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撑竿跳高的助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撑竿跳高吐界纪录比1983年提高了11厘米,苏联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的成绩处在5.70—5.94米的范围。这些事实足以说明要越过6米高度已为期不远了。但是,近几年研究表明,要跳过6米的高度,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应达到10—10.5米/秒。在实践中,布勃卡在最好的一次试跳  相似文献   

2.
1984年撑竿跳高的纪录提高了11公分(从5.83米提高到5.94米)。苏联以及其他国家能跳过5.70米—5.94米的已不乏其人。这些事实使我们认识到突破6米大关已指日可待。 近几年来的研究证明,只有助跑速度达到每秒10—10.5米的运动员才有可能跳过6米的高度。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只有斯·布勃卡在跳出最好成  相似文献   

3.
苏联体育专家乔里斯教授认为:理想的一跳要有10米/秒的助跑速度和最适宜的放脚角度这样才能达到9米。据报道,欧文斯的助跑速度达到10.97米/秒,倘若如此,他就能取得近10米的跳远成绩。根据乔里斯教授的推算,助跑速度为10.97米/秒,在准备起跳时通常会减少0.5—1米/秒。在这样情况下,及时做快速有力的蹬地起跳动作,可获得4.3米/秒的垂直速度,运动员就有可能跳到12米。按照乔里斯教授的看法,只有当运动员在助跑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快速能力,即不受限制地助跑到起跳板,并有一种快速有力、及时蹬地向上的感觉时,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摘     
苏联田径专家茹科夫在八四年十二期《田径运动》中撰文分析了朱建华的跳高技术: 朱建华的助跑速度很快,1984年6月过2.37米时助跑后六步的最高速度为8.73米/秒。苏联五位跳背越式的运动员后六步助跑速度为7.99—8.21米/秒。朱的助跑速度相当于100米跑11秒。此外,朱后几步步长是1.825米,而苏联优秀运动员谢列达和查西莫维奇的几步步长是2.33米和2.31米。要创造世界纪录,除速度外,还要象朱建华那样缩短后几步的步长和加快动作频率。  相似文献   

5.
跳远运动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助跑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大于70%。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男子一般在10.3米/秒以上,女子也接近10米/秒。近年来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是助跑速度有了很大突破。根据观测数据,目前跳远成绩在7.99米以上的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9米(最后四步)所获得的助跑速度均在  相似文献   

6.
跳远和三级跳运动成绩的好坏在颇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跑速度,特别是助跑最后几米。经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助跑速度达到11米/秒,才能使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世界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自一九八一年法国运动员维涅龙首先创造了撑竿跳高5.80米的世界纪录以后,不久苏联运动员波里亚科夫跳过了5.81米的高度;苏联另一名运动员康·沃尔科失又跳过了5.84米的高度,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捷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国际田径邀请赛上,苏联运动员谢·布勃卡跳过了5.85米的高度。仅过了一个星期谢·布勃卡又在巴黎创造了5.88米的世界纪录。一九八四年八月布勃卡又在意大利的罗马跳过5.94米的  相似文献   

8.
对跳远助跑技术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的好坏.因此,国外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科研人员都重视对助跑技术的研究,了解他们对跳远助跑技术的认识,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助跑技术本质及技术特点,进而推动我们跳远训练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一、助跑速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对成绩的作用已大于70%,进一步加快跳远助跑速度已成为当今跳远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对优秀跳远运动员测定的结果表明,助跑速度从每秒6.9%米增至8,90米,这时离地初速度从8.5米/秒增至9.6米/秒;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具有很高的相  相似文献   

9.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择 在苏联予计达到国家和国际水平的三级跳远运动员15岁耐达到以下标准: 身高1.85~1.87米;体重70—72kg;短距离速度:40米站立式不用起跑器5秒1—5秒2;6步助跑的五级单足跳19米96—20米57;10步助跑的跳远6米30—6米40;10—13步助跑的三级  相似文献   

10.
短跑与跳     
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比赛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跑的速度,特别是最后几米的速度。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助跑速度接近每秒11米,运动员才有可能达到世界水平。但在实践中,运动员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突不破每秒9.6—10.4米,仅仅达到他们绝对速度能力的80—90%。 运动员获得的速度的能力如此低,原因究竟何  相似文献   

11.
苏联运动员埃米亚在去年苏联友好运动会上以8.61米创男子跳远欧洲纪录。原来的欧洲纪录也是由他保持的(8.34米)。世界上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过8.30米已不作为奇了,专家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助跑速度提高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加强起跳前的快跑能力。通过分析埃米亚  相似文献   

12.
助跑是三级跳远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运 动员只有通过助跑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运动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助跑的速度,这种观点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 现代三级跳远训练中,速度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核心因素(本文所说“速度”主要指助跑过程中的位移速度)。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助跑速度增加0.1米/秒,可使三级跳远成绩提高30~35厘米。一、努力提高平跑速度 发展平跑速度是提高助跑速度的基础。如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班克斯助跑最后10米速度达到10.76米/秒,跳过…  相似文献   

13.
实验对象运动员(A),24岁,身高为1.86米,体重73kg,最好成绩为2.24米;另一名运动员(B),22岁,身高1.94米,体重78kg,最好成绩为2.12米。A跳了2.05米和2.10米两次,B跳了2.00米和2.05米两次。测定了三维地面反作用力及腿伸肌的遥测肌电(股外肌、股内肌、肌直肌、腓肠肌),对肌电做了每80毫秒分段积分处理,起跳时离心收缩阶段的积分肌电及向心收缩阶段的积分肌电处理。肌电值转换成最大纵跳时肌电的关系比。测定时还以65.5格/秒的速度对跳高动作进行了拍摄,以便进行运动学参数的计算及分析动作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A运动员助跑速度高于B(分别为7.20米/秒6.04米/秒),着地时A具有更大的正垂直速度(0.35米/秒,B为-0.33米/秒),A具有更大的垂直起跳速度(A为3.89米/秒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知道撑竿跳高的助跑速度对于成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许多实际调查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助跑一方面必须产生最高的速度,另一方面必须为最佳的起跳创造条件。观察一下目前采用的持竿助跑技术,可以作出如下一些结论:1.持竿增加了助跑的难度。撑竿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时达不到其最快的短跑速度(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快助跑速度为9.0—9.7米/秒)。当竿尖离开地面后,运动员——竿子的重心就会前移,这时运动员可以通过身体略向后仰来调节。由于握竿点的增高和竿子重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对女子三级跳远水平速度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助跑速度,特别是最后几米的助跑速度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如何合理地利用助跑水平速度、怎样保持三跳水平速度则是运动员获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此根据笔者在多次比赛中所测的我国优秀女选手的最后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所测成绩在13.0米—14.45米之间,样本量为16名选手)的有关情况,就我国优秀女选手的水平速度问题谈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跳远的助跑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应从确定助跑距离、提高助跑速度、提高助跑准确性三方面着手。 一、如何确定助跑距离 助跑距离过长,运动员在踏跳前很远的地方过早达到最高速;如果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又难以在起跳前达到最高速。而起跳前速度提高0.1米/秒,跳远成绩就可提高1%-2%.助跑距离需要多长多短,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以我校两名运动员秦国华和王晓玥为例:她们的助跑步数分别为18步和16步。她俩的百米成绩分别为12"9和13"6。两队员身材不高(分别为1.60米和1.61米),但助跑节奏快。现将她们助跑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中的跳远及三级跳远项目,其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运动员助跑的速度。大量的科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达不到10.5米/秒时,那他便无法问津世界纪录,创造出优异的比赛成绩。因此,跳远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助跑速度,并形成一定的节奏特征。 一、造成助跑速度减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光电测速的方法,对我国64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进行了测量和研究,探讨了我国该项男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关系、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水平,并对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进行了比较,建立了我国该项男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模式表。  相似文献   

19.
跳远及三级跳远三次起跳后的腾空初速度、起飞角和身体总重心的高度,决定着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成绩。跳远和三级跳远的科学研究证明:获得最佳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起跳初速度和起飞角。对高水平和较低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当起飞角保持在18°~24°时,腾空初速从8.5米/秒增加10.6米/秒,能使成绩相应从6.9米增加到8.9米。助跑的最后几米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腾空初速度和运动成绩,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其相关系数男子为0.943(波波夫),女子为0.875(萨尔吉祥)。  相似文献   

20.
(苏)V·德钦柯夫在“跳高的未来”一文中指出:一个80公斤体重的运动员,要使身体重心升高55厘米,在0.2秒内完成起跳,就大约需要发挥500公斤米/秒的力。越过2.30米以上高度的起跳,就需要付出450——430公斤米/秒的力,这接近6马力。(苏)杰雅切可夫在《跳高》一书中认为:助跑中增加0.1米/秒的水平速度时,起跳腿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