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以严禁鸦片及抗击外国侵略者,尤其是在广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进行了震动中外的虎门销烟以及抗击来犯的英国侵略者,而闻名于世。因此,鸦片战争时期是林则徐一生中,政绩灿然、勋业文章彪炳的黄金时期,而广州则是林则徐在广东进行禁烟抗英斗争时期的活动中心。1839年8月10日,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抵达广州,来广州查禁鸦片。至1841年5月8日,赴浙江听候谕令,离开广州。  相似文献   

2.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838年12月31日)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即开展了震撼中外的“广东禁烟”和“虎门销烟”运动,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关于林则徐在这次禁烟运动中收缴、  相似文献   

3.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8年以前,中国政府一直在澳门行使主权。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广东后,为了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有效地开展禁烟斗争,十分关注在中西方交往中地位极其重要的澳门,并在澳门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禁烟斗争中,林则徐亲自巡阅澳门,给予鸦片贩子打击与震慑,并恩威并用,正告葡澳当局安份守法。林则徐此行受到澳门中国民众热烈欢迎,亦受到葡澳当局的礼遇。  相似文献   

4.
一八三九年五月,清朝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挫败了外国鸦片贩子阻挠破坏收缴鸦片的种种阴谋诡计,迫使他们交出一万九千一百二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鸦片,林则徐上奏清廷,准备把这批鸦片解往北京验明烧毁。五月三十日,道光帝为防止鸦片在解京路上遭到偷漏抽换,下令林则徐“督率文武员弁公共查核,目击  相似文献   

5.
李桂屏 《文教资料》2009,(33):97-98
十八世纪末期.英、关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灾难。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与人民站在一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禁烟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本文就林则徐禁烟斗争的主要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佚名 《高中生》2009,(17):71-72
海报:也称招贴画,是贴在街头的大幅画作,以醒目的画面吸引路人注意。清道光年间,鸦片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委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不久,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指挥销烟,民众拍手称快,接着,英方对华宣战。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一章鸦片战争 1.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2.在清政府内部,有一派人以首席军机大臣____和直隶总督____为代表,他们反对严禁鸦片。 3.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会同两广总督____和广东水师提督____,缉拿烟贩,整顿海防。 4.从何见得禁烟运动给了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5.鸦片战争开始后不久,____帝把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____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和英军谈判。 6.你认为哪些事迹最能显示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150年前英国侵略者用炮舰和鸦片打开了中华封建帝国的大门。可耻的鸦片贸易,流毒中华,戕害中国人的身心;白银严重外流,10多年间达1.2亿两,使中国市场纹银奇缺,银贵钱贱至于极点,政府与百姓两皆受害。林则徐在广东严厉禁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严正要求。清朝道光中期,鸦片输入每年达4万箱。林则徐雷厉风行地查禁鸦片,半年间迫使烟贩们缴出2.02万余箱。换言之,即把1839年上半年运到广州来的鸦片悉数收缴,功效之高,令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禁烟,对外实行“命令在华鸦片走私贩缴烟具结,以达到杜塞鸦片来源”的方针,遭到抗拒。义律把此矛盾运作上升为中英政府间的外交纠纷。林则徐认为鸦片走私属于个人行为,“与其国主无干”,希望在照会英女王、明宣禁烟新例时,通过换位思考、充分说理,争取英女王对中国禁烟方针的理解与配合。为了知己知彼、写好《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林则徐选择了国际法中“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例禁与违禁”、“外国商人的法律地位”、“战争的发动及其决定权”三个主题,组织、主持摘译,以供参考。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依据国际法倡导国际配合禁毒的探路者。  相似文献   

10.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巨额赔款。2100万银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300万元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关于赔款数额的确定,英国殖民者有其自认为“合理”的强盗逻辑。600万的鸦片损失费1839年,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了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有力支持,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  相似文献   

11.
清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禁烟法规,不同时期的禁烟法规有较大差别.康熙时期是增税以禁烟,雍正乾隆时期是禁止销售鸦片及开设烟馆,嘉庆时期是禁止鸦片进口和种植罂粟,道光前期是严惩禁毒烟渎职官吏,清朝末期是禁种罂粟和禁吸鸦片等.清朝政府禁烟法规较为规范系统,立法执法经验可鉴,但在法规内容、毒品概念、打击对象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立法与执法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在奉命赴粤查办海口事件、在办理夷务过程中及事后都十分重视探访“夷情”,掌握“夷情”,认识“夷情”,根据“夷情”采取驭夷、治夷、筹夷对策和措施。林则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认真,很有成效,具有深远影响。由于掌握、认识了夷情,所以能成功缴烟、销烟,九龙抗英获胜,成为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在林则徐的奏折、书函中,虽然没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概括提法,但筹船炮水军以制夷的主张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一脉相承、思路共通的。这一思想成为近代思想界由封闭到开放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是改变传统华夷观念、道艺观念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前,道光帝采纳臣下意见,维护正常贸易,严惩违反法规的英商。针对英国的鸦片政策,他支持严禁派,掀起禁烟运动的高潮。在战争前夕,他支持地方督抚的反经济侵略要求,敢于断绝与英国间的贸易,并采取其它应对措施。虽然他也有妥协的一面,但抵抗为他反对经济侵略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鸦片战争中,琦善的对英交涉被人指为"投降""卖国",加在他身上的三项罪名分别是:一是鸦片战争中,当英国舰队到达天津时,趁机打击禁烟派领袖林则徐,同时驰备撤防,主张投降;二是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之时又拒不增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三是私许香港给英国.然而不少的历史研究者,出于爱国热情和道德激愤,在研究历史时往往夹杂着一些道德的批判,从而对历史的论述不尽符合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5.
荷兰作为较早与中国通商关系的国家之一,在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是否遵式具结、进口贸易,少有明确记载。笔考证发现荷兰总管、商人、商船均未遵式具结、进口中贸易。原因主要在于中荷贸易规模小,中国政府对荷的压制,荷兰人对林则徐禁烟政策的恐惧、不满以及不敢得罪英国等。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云州(今云县)人杨国翰与浙江有不解之缘。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先后在奉化、诸暨、海盐、仁和、玉环等地为官,勤政为民、政绩卓著。他在奉化时与林则徐的书信往来,触及了吸食鸦片这一当时社会问题,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7.
明万历年间广东将领陈璘,在援朝抗倭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与朝鲜名将李舜臣在战斗中结成深厚友谊,赢得了朝鲜军民举国的爱戴。陈璘自少年从军,几乎参加了两广地区所有的平叛战争,身先士卒,每战必胜,对于两广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援朝抗倭战争中谱写了他一生中最辉煌业绩。陈璘一生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应该说他是一位有高度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正直军人和真正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8.
在清王朝实行闭关政策时期,中外贸易仍有较高速发展,洋钱在中国日益广泛流通。由于鸦片走私泛滥,致使中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逆转,白银大量外流。鉴此,林则徐提出自铸银币以抑洋钱,严禁鸦片以根治“银荒”等顺应民情、有利于货币流通及商品经济发展的主张,为应对外来货币经济的挑战进行积极而可贵的探索,开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之先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史上,“亡国灭种”成为鸦片语境的核心表述。此观念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鸦片语境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契合。而“亡国灭种”的想象一旦形成,禁烟运动便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诉求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特有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to criticize Lin Piao and the campaign to criticize Lin Piao and Confucius, we of the Lan-chou City May 7 Cadre School have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ory ranks which were born and developed in struggle. They persist in the revolutionary study method of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follow the path of uniting with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have established roots among the masses. They have functioned as a backbone for the school's criticism of Lin Piao and Confucius and study of theory and have won the wholehearted approval of the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