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拜读了《体育教学》2003年第2期《我教“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一文,感到赵老师等采用垫子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掌握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的动作有一定的帮助。但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的教学有不同的看法,愿与赵传成等老师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1、头手倒立和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助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垫子上练习头手倒立,倒立前两脚撑地是固定的,对翻臀、提腰确实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很容易掌握此动作。而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在倒立过程中,两腿离杠、伸直,悬于空中,腿和脚与杠面没有形成固定支撑。…  相似文献   

2.
双杠倒立下摆挂臂向后翻上成手倒立是1981年—1984年奥运会和锦标赛规定动作中的重点动作之一,该动作按传统的老技术做法是在挂臂向后翻上时采用抬头、振胸、挺腹、屈臂撑杠而后推起成手倒立。国家集训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使规定动作达到高标准,在训练实践中创造了完成该动作的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动作的技术质量。从81年5月上海、昆明分区赛双杠规定动作比赛来看,全国多数运动员仍采用  相似文献   

3.
双杠上的手倒立动作是少年儿童体操教学和训练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在业余体校体操大纲中男子儿童甲级双杠规定动作中,长振屈伸上,后摆一次就是连接手倒立(稍停)动作。要使七、八岁的儿童能在双杠上比较稳定而姿势优美地完成这个动作,初学阶段还需在地上具备有靠墙倒立的基础,然后在双杠上有支撑摆动  相似文献   

4.
绪言手倒立是运动员在支撑时头朝下,脚朝上的一种垂直姿势。它是竞技体操的基础。是体操运动员最常用的基本动作,特别是鞍马上出现了立体化动作以后,手倒立就成了所有竞技体操项目不可缺少的基本动作。因此有人把手倒立称为“体操的灵魂动作”。从双杠顶目来说,手倒立可以说是双杠动作的“工具”。我们再从我国儿少体操等级运动员的双杠规定动作中要求达到倒立的动作数量来看: 三级运动员双杠成套规定动作中要求达到倒立的动作数量占66.7%;新训练大纲中二级占71%;一级占75%;健将级占70%。因此,双杠手倒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双杠动作的质量和双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是体操教学中女生的双杠动作,在双杠教学中是动作技术较难掌握的一个动作。针对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采用了垫子辅助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一、翻臀、提腰(不会发力)重心提得不够高翻臀、提腰是完成该动作的关键,而女生的肌肉力量差不易找到发力点,我采用了垫子上保护学生以头手倒立的形式练习提腰、翻臀、提重心,这样不仅消除了学生在双杠上练习的畏惧心理,而且有利于保护者的保护。(图1)二、倒立不稳,出现前翻、砸杠、掉杠学生初步学习动作倒…  相似文献   

6.
<正> 手倒立前滾翻是高中三年级男生体育课技巧项目中的动作,掌握好这个动作的关键是“手倒立”。由于学生平时做头朝下的动作少,所以定向、自控的能力差,完成动作较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一、利用双杠做“倒悬垂”。采用1~1.1米高的双杠,杠下放两块垫子,练习者在杠中跳撑上双杠,转身坐在一侧的杠上,双脚勾于另一侧杠下,双手正握臀部两侧的杠面(见图1)。然后身体后移,使两腿腘窝压在杠上,上体慢慢后倒至头朝下,成“倒悬垂”的姿势(见图2)。双手离开杠迅速将两臂伸直,手撑住垫子,头稍抬起眼看垫子,两脚离开  相似文献   

7.
后摆手倒立动作在男女体操的十个项目中都有,掌握此动作,能为其他高难动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体操水平的普及与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双杠后摆倒立的技术分析: (一)身体前后摆动后摆手倒立之前的前摆动作,其高度要求超出头部(提高势能),髋角微屈,肩要固定在手握点的垂线上(拉长半径),头部垂直于两杠,眼看杠的远端;后摆过手握点的垂线以后,向后上方踢腿,后摆  相似文献   

8.
手倒立是技巧运动的一个基本动作,但在中学体操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材,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把“手倒立”倒过来教,发现效果较好。一、正立法要学倒立,先练正立。学生要想从教师的讲解、示范中建立初步的本体感觉,就要从立正开始。教师让学生立正后,强化立正的动作要领:挺胸、收腹,头正、肩平,体会倒立时必须具备的本体感觉。在立正基础上,让学生两臂上举与肩同宽,掌心向上,从上向下同时给两手一定的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顶肩的感觉。二、勾挂法利用双杠或肋木,勾挂成倒立。体会头向下时的感觉。让学生坐在双杠的一根杠上,双脚…  相似文献   

9.
该动作是在高杠上从正握手倒立面对低杠开始,经过下摆、分腿摆越低杠,向前摆动后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180°越过高杠再成反握杠。在此我们将从倒立下摆开始至撒手前定义为准备阶段,并将其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即下摆、摆越低杠、下沉和上摆。  相似文献   

10.
木制移动双杠由木制的杠,立柱和底座构成。低双杠、少年比赛双杠和标准双杠的杠长分别为2.50米、3米和3.50米;两杠内侧的宽度分别为0.36米、0.40米和0.42——0.48米;立柱的高度分别为0.90—1.30米、1.40—1.55米和1.75—1.80米;底座的长度分别为1.58米、2.08米和2.58米,宽度为两杠外侧的宽度(即两杠内侧的宽度加上两杠横切面的宽度)的1 1/4倍。  相似文献   

11.
单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而双杠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学生在负担自身体重情况下,发展支撑、倒立(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屈伸(动力性动作)的动作为主。  相似文献   

12.
该动作是在高杠上从正握手倒立面对低杠开始,经过下摆、分腿摆越低杠,向前摆动后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180°越过高杠再成反握杠。在此我们将从倒立下摆开始至撒手前定义为准备阶段,并将其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即下摆、摆越低杠、下沉和上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双杠跳上成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杠上的跳上成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这套动作并不复杂 ,难度也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有的甚至连双杠课都没上过。因此 ,对这套动作掌握得很不好。如何使学生尽快的、较好地掌握这套动作呢?笔者经过实践 ,总结了一些教法 ,现介绍给大家本套动作可分解成两个技术动作练习 :一、分腿坐慢起肩倒立(一)技术动作 :由分腿坐开始 ,两手于腿前撑杠 ,上体前倒 ,屈臂、提臀 ,两肩在手前顶枉 ,两肘外展 ,当臀部提至垂直部位时 ,伸髋、并腿 ,成肩倒立。(二)技术要点 :1 两手靠近大腿根内侧握杠 ,用力撑杠同时含胸收腹提臀 ;2 成肩…  相似文献   

14.
双杠杠下动作是双杠动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技术来说,也有它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多年来,我国在双杠训练中比较重视杠上动作训练,而对杠下动作则重视不够致使双杠项目至今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仍属于较薄弱的项目。究其原因,杠下动作及其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倒立在体操中的重要性在竞技体操的八个项目中,哪一个项目都少不了倒立动作。评分规则中也明文规定:“吊环一套动作,至少包括两个手倒立。其中一个是慢起倒立,一个是由悬垂、倒悬垂或支撑开始的摆动成倒立。”双杠自选动作中少了后空翻成倒立、前摆转体倒立、前摆360°倒立、后上倒立、大回环倒立等,就赶不上潮流。自由体操中没有倒立,也要扣分。单杠最基本动作大回环就离不了倒立,如此等等。就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鞍马可能出现环上或马头的托马斯全旋做成经倒立的托马斯,经手倒立后空翻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倒立放浪大摆动作是提高双杠成套动作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目前获得难度加分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满足规则特点要求动作类型。自1978年日本选手在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上首先使用的向后大回环起,该类动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创新,接二连三的发展出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倒立,向后大回环跳转180成倒立,向后大回环360成倒立,以及用向后大回环连接的空翻类动作。目前又发展出向后大回环团两周挂与向后大回环屈体两周挂等高难度动作。根据青少年生理特点,少年运动员身材矮小,体重轻,无法利用双杠的杠性,再加上身体素质能力不够,特别是挂臂力量更差,所以不宜发展向后大回环两周挂类的动作,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向后大回环360成倒立对能力的要求比较低,技术要求较高,比较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练习,学习向后大回环360成倒立动作对提高双杠成套起评分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这里对该动作的训练过程进行总结研究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六:双杠)一、教师在保护与帮助时的站位中小学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根据双杠动作的技术特点,主要分为以支撑、倒立为主的静力性动作和以摆动、屈伸为主的动力性动作,因此,教师保护与帮助时的站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正> 双杠“分腿慢起肩倒立”是双杠“倒立”类型最基本的动作。“分腿慢起肩倒立”虽是个简单动作,但对初学者来说,常常带有一利心理顾虑,惧怕立不稳翻过去脱手掉下,加之头一朝下往往就辨不清方向,因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为此,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法。这个动作的要领,可归纳为下列几个字: 1.倾——两臂韧性弯屈,上体前倾(图1之①)。 2.提、收、放——紧接着两手用力撑杠提臀收腹,两臂张开放肩(图1之②、③)。 3.伸——肩触杠后,并腿伸展髋关节,背肌紧张、抬头挺胸成肩倒立。两肩两手着力点匀称。身体重心垂线的投影点落在支撑面的中央(图1之④)。  相似文献   

19.
学手倒立,说难不难,只要练习得法,将事半功倍,根据本人教学经验,概括为五要素。 一、髋关节及下肢相关肌群的控制 该部位对做手倒立时蹬、摆腿后的制约或慢起手倒立时身体重心的调控以及成倒立后身体的固定起“举足轻重”作用。练法:1.双手握吊环或双杠做倒垂吊练习;2.靠墙或人扶手倒立进行髋关节屈伸练习,可采用直、分或屈腿进行;每次3—5组,10—20个/组,间歇2—4分钟/组。 二、肩肘关节及相关肌群的协控 肩关节是上脚顶起身体的接点,起承上启下作用,它相当于人体正常站立时的髋关节,除需有持续承重耐力外,还对腕关节在手倒立失控时通过肘关节起互  相似文献   

20.
在一九七八年上海国际体操友好邀请赛上,日本年轻选手北川淳一的双杠手倒立大摆落下前振上成支撑(以下简称前振上成支撑)这一新颖独特动作,赢得了我国体操界人士的极大兴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电影分析,我们对这一动作进行了研究,以期弄清动作的合理技术,探讨前振上成支撑的训练方法。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这一动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手倒立大摆至杠下悬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