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科技查新中的跨库检索结果进行去重,提高查新检索效率。【方法】选取不同数据库检索记录中唯一性的特征四元组{论文名称,期刊名,发表时间,第一作者}信息,用改进的I-Match中的对比算法构建检索记录特征字串作为去重的计算依据。【结果】跨库检索去重算法对数据库检索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去重,提高查新检索效率。通过测试,算法去重准确率较高,而召回率受数据库收录信息完善度的影响,还有提高的空间。【局限】算法处理效果依赖于从数据库检索记录中提取特征四元组,由于不同数据库的检索返回结果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论文数据库定制检索记录特征抽取模板。【结论】通过实验测试,算法具有较高的去重准确率和处理效率,符合预定科技查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以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图书情报研究领域的发文作者及其发文数量为研究对象,识别两机构内部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差异,挖掘合作潜力,为增强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借鉴,以期帮助该领域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 建立次作者与第一作者之间的有向合作网络,统计两机构的合作构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Pajek软件将合作网络关系可视化,同时进行三方关系组的特征分析。[结果/结论] 经分析发现武汉大学更倾向双人合作发文,次作者多与高产作者合作,网络有汇聚倾向,缺乏次作者之间的合作;南京大学该领域学者倾向于独立发文,更多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加入合作网络,使网络向外部扩张,第一作者之间缺乏合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作者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图书情报”部分为统计样本,结合发文篇数、被引证篇(次)数和重要文献发文数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统计了78名核心作者中的76名在1989-2003年的发文热点、人数、性别、职称、年龄、合作度、合著率、单位、排名和系统的分布情况等,论述我国图书情报学目前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队伍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我国移动图书馆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内容研究,分析了移动图书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对论文发表数量与时间分布、发文单位和地区分布、期刊发文数量分布、学科类别分布、研究资助基金分布以及研究层次分布六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我国移动图书馆论文研究具有发文量增加快、发文单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核心期刊发文量大、学科集中在图书情报行业以及侧重基础研究等特点,同时具有基金资助级别高、研究层次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 ,不断有编辑同人建议《编辑学报》简化作者信息的著录 ,删去属于个人隐私的性别、出生年、职称、职务等 ,有的作者在发文时坚决反对公开自己的这些信息。而编辑部为了使作者信息齐全常常要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鉴于上列作者信息对判断文章的水平没有实际价值 ,国家标准对此未有相关规范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也早已不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 ,为了保护作者的个人隐私 ,避免过多著录作者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与有关专家讨论 ,《编辑学报》决定从 2 0 0 4年第 1期起简化著录作者信息 ,只著录作者的工作单位、邮政编码、所在城…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优秀图书馆学期刊论文著者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种优秀图书馆学期刊1997-1999年间228期期刊作为统计,驼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研究河南作者的数量分布、地域分布、发文规律,作者机构分布和高产作者单位分布,以展示河南省图书馆研究队伍的概貌。  相似文献   

7.
刘敏 《图书馆学刊》2013,(11):133-13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对东北地区27所高校图书馆2003~2012年间的发文总量、核心期刊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占总发文量比、基金论文数、被引论文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总下载量、核心作者数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在19种核心期刊的分布进行了统计,从而揭示了东北地区27所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图书馆"、"多媒体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为关键词,检索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2000年至2004年期刊中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近5年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论文数量、相关作者、发文单位、发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国内数字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表时间、期刊发文量、研究主题和研究者来源四个方面针对数字资源评价领域文献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的重要作者按照期刊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核心期刊收录文献量、文献来源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影响力排名和核心作者及研究团队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指出目前国内数字资源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第一作者发文频次统计、通讯作者发文统计、合著网络、被引频次、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方法识别核心研究者,并对几种方法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频次时间矩阵方法结合合著网络分析可以较好地识别核心研究者。  相似文献   

11.
依据语义检索的特征和文本概念的挖掘,通过楚辞研究数据库的语义实践,提出一种以本体知识库建设为核心,由本体开发、资源管理、检索服务三层架构组成,融语义词典、知识地图、跨库查询和专题搜索为一体的个性化关联语义检索模型,力图使当前的语义检索研究跳出实验的框架,促进相关领域文献知识的组织开发与检索利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跨库检索系统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6个跨库检索系统:SearchLight、NLM Gateway、ISI CrossSearch、CALIS的统一检索平台、CSDL的集成检索系统、CNKI的跨库检索系统,从资源导航功能、检索功能、检索结果显示功能、内容敏感链接功能、个性化服务功能、特色功能、其他辅助功能7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完善跨库检索系统功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整合检索系统发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概述了整合检索系统的兴起,然后介绍了整合检索的两种技术方案:基于备用性(just-in-case)处理的元数据集中索引式整合检索和基于即时性(just-in-time)处理的跨库检索系统。最后在分析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和各自适用范围的基础上,介绍集成了两种方案的资源探索发现系统,并探讨了统一资源管理的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先介绍目前的跨库检索系统种类,再以荷兰Swets国际期刊商推出的期刊跨库检索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检索方式进行描述,并对其针对期刊的统一检索方式作初探性分析优势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分析了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现状,依据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关系以及对数字资源加工程度的深化,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目标层次是数据整合--信息整合--知识整合,并以整合目标层次为基础,分析了基于OPAC、基于跨库检索、基于资源导航、基于超级链接、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五种整合模式,在比较了五种整合模式的优缺点以后,指出基于知识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是未来整合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跨库检索和粗糙集的基本概念,提出将粗糙集理论引入跨库检索系统中来构建基于粗糙集的跨库检索系统模型的方法,并对该模型对结果集的处理进行重点论述。实验结果表明,跨库检索系统的返回结果可以按照查询的相似度高低排序,以提高用户查询的准确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信息与应用高度集成、个性化和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新一代学科信息门户系统框架正在成为构建基于WWW的专业数字图书馆的理想模式。网络信息技术如门户构件、跨系统集成检索、元搜索引擎和智能代理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构建学科信息门户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图4。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8.
ISI Web of Knowledge跨库检索功能与操作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SI web of Knowledge是新一代的学术信息资源整合体系,是Web of science的最新升级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一体系的跨库检索功能及其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为例,在了解地域音乐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探索了在地域音乐资源数据库中如何进行跨库和单库分类导航的设计和实现,对岭南音乐资源数据库跨库分类导航的具体实现步骤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0.
结合软件试用,简要介绍WebFeat Express跨库检索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重点对部分系统功能进行了经验分析,并结合当前电子资源高度整合的实际,提出选择和应用跨库检索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