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英语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可创新教学模式,增大语言输入量,突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尝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变成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师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信息化环境下,老师将从单一的知识传授的角度,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支持者等角色转变。学生也将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意义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师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65):72-73
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方式,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在课堂练习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科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使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轻松、更高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逐渐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知识。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拓展思维,使课堂练习更加高效,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拓宽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薛琴 《考试周刊》2013,(31):111-1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激励的一种工具,从而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点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作者从一个高中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结合教学理论和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对整合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储静波 《考试周刊》2010,(52):206-207
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与技能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资源环境。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势 ,创设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下 ,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学习情境创设 ,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慢慢地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个概念。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可以让学生基于一个模拟或真实的情景去体验性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通过与课程的整合,对课程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积极的影响。1.模拟逼真的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化发展日益成熟,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成为了可能。可见,我们可以把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等积极运用到英语教学活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教师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抛锚式教学强调在真实情景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的环境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原则,从两个方面探索了信息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服务于各学科教学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包含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成为基础教育的一大亮点。NB虚拟实验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大意义。试误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基于NB虚拟实验开展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的试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对知识内容形成长期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教学的新特点,给出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化抽象为具体,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充分利用绘图处理软件,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5.
高奎 《中小学电教》2014,(2):137-137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使用其他方法无法做到或做不好的地方,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媒体去探究、去操作、去发现、去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戴菲 《考试周刊》2007,(35):108-109
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逐步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所以,研究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拥有切实可行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作为支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为主体性教育的实施插上翅膀,使这种现代教育理念从理想变成现实。这意味着要借助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变成学科信息技术,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地建构知识意义和内心文化世界的有效工具。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促进师生关系和角色的变革,为实施主体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环境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但把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知…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指利用信息手段将各种资源优化组合,形成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老师创设的物理环境中高效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程教学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过渡.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为教育的改革创造条件,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高中物理的信息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实训课程的优化整合是实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解读优化整合内涵的同时,分析了优化整合的必要性,构建了整合与优化模型,阐述了优化整合的实施流程。信息技术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通过整合,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圆满完成了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 ,在这次改革当中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 ,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 ,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就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那么 ,如何开展语文多媒体教学 ,并运用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