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习内容】(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2)人教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5册第2页田园情怀《归园田居四首》。【学习目标】多角度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熟读五首《归园田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学习过程】一、导入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优美的田园风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赵师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因错写字句而造成工作失误或经济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但在特殊情况下,故意写错或巧补趣填一字一句,却能产生奇妙的表达效果。费新我先生有一次对客挥写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时,不留神漏掉了一个“话”字。旁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我们学过了第三首“种豆南山下”。下面再欣赏一下其中的第二首。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③,虚室绝尘想④。时复墟曲中⑤,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⑦。1.选出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穷巷寡轮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B.时复墟曲·中(隐僻的角落)C.相见无杂·言·(琐碎之言)D.零落同草莽·(丛生的草)2.按要求填空。诗中反映隐者情怀的诗句是:3.此诗结尾处说:“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与《归园田居》(其三)所…  相似文献   

4.
有朋自远方来,特意向我了解老舍先生三十多年前在秦皇岛写下的五首诗作。当我将老舍先生手书的自作诗五首的影印件(原发表在1963年《河北文学戏剧增刊》)出示时,他万分惊喜。为了寻找这份材料,他已跑遍各地,遍访当年的知情人,但有的因年老体弱,遗忘殆尽;有的经历了“文革”,文物全失。老舍先生诗五首的手书原件,看来是难寻难觅了。就连我这份影印件,也较难得了。谨将老舍先生的五首诗作及其创作始末,公布于众。作为对老舍先生的缅怀和纪念。 老舍先生在刊发这五首诗时,前面加写了一段小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五首诗的写…  相似文献   

5.
唐代隐士张志和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通过写景赞美渔家恬淡平和的自在生活,寄托自己怡然自得的隐居情趣,赢得了众多读者。相传宋代大诗人苏轼十分喜爱这首词,并且以《鹧鸪天》的形式扩写了这首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苏轼的这首词直接摘取了张志和原词的四句,巧作安排,增添了若干句,可谓是《渔歌子》扩写和阐释,对于理解《渔益的。歌子》的寓托,是…  相似文献   

6.
“乡愁”是中国诗苑园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容旅居海外,乡思日深。他们继承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又新意叠出。现将品读他们的《乡愁》诗两首之偶得,不避卑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朱引玉 《学语文》2004,(3):15-15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千百年来流传不衰 ,诗是这样写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关于这首诗 ,自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以后 ,至清代冯浩《玉溪生年谱》、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均谓此诗乃唐宣宗大中二年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其妻王氏之作。按冯浩考证 ,商隐此年在桂州郑亚幕府 ,郑因遭政敌诬陷 ,贬为循州刺史。商隐未去循州 ,由水路经长沙回长安 ,归途中他曾“徘徊江汉 ,往来巴蜀” ,《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解放以后 ,汪汝…  相似文献   

8.
正老舍的《想北平》一文,以"我的北平"这样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写出一种别样的乡思。之所以说是"别样",是因为这份乡思不是肤浅的、大众的思乡怀人恋土,而是饱含忧思的至情之语。但我们的学生由于远离了老舍当年的生活情境,产生了与文本的隔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读不懂文章的诸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是,古今人们对这首诗有多种改写和仿作。其中改为诗歌的又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之别。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四言诗:  相似文献   

10.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雉(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诗。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字,有文集《》。(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两道…  相似文献   

11.
钟梅 《青海教育》2004,(3):43-43
一首好诗,可以唤起我们的记忆,引起我们心弦的共鸣,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两首》就是这样的好诗,它寄托了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思乡愁,而就是这股浓浓的、悠悠的乡愁乡思,将我们海峡两岸的亲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合唱着一支支依恋和赞美之歌,也记录着一堂堂难忘的课,更记录着一个个活泼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教学伊始,我让几个学生分别上台朗读,然后让大家评价。通过朗读和评价,学生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伴随《长城谣》的录音转入正题,先让他们听,再让他们读(个人读、分组读),最后…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一生写了一百二十多首诗,其中《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读山海经》十三首、《拟古》七首、《咏贫士》九首等则是以若干首联缀而成的。这种组诗值得注意。为表现同一主题,作者有意安排若干诗组,彼此关联,严密结构,前后照应,不落窠臼。在反映社会生活上,  相似文献   

13.
老舍作为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众人皆知。然而,如果说老舍是一位诗人,那就不一定为广大读者和学术界所熟悉和了解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其主要原因来看,恐怕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所说的:“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①实际上,老舍作为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根据笔者在编撰《老舍旧体诗辑注》(修订本)过程中所做的最新统计(这个统计自然是很不完全的,因为迄今为止估计仍然有部分老舍佚诗未能被发掘出来),截止到目前已经发现老舍创作的新诗有80余首,旧体诗有340余首,散文诗2首。此外,老舍在…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三册,选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第一首。陶渊明是东晋人,其作品成为东晋文学的代表。陶诗淡而有味,蕴含颇深,语言平淡得像农家话,但内里诗味很浓。所以陶诗历时千余年不衰,脍炙人口,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诗中有这么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对于“守拙”一词,课本的注解是这样说的:“[守拙归园田]守住自己的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守拙,守住自己的愚拙,这是谦虚说法。”这个解释笔者认为不十分妥帖,诗中的这个“拙”字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愚拙”。查《辞海·语词分册》第674页“拙”字条下第二个义…  相似文献   

15.
“每诵梅花句,一心思故人”。一读再读台湾范光陵先生的《新古诗二十首》(载《诗刊》1994年9月号》,总觉得言简义深、醰醰有味,余香满口。 吟罢低眉深思,窃以为“新古诗”之新恰恰新在那个“古”字上。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范光陵先生“新古诗”的特点首先在于以景语作结那深湛绵长的袅袅余音上。如“云浮松子落,山深行人疏(《外婆吟》)。“断崖深深孤烟袅”(《晨歌》)”欲问何处去,云深两茫茫“(《漓江竹枝词(一)》)等,都给人以淡远辽阔、言犹未尽的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归隐后所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流露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体现了诗人坚守自我、不违本心的人格魅力。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格调清新,细细咀嚼,颇耐人寻味。【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诗歌作品,能够在较浅层次上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17.
古代有一首《咏和尚》诗,诗曰: 一个孤僧独自归, 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曼子时分。 杜鹃谢豹子规啼。 诗中孤、独为重复的形容词;关、闭、掩为同义而重复的动词;门、户、扉为重复的名词;半夜、三更、子时属同一时刻;杜鹃、谢豹、子规是同一鸟类的正名与别名。 无独有偶,在《古今谭概》里,载有一首《咏老儒》诗,诗曰:  相似文献   

18.
李桂英 《宁夏教育》2013,(7):144-144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朝诗人崔护的一首《题都城南庄》。今天,整理旧照片时,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这首诗。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好诗,但由于断句不同、标点不同,其意趣也就不同。有人曾将它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即或改成四言句,亦未尝不可:“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相传清人纪晓岚,将它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古人亦有将它改为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清明》诗如重新标点,则成一首颇具特…  相似文献   

20.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