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体器官传递的所有信息中,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器官——眼睛传递的信息占85%以上,可见,正常的视力是宝宝智力正常发展的基础。你知道吗?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眼保健重点。  相似文献   

2.
手势语     
《海外英语》2012,(2):38-38
据语言学专家的研究。人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35%左右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65%的信息是通过动作、手势和表情等无声语言传递。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手势     
《海外英语》2012,(3):31-31
据语言学专家的研究,人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35%左右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65%的信息是通过动作、手势和表情等无声语言传递。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手势语     
《海外英语》2011,(12):27-27
据语言学专家的研究,人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35%左右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65%的信息是通过动作、手势和表情等无声语言传递。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手势语     
《海外英语》2012,(1):36-36
据语言学专家的研究,人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35%左右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65%的信息是通过动作、手势和表情等无声语言传递,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属于言语范畴的问题.它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产生。歧义应当从交际的双方来确定,即正常交际过程中,对一些言语片断在表达和理解方面不一致而形成语义差别。从交际时信息的传递下结论就是:正常信息传递过程中对某个特定信息载体(信码)有着不同的编码和解码而形成的信息差,这种信息差分为信息增殖、损耗、错位三种,它们是交际歧义的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的内容,与老教材对照是新增加的部分。本节内容是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大主要功能的又一重要功能的补充介绍。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做了简要的概述和举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要让学生明白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列举了生物的生存、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信息传递的关系实例,让学生自主分析、自我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看。本节内容是通过问题探讨、相关实例介绍、资料分析、课外实践和实验设计等来实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尽管“不中听”信息传递的基本言语结构和序列具有某些普遍性特征,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传递相同内容的信息时交际策略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从交际与文化互动的宏观角度对于“不中听”信息的传递在中西不同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下所呈现出的风格差异进行了跨文化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倪闽景 《上海教育》2013,(19):14-15
教育是最适合信息化的行业,因为学习本身就是某种信息传递和储存的过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形成知识结构,同时情感、智慧也得到了发展。不同的学习过程就是不同的信息传递过程,不同的传递过程会产生不一样的信息传递效果,从而导致人的知识结构、情感和智慧也会有不一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信息的运行方式及传输双方的相互关系。不同的信息内容,要求有不同的传递结构;即使是同样的信息内容,由于教学的目的不同,教育者教学风格的差异,信息传递结构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同的信息传递结构,决定着输出后的信息的有效性的大小。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传送信息、师生互为反馈的双向传递结构。1.独立感知,输入信息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难以保证教师传递的信…  相似文献   

11.
第三节同义形式的变化(续2)(三)意向、情感表达与同义形式的变化最后,让我们再看看同义形式与意向、情感表达的关系。这是言语运作中最迷人的领域。上一节说过,同样一句话,例如“您吃饭了吗?”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同样的,不同的话语也可以传递相同的信息。例如:①我听见了。②我不是聋子。如果说①是意思表达的常规模式,②可以认为是一种变异形态,它要传递的信息不是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而是隐含不露的,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习惯地称之为“言外之意”。用语言学术语来讲,①所传递的是“明示信息”,②传递的则是“隐含信息”。话…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言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用语言来启发孩子、诱导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谆谆教诲中领悟道理和学习知识。所以传统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的传递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而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183;梅瑞宾的实验说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体态)语言。它的意思是指在信息的传递中,说一句话只表达了说话者要表达内容的7%,声音占38%.那剩下的55%则是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等。可见体态语言的魅力之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应用有声语言外.更需恰当地运用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信息的传递有着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传递方式又依存于不同的载体,由于载体的差异性,导致信息传递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对信息的传递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学英语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听、说、读、写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是交际活动中使用最广泛的方式。WilgaM.Rivrs认为,生活中45%的信息是靠听获取的,30%的信息是靠说传递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经过多年研究指出。人们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言词。38%来自语调。而55%来自表情。当前,在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启智.育能、育德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态势语言的使用更普遍。意义也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希文 《中学文科》2007,(10):94-94
科学研究发现:正常人接收到的外界信息70%-80%来自于视觉信息。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量化地图是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出展现数量信息的地图,是对传统统计地图的拓展与更新,在量化地图中定位符号不仅仅用于描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形状、大小、质量特征等一般地图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于传递量化属性信息,不同事物定位符号传递量化信息的方法不同,展现点状事物量化信息主要方法是量化点们符号法;线状事物为量化线状符号法;面状事物为分级比值法、占值法、等值线法、分导以设色法与立体透视面法;移动事物断动线法。  相似文献   

19.
荒石 《成长》2007,(4):77-79
人体是一个奇异而复杂的机器,不仅自身互相协调,而且在血缘亲属之间都会有超越空间的信息传递,并发生奇妙的作用。现代科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场,场的强弱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不同的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场。就人体场而言,场不仅随人体而存在,而且可以离开人体而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场与场的作用,便形成了信息传递。血缘愈近,信息愈强。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过程中的媒体   媒体是英文 Media的译名,也称媒介,是载有信息的物体,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物质工具。教育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它包括人体器官以及由人体器官延伸而来的各种教育传播工具。它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媒体,它具有以下功能:   1.传递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媒体,存储和承载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它可以把经验的或抽象的教学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或传递,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