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射影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射影性质,即它们经过射影变换后,依然保持不变的图形性质的几何学分支学科.一度也叫做投影几何学,在经典几何学中,射影几何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通过它可以把其他一些几何学联系起来.本文从几个例题来解说射影  相似文献   

2.
Desargues定理是高等几何的重要定理,它同时也是从一维射影几何进入二维射影几何的一座重要桥梁;高等几何的许多定理都以它为依据,推出一系列射影几何命题.它也是平面(二维)射影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Desargues定理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具有独特性,灵活性,同时对解决中学几何中的有关命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及有关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的数学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为射影几何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文章研究了综合射影几何与解析射影几何两个派别的数学家的具体工作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并对两个派别的数学思想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射影几何是十七世纪数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可是自笛沙格做出开创性的工作后,就再也没有进展.为什么在取得短暂的辉煌之后,对它的研究突然消失,而事隔两个世纪后又再度兴起.对科学史上的这种现象,本文进行一些探讨,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射影几何是十七世纪数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可是自笛沙格做出开创性的工作后,就再也没有进展,为什么在取得短暂的辉煌之后,对它的研究突然消失,而事隔两个世纪后又再度兴起,对科学史上的这种现象,本文进行一些探讨,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欧氏几何中与圆有关的命题使之衍变推广到更为广泛的空间几何一射影几何,而射影几何是欧氏几何的母几何.本文将利用射影变换将圆射影变换为常态二次曲线,以丰富射影几何的内容.另外,将命题衍变推广到平行四边形、正N边形上成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射影几何出发、利用点、直线或它们的组合图形为绝对形,推出了仿射几何、中心射影几何、中心仿射几何及旗帜几何等数种没有度量的几何,拓展了人们对几何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偶与配极     
对偶原则是高等几何里的一个重要原理和方法。利用对偶的方法研究射影几何问题贯穿在教材的始终。 点与直线是射影平面上的基本元素。点在直线上或直线通过点,称为点与直线接合,一个平面几何问题,如果只涉及到接合关系便称为是射影的。射影平面上只用点线接合表达的全部命题构成平面射影几何学。由于射影平面与欧氏平面的结构不同,因此它具有一些特殊的属性,对偶原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蝴蝶定理是欧氏几何中与圆有关的一个重要定理 ,而欧氏几何又是射影几何的子几何 ,本文将利用射影变换将圆映射为常态的二次曲线 ,从而将蝴蝶定理衍变推广为射影几何的命题 ,以丰富的射影几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平面笛沙格定理的8种证法,这些证法来自五个不同的学科:初等几何、解拆几何、矢量代数、线性代数、射影几何。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是传记文学的盛世。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传记有了真正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年代的人会如此关注这一文学形式,并创作出如此丰饶的传记实例。而人的生命意志和智性光辉借此得以无限地光大和张扬。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代主义”在西方语境中的推衍历史,阐述现代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反动,它标明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和“现代的感受性”。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断言现代主义已经过时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犹太启蒙运动。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这场运动的中心在德国。19世纪中期后,运动的中心从德国转向东欧,尤其是俄罗斯。东欧的犹太启蒙运动基本上照搬了德国模式,德国模式不仅本身存在着弊端,而且移植到东欧后,在东欧产生了“排异”,最终走向了衰微。东欧犹太启蒙运动是犹太人“融入”欧洲社会的最后一首挽歌,它的幻灭使更多的犹太人走向了犹太复国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修道运动在公元4-6世纪兴盛于地中海世界之中,在这一时期内,它由一种消极反抗现存社会体制的社会力量转变成为既存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发挥着多种影响,从而成为由早期拜占廷帝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16.
《湘音检字》与长沙方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湘音检字》是20世纪30年代长沙的一本方言韵书,它记录了当时的长沙老派方言,对研究长沙方言语音演变的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作在此介该书的内容梗概,并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史研究百年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久远的历史,但这种研究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才有的事。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其轨迹与社会史的进程密切相应。总结和反省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各个阶段的思想内容、特点及理论得失,对于展望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研究在新世纪的走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巍 《家教指南》2011,(3):114-120
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境内现存有都城札不让以及皮央、东嘎等处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遗址,对于这些佛教遗存的年代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意见认为这些遗址内现存的佛教殿堂年代均不会早到15世纪,本文从考古学和文献学两方面的证据提出,上述佛教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不应当轻率地否认其中早期遗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终结了,但这一实践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却起了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说,这是20世纪传统模式社会主义留给21世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之初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留下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