化,很多队采用“马蹄形”和“边跟进”。七十年代随着拦网规则再次修改,进攻技战术向“高、快、变”方向发展,防守战术也由“边跟进”的死跟发展到“活跟”。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各号位插上的利弊自从插上进攻战术的形成,对排球技战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排球运动,技战术有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各位插上也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排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多变战术的运用,后排进攻在比赛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并从开始的无意识被动运用到现在的有意识主动运用,从一人进攻到多人掩护进攻,从男排运用到女排,已成为当今排球进攻战术发展的趋势。而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排球后排进攻技战术的有效性研究堀申二先生为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排球部总教练,1993年5月来我院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现将堀先生讲学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当前世界排球进攻战术向复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后排进攻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男排首次引入...  相似文献   

16.
排球技战术发展创新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世界排球技战术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发展创新规律的分析,指出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是: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全面化、实效化,进攻战术配合趋向于简单化,后排进攻趋向于快速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试析排球规则的修改对排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魁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29-231
自1895年排球诞生以来,就有了自己的比赛规则。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对规则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和补充,每一次的修改都带动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和创新,新的技战术的出现促进了规则的完善,以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章通过对排球规则的演变对发球技术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排球发球技术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高防后排攻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近年来排球运动的发展,后排进攻从起初仅以一种弥补前排强攻之不足的新技术,已发展到运用次数越来越多,由前沿发展到纵深,速度由慢到快,进攻点由单一到多点,由只有后排参与到前后排相互掩护组成的立体多点攻的进攻战术体系。目前,各国排球专家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挖掘后排进攻的潜能上,而对如何加强提高防后排进攻能力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这方面做一些分析探讨,以期提高排球同仁对防后排攻的重视。-,后排攻的技战术特点后排进攻虽然可以从后排任意位置上进行,但也受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一,规则的限制使后排进攻队员只…  相似文献   

19.
王波 《当代体育科技》2020,(3):230-230,232
作为强对抗性的一种运动项目,排球比赛过程中充斥着进攻与防守。对排球而言,二者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时刻处于转化的态势,两者共同构成了排球比赛的内涵,同时也不断刺激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在二者的关系中,进攻是直接有效的得分手段,防守却并非目的,而是进攻的基础同时也是反攻得分的前提,所以在谈论排球比赛的技战术时不能将攻防技术孤立,要将二者作为统一的战术体系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排球规则的演变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郑焕然,张丽自1895年排球运动由美国人威廉·摩根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排球规则从10条不断地发展完善,排球技战术也由简到繁,运动水平由低到高,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由少到多,使之从娱乐形式转变为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