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昊 《文教资料》2014,(9):151-152
大学生社团以学生竞赛为核心的教育引导模式,能够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分析以学生竞赛为核心的大学生社团教育引导模式新探索的基础,对大学生社团教育引导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解析,并研究新教育引导模式,赋予大学生社团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大学生社团教育引导功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中创新教育欠缺这一问题,分析学术型社团运作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全方位探究学术型社团运作新模式,调动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在高校中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以此为基础,结合群体动力及激励理论,探讨建立基于学术型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长效策略与运行机制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依托专业力量,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建立专业型社团,有机地把实践教学和专业型社团建设相结合,开展基于专业型社团组织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专业型竞赛,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结构不够优化、社团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存在大学之间的层次差异和类别差异.对于三本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来说,主要问题表现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志愿服务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建设力不足,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三本院校社团中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竞赛活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专业社团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平台竞赛、工程项目竞赛”五个层面的竞赛活动,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融合、竞赛与培养相互促进的科技竞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训练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高水平学科竞赛,是面向全国各类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复合型的人才等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团组织作为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各类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兴起以及学生科技创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体现了高校团组织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是高校团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科性社团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而其中的学科性社团尤其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学科性社团建设以励志教育为主线,以专业学术探索为核心。学科性社团的活动开展可以确保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集体条件,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促进自我激励,提升专业学术水平,实践创新创业。通过参与学科性社团的各项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从他律到自律转化,最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数学建模竞赛已是一项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数学建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机能力和团队精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对普通高校开展数学建模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芜湖地区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各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对学校提供创业帮助的愿望强烈,社团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大。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松散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社团的多元化构成有利于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社团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团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依托社团开展创业知识的培训、组织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和进行创业实践是实施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曹志成 《教师》2010,(21):11-11
大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结构不够优化、社团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存在大学之间的层次差异和类别差异。对于三本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来说.主要问题表现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志愿服务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建设力不足,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三本院校社团中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术型社团“双导师制”是对高校学术型社团指导模式展开的最新探索,高校学术型社团的自觉发展需要科学的导师制度设计,“双导师制”引导高校学术型社团遵循学术和科学发展的道路,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及高校学术型社团核心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催生了高校学术型社团“双导师制”,管理和学术指导的合理分工提高了指导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建设聘用机制、考核评价制度、工作责任制、稳定经费支持的措施创建“双导师制”,以打造精品高校学术型社团.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社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学术社团依托学院本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成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质人才为宗旨。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两个整合、三项注重、四点特色"的建设思路开展工作,逐渐形成"兴趣培养、理论学习、技能提升、创新训练、能力强化"的"五步走"创新型地质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高校学术社团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晔林 《林区教学》2012,(8):97-100
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立足点,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科学构建作为一种途径,并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和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关系的角度来深挖高校艺术社团科学建设的创新点。从公共音乐课与高校艺术社团现状、两者间的关系、两者现阶段存在的不足等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公共音乐课作为一个新的社团构建的条件,在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一方面总结了两者相互促进、相结合发展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希望能给予公共音乐课和艺术社团建设还不够全面的高校一些启示,并揭示了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高校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笋 《黄山学院学报》2006,8(3):127-130
通过对安徽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竞赛、课外训练、高水平篮球队与学生篮球运动社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愿组成的,能代表和反映广大会员意愿和利益的社会团体,是能为将来大学生走进社会打好基础的前沿阵地。目前,大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包括文化型、学术型、科技型等。在大学生社团中,科技社团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大学生科技社团是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发展学生个人特长、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拓展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开拓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舞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方式。与此同时,它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成才就业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大学生社团、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通过开展社团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课内外一体化、走进社区、在校内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锻炼班、开展小型竞赛、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达到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本文着眼于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构建起建设大学生社团新思路实践体系,谋求一定的成效与创新,强调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创新性不强、实践性不多等问题以及在参加各类竞赛过程中"为比赛而比赛"的被动参赛现象,提出依托学习创新型社团实施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对学习创新型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管理理念、参加各类竞赛的组织过程、开展项目式教学的组织过程及建立团支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辟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个性发展的氛围下接受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实践证明,学习创新型社团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绝佳实验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农用无人机爆发式的市场应用与需求,以华南农业大学无人机协会为例,结合学生社团组织"无人机协会"的发展经历,采用教学案例与竞赛项目结合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公选课小型飞行器基础的开设效果与大学生参加国家级无人机竞赛的过程,探索学生社团开展创新研究的特点与方向。结果表明,新兴无人机技术已经成长为学生社团的航空特色,并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协调发展,未来无人机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可为普通高校开设相关无人机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为我校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主导性活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自1993年参加第四届“挑战杯”竞赛以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技氛围更加浓厚,科技意识进一步加强,“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