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鸣 《教育》2007,(36)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员工状态不好而影响工作的状态,做了大量系统的工作也见效甚微,为什么?宋朝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对组织内人的管理的不惑。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员工的状态好与不好而影响工作的状态,很多时候做了大量系统的工作,但见效甚微。 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对组织内人的管理的不惑。[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拥有众多的英译本。而把握"君子"和"小人"的内涵是正确理解《论语》精神实质的关键之一。"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成对出现,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其蕴涵的意义十分丰富。而目前部分英译本试图在英语中找出一对词来完全取代《论语》中成对出现的"君子"、"小人",不能将其丰富含义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4.
一日,翻阅《于丹〈论语〉心得》,《序言》中这样一句"……孔子只有温度……"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想:用"温度"来形容一个教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思绪转接到一个小故事: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一年级的时候,身体里竟长了个肿瘤。三个月的化疗,把她满头秀发全"化"掉了,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是多么残酷。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对企业管理和领导工作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文章以《论语》为例,梳理国内外领导思想研究及《论语》领导思想研究的现状,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本土领导思想进行探析,展望《论语》领导思想研究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及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都说掩卷深思,可我思索着总也不愿意掩卷。我依然小心翼翼地用心灵朝圣般地去触摸《论语》中每一个被古代先贤焐热过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去接受它的洗礼。坦率地说,我不是第一次读《论语》。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篇《周易》定乾坤"这句话,我对《论语》产生了好奇,信誓旦旦地买了《论语》精华本。记得当时翻看了不到30页,我的好奇连同一丁点的鸿鹄之志,被满眼的之乎者也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6,(6):48-53
梳理《论语》中包含的管理思想,结合现有的理论基础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当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试从《论语》的管理思想中,提炼出其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孔孟没有诗学专著,他们的诗学主张主要体现于《论语》、《孟子》中,也仅仅局限于对《诗》的片言只语的评价中。孔孟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如何"成人"。这就决定了《诗》不过是他们达到"成人"目的的一个工具,也就由此决定了我们要想理解孔孟诗学的真义必须建立在"成人"这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9.
<正>《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我做班主任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总有些问题困扰着我。随着我们班《论语》教学的开展,我发现《论语》中的许多观点、做法对我们的班级管理很有启示。《论语》教学实验两年下来,我、学生、我的班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细细想想,是《论语》这部著作帮助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①书稿托付中华书局。心里有七分安顿三分忐忑。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我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不敢奢望有一天在中华书局出自己的一本书。就如同从来不敢妄想自己能在央视谈谈《论语》的话题一样。②对《论语》的情感,我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我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相似文献   

11.
布置学生背诵《论语》已经一星期了,反响却平平。这个学期,我计划在班上开"国学"课,希望通过此举,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优秀民族文化的种子,扎下优良传统道德的根。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在品读课上品得有滋有味,谈得兴味盎然,可一说到要背诵,却一个个有了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2.
和谐之美,作为长久以来的美学追求,早在我国美学源头的孔子美学那便一再论及。孔子之论和谐美,多以中和之美涵之,而其所谈及和谐美遍现于其语、文中。一直以来,我们多从孔子的文论、乐论中找寻和谐审美意识的踪迹,而忽视了孔子在《论语》中反复谈到的另一种切入和谐审美之视角——"观"!在《论语》二十篇中,孔子在将近一半的篇目中提及"观"意,且在《阳货》一篇中更是直接将诗纳入"观"之帷,赋予诗之可"观"的确论,从而从更深刻、宏观的角度确立了文艺之"观"的内涵及其社会内容和社会作用,进而开启了执本善用以致和的和谐审美意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包括“仁爱”思想、“安人”思想、“修己”思想、礼仪思想,这些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以《论语》中的管理思想为切入点,在对《论语》管理思想进行深刻解读的基础上,探讨《论语》管理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读着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颇感好奇,我便在茶余饭后也拿起《论语》读上一两句,倒也从中有所感悟,觉得"为政"与"治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朱熹花费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学习与诠释《论语》,后与他诠释的《大学》《中庸》《孟子》汇为一编,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名刊行。四种书中,朱熹对《论语》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共撰成有关《论语》著作四种,今传世者三种,以《论语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采取了明显的“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的举例分析,说明朱熹“六经注我”的特点,并指出这种诠释方法对当下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照成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2):37-41,90
文章主要对《论语.里仁》与《论语.泰伯》两章中有关"劳"字的语句进行了语源和语境的分析。在指出当前的许多《论语》译注版本存在不确切解释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于《诗经》和《论语》中有关"劳"字的解释。即,《诗经》中的"实劳我心"和《论语》中"劳而不怨"之"劳"应译为"忧劳"而不是"忧愁"或"劳累";而"恭而无礼则劳"之"劳"则应译为"劳而无功",而不应是"劳倦"或"疲劳"。  相似文献   

17.
人能弘道     
我在年轻时,听别人提问:"如果一生只念一本书,应该选择什么书?"在我来不及细想及回答时,别人就主动宣布了答案:"当然是《论语》了!"后来看到钱穆先生九十二岁时的感言,说他每年至少重读一遍《论语》,并且总是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如此看来,《论语》对年轻人与老年人,对平凡人与大学者,都是必读与必须不断重读的一本经典了。  相似文献   

18.
胡图买了个七品县令官职。上任后,他夹着一部《论语》,洋洋得意地对别人说:"古代贤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如今我有一部《论语》,治理这个小小县城,岂(qǐ)在话下!"  相似文献   

19.
廖洁 《班主任》2000,(8):14-15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班主任,抽空学习学习《论语》,对人格的升华及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我抓时间学习了《论语》,我很受启发。我认为,要成为优秀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我做班主任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总有些问题困扰着我。随着我们班《论语》教学的开展,我发现《论语》中的许多观点、做法对我们的班级管理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