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求共线三点组成的两线段的比是几何计算中的一个重点 ,又是一个难点 ,只要掌握其中的解题规律 ,就能快捷地解决此类问题。其规律如下 :⑴过共线三点中的分点 (一般中间点 )作某条直线的平行线 ,将它们的比转化到已知线段比的直线上。⑵可过已知线段比的分点 (一般中间点 )作某条直线的平行线 ,将它们的比转化到未知线段比的直线上去。现举例说明 :例 1 在△ABC中 ,AC >AB ,AE =12 BE ,F在AC上 ,且AFFC=2 ,连结EF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G ,求 BGCG的值。 (遵义市 90年中考题 )分析 :BGCG是B、C、G三点共…  相似文献   

2.
在《数理化学习》张荣圳"直线方程中常见错误分析"一文中有这么一题,现抄录如下:已知直线l1:x+my+6=0,l2:(m-2)x+3y+2m=0,问m为何值时两直线:(1)相交;(2)平行;(3)重合.张老师在求解过程中运用了两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判定公式。  相似文献   

3.
处理富于变化的一直线与某一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方法之一就是退到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其三步曲是:①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或判别式;③想干嘛就干嘛·本文意在揭示“想干嘛”有哪些多样化的特征,“就干嘛”又有哪些规律化的玄机·一、角平分线、弦长(或面积)问题例1如图1,过点P(1,2)的直线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当直线OP平分∠AOB时,求直线AB的方程及△AOB的面积·解:直线y-2=k(x-1),代入y=x2得x2-kx+k-2=0·设交点A(x1,y1)、B(x2,y2),由韦达定理x1+x2=k,x1x2=k-2·因为直线OP平…  相似文献   

4.
有关曲线对称性问题的叙述是:(1)以-y代y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x轴对称。(2)以-x代x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y轴对称。(3)同时以x代y,以y代x,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4)同时以-x代y,以-y代x,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利用上述原理,我们可以很快求得已知曲线方程关于x轴,y轴,直线y=x,或直线y=-x为对称轴的对称方程。如果对称轴不是上述四种,而是另外直线如何求它的对称方程呢? 例1 已知对称轴是直线l:x+y-2=0,求:(1)点P(4,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2)直线2x-y-6=0关于直线l的对  相似文献   

5.
徐瑞婷 《中学教研》2004,(1):F003-F004
新教材第二册(上)P59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知识,说明了在直线Ax By C=0的某一侧选取一个特殊点(x0,y0),从Ax0 By0 C的正负来判断Ax十By C>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的方法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个更为简洁快速的判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P.57有这样一段文字: ①“我们猜想:对直线L(x y-1=0)右上方的点(x,y),x y-1>0成立;对直线L(x y-1 =0)左下方的点(x,y),x y-1<0成立”.教材的这一段文字不利于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试想:对于不等式x-y-1>0来说,根据上述文字,学生会猜想:“对于直线L(x-y-1=0)左上方的点(x, y),x-y-1>0成立;对于直线L(x-y-1=0)右下方的点(x,y),x-y-1<0成立”.而事实上,不等式x-y-1>0却表示直线x-y-1=0的右下  相似文献   

7.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数学》第二册(上)(2000年12月第2版)中,借助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本文将这种方法进一步简化,恳请指正。问题:已知平面内某点P的坐标为(x_0,y_0),直线l的方程是  相似文献   

8.
已知二元一次不等式确定其表示的平面区域非常方便,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从Ax0+By0+C的正负即可判断Ax+By+C>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但对于问题:"已知直线l:ax+(2a-1)y+1=0,不等式ax+(2a-1)y+1<0表示直线l的下方区域,求a的取值范围."上述方法势将无能为力.怎么办呢?仔细阅读课本,可以发现一条解题思路,为了以下叙述方便,不妨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r一(时、:45分钟;满分:,。0厂,r;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已知直线y=(k一3)x 2经过第一、二、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袄歹辛夕2.点(一5,,,)与点(一2,,2)都在直线y=一粤:上,则y.与、的大小关系是_乙牛lNI林即弃。禅。3.当:_时,函数y=Zx一5的图象在x轴上方. 4.如图1,关于:的一次函数y二Inx十n的图象经过点分J闷J月月月月闷月月‘月A(一3,0),则关于x的不等式。十n>o的解集为5.若直线y,=冬x一2与直线儿=-乙土二 a相交于x轴4则当扩‘少__时,yl相似文献   

10.
曲线的对称性问题在历年的高考和模拟考试中经常出现,然而教材、教参及各类资料中却没有对对称性问题作统一的解析和归纳,因此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解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笔者就曲线对称性这一方面的内容从纯数学的角度,略作一些阐述.一、定义如果曲线绕某点旋转1800(或沿某条直线对折),能够与原曲线完全重合,则称这条曲线关于该点(或该条直线)对称(自对称).如果一条曲线绕某点旋转1800(或沿某条直线翻转1800),能够与另外一条曲线完全重合,则称这两条曲线关于该点(或该条直线)对称(它对称).二、关于点(或直线)对称1.点关于点对称:P0(x0,y0)…  相似文献   

11.
命题:已知直线l与抛物线 C:y~2=2px,过C的焦点F且垂直于l的直线交l于点N,则(1)l与C相切(?)点N在y轴上;(2)l与C相交(?)点N在y轴右侧;(3)l与C相离(?)点N在y轴左侧.证明:设直线 l:Ax By C=0,(A、B不全为零).  相似文献   

12.
设点A(m,n)关于直线L:Ax By=0(A~2 B~2≠0)的对称点为B(x′,y′),则其中θ为直线L的倾斜角。  相似文献   

13.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 ,关于平行直线有如下结论 :设有两条平行直线l1:Ax By C1=0和l2 :Ax By C2 =0 ,则到这两条直线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Ax By C1 C22 =0 .证明 设P(x ,y)是所求直线上任一点 ,由题设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有|Ax By C1|A2 B2 =|Ax By C2 |A2 B2 .  因为l1与l2 在点P的两侧 ,所以有Ax By C1=- (Ax By C2 ) ,即 Ax By C1 C22 =0为所求的直线方程 .运用该结论可以得到一种求直线对称点的新方法 .例 已知A(- 2 ,4 ) ,求它关于直线l:2x- y -1=0的对…  相似文献   

14.
正圆锥曲线中有很多迷人的结论,本文给出圆锥曲线中一个基本模型中蕴含的优美结论.定理1:已知A,B是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顶点,点Q是直线l:x=x0(x0≠0,且|x0|≠a)上任意一点,直线AQ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C,直线BQ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D,直线AD与直线l的交点为R,则  相似文献   

15.
引例 已知两直线l1:y=x,l2:ax-y=0,其中a为实数,当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在(0,π/12)内变动时,a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16.
在立体几何中,将某直线或某平面图形垂直投影到某个平面内,或者将某向量投影到一个单位方向向量(如平面的法向量)上,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解题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直线过定点”的判断和应用是初学解析几何者的困难问题之一.本文通过ex1介绍这类问题的三种判断方法;①特殊值法;②待定系数法;③恒等式原理.通过ex2、ex3,突破了应用的难点——找定点. 一、判断和证明 例1 求证:不论a为何实数时,直线(a-1)x+(2a-1)y-a+5=0必过某一定点. 分析1:由于a为任意实数时,直线方程表示直线系.因此任取a的两个值,可得直线系中的两条直线.如果直线系中所有直线均过某一定点,则此定点一定是上述二直线的交点.  相似文献   

18.
图形折叠问题是指将某一几何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得到新的几何图形 ,然后求解新图形中 ,几何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由于图形折叠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所以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题型 .图形折叠问题实际是对称问题的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对称的性质 :( 1)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元素(边、角 )是相等的 (折痕两边折叠部分是全等的 ) ;( 2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折叠时某点与所落位置点之间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 ) .掌握以上两点性质 ,再结合勾股定理、相似形、方程思想便…  相似文献   

19.
通常所说直线参数方程指的是方程这是过定点P_0(x_0,y_0),倾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直线上一动点P(x,y)到定点P_0(x_0,y_0)的有向距离。对于方程(Ⅰ)的应用本刊1985年第4期《谈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一文较详尽的论述过。本文将介绍直线的另一种形式的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20.
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例 1 设函数 y =f(x)定义在R上 ,则函数 y=f( 1 -x)与 y=f( 1 +x)的图象关于 (   )(A)直线 y=0对称(B)直线x=0对称(C)直线 y =1对称(D)直线x=1对称学生往往容易错选D .什么原因呢 ?显然 ,学生将本题混同于下面的问题 :例 2 设 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 ,若 f( 1 -x) =f( 1 +x) ,则函数 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在这类问题上产生混淆的现象还很多 ,为此 ,笔者对这类对称问题剖析如下 ,供参考 .探讨函数图象的这类对称问题 ,首先应分清研究对象 ,是讨论某一个函数图象自身的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