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尔萍 《视听界》2011,(6):70-72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调频广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大规模。我县乡镇村是利用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共缆传输和无线调频网络来实现农村广播的全覆盖。数码控制调频接收设备是调频广播的终端,在乡镇村及农户有着一定的数量,它们分为调频音箱和调频收扩机,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输出功率不同,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1年9月12日,已有16年历史的美国电视与广播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在纽约市一座新近落成的大楼里,向希望目睹电视和广播业昔日历史风貌的参观者重新开放。这座新的博物馆大楼拥有2座剧场,分别设有90和200个座位,安装有曾经纪录下各种广播学研讨会的一对电影摄影机;这里的一个“听音室”是专门为无线电广播爱好者而设立的;楼内的两个能够分别容纳50名观众的电影厅除星期六和星期日之外,每天上午向集体组织前来参观的学生开放;特设的一个无线电播音室内可以制作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更为生动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电台广播似乎正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事实上并非如此,广播也正在不断改进并融入更多现代因素,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于是在广播中直播热线电话便应运而生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互动,让老百姓在声音上实现与主持人的零距离接触,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目中来。然而这也就对广播主持人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面对不同的参与人群,直播不同的热线电话时,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这样才能在保证好节目收听率的同时,又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调频广播事业的发展,调频接收设备具有大量的市场,我县乡镇村及农户有着一定数量的接收设备,调频接收设备大致可分为家用型和室外型。家用型俗称0.5W小音箱,主要在室内使用;室外型又  相似文献   

5.
张媛  胡翼青 《当代传播》2021,(6):25-29,40
5G的出现为全社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基础,并带动电子消费、人工智能、车联网等多种产业的同步发展.这一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使一直相对安全的广播业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智能屏车载终端终结了广播在车体媒介系统中的垄断地位,智能音箱则给广播带来了重新占据起居室的想象,而在手机移动端的谋划则是各地广播电台正在探索的新领域.然而,在5G出现以后,广播的原有技术体系已经被新一代通讯方式及其机器体系所取代,并正在逐渐失去对信息分发的控制权.数字媒体的逻辑和游戏规则又使得广播无法真正适应数字媒体的各种端口,广播正迎来与报纸、电视相似的融媒体发展困局.  相似文献   

6.
一个播音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播好音,很重要的一部分还在于要掌握好一定的“广播技术”。所谓广播技术当然是指要能熟练地操纵一些不同型号的广播设备并对它们的基本原理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比如:了解声音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挑选和使用话筒,了解各种广播机械的性能以及精通录音员的手势信号等等。只要一个播音员有决心有毅力。在广播技术方面真正做到样样通也是不难的。声音的基本原理一般是:物体振动便激动空气,  相似文献   

7.
乡镇调频广播是我国广播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调频广播在乡镇迅速发展。它是解决乡镇农民听广播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调频广播发展很快,1992年全县调频音箱4000余只,1997年已发展到了7560只。但是乡镇调频广播覆盖网建设一直滞后,仅有1个镇已建成,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一是少数领导对在新形势下农村调频广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重电视、轻广播的倾向。乡镇调频广播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多数…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等复杂形势,金融危机对我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的影响逐渐显现.但基于广播影视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从国外以往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影响是挑战当中有机遇、难点之中有亮点.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头脑清醒、妥善应对,不仅能在危机中实现广播影视业又好又快发展,还能促进广播影视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乐在其中     
两年前,我由市级机关调到司徒镇政府工作。刚报到时,镇领导便指示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镇广播自办节目的采编也代起来。于是,在司徒,我又多了一个头衔——“司徒方园”广播节目编辑。起初编节目,精神负担很重,一是自己投有采编经验,二是司徒的广播工作基础好,全镇21个行政村不仅村村户户通音箱喇叭,广播自办节目也是镇江市的先进镇,我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就说不过去。于是工作接手后,我除每周努力采访编稿如期出好两档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五年度通州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广播电视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全市建成乙级广播音箱乡(镇)19个,乙级广播音箱村402个,更新和发展乙级广播音箱116009只,新建标准村广播室205个。农网投资600万元。有线电视市乡光缆联网12个乡(镇),用户17000余户。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中国广播评论奖”37件作品获奖在广播评论界无疑值得欣喜。然而,最令人鼓舞的是由参评作品以及各台的情况交流中所展示出来的广播评论的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五、帮助编辑部把好逻辑关 逻辑即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在广播中,它既体现在节目编排上,又体现在内容表达上。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叫逻辑学。逻辑学又分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在广播中,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这两门学问几乎天天用得着。听评广播的朋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广播中对逻辑学的运用,帮助编辑部把好逻辑关。 第一,在辩证逻辑方面,容易犯的毛病是片面性和绝对化。由于广播稿要求短小,一些编辑、记者不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30日,全球开播历史最长的BBC短波广播停播了。作为广播工作者,听到这一消息时,不免感到惊讶和惋惜。然而细细品味却又生出几分感慨,因为它毕竟预示着广播又迈开步伐,走向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播是通过声音来表现自我的传媒,用好、用巧、用活声音是挖掘广播潜能,增强广播可听性的一大课题。 音响是体现广播优势的主要手段,也是创立有别于其他新闻媒体的广播风格的重要标志。在采编节目时,最大限度地使用音响,既可以增强节目的真实性和形象感,又使广播的个性鲜明,是增强广播可听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联邦德国学习时,使人感到陌生然而又比较感兴趣的是它的广播电视体制。在联邦德国,广播电视体制被称作“公众的、合法的广播体制”。这种体制的理论根据、组织形式、财政方式以及办节目的原则都有一定的特点,是广播体制中一种类型的代表。在与德国同行交谈和查阅资料时,便有意注意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现根据有关材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是紧随广播电视其后而出现的一种依附于声屏的信息传播媒体。这种超出任何一种报纸的依附性,给广播电视报牢牢地定位在声屏上,要紧紧围绕广播电视作文章、搞宣传。然而,广播电视报又是一张文化生活类的专业性报纸,它有与广播电视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自己独立的办报方略。正是这种既“依附”又“独立”的性质,使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的传媒中成为独树一帜的第三种媒体。因此它有着与广播电视完全不同的功能,这就是正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有线广播自诞生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广播的传输设备和网络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60至70年代发展更为迅速。然而,随着电视的兴起,农村广播却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冷落,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农村广播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严重不足而致使网络破旧,分级办广播责任难落实,喇叭入户率、通响率逐步下降。这些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有线广播具有覆盖面广、收听方便、投资少、效益好的独特优势。然而 ,随着电视的兴起 ,农村广播却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广播的地位作用淡化 ,投入严重不足而致使网络破旧 ,分级办广播责任难落实 ,喇叭入户率、通响率逐步下降。这些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存在 ,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已经影响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贯彻 ,成为困扰广电部门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 ,一是领导存在着重电视轻广播思想。二是投入无正常来源 ,事业经费无法解决。三是分级办广播责任难落实。针对农村广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善治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政治参与水平还有待提高,那么进一步探讨农村居民政治参与影响因素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本文基于2017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相关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以探讨不同媒体使用情况与农村居民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媒体使用情况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报纸、广播和电视使用情况显著正向促进农村居民政治参与,而互联网使用情况显著负向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同时不同媒体使用情况对农村和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我台在承办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造一个有一定声学要求的小型播控室,这个播控室既用于语言播音,又作为监听室、控制室,一室多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