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政治知识链接]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一个中国”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2.
案例背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提高青年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统一,坚持“一国两制”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一 :用“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就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简析 :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②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有和平和武力两种方式。用和平方式 ,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损失 ,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  相似文献   

4.
案例背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提高青年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统一,坚持“一国两制”的自觉性。德育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材料二2003年3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四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台湾问题的解决方式:一、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前提;三、坚持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四、“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它“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实事求是是它的认识论基础,是它的哲学精神。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唯物主义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是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有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事关国家主权领土统一、完整的关键问题。在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原则下,借鉴康熙收复台湾的历史经验,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统一战线等多种途径,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与基本方针,它与国民党当局抛出的“一国两府”的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一个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允许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长期和平共存,是“一国两制”的重要含义。实践证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唯一正确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它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台湾民族论”、“台湾地位未定论”、“住民自决论”、“两国论”及“废统论”五种典型的“台独”谬论进行深入剖析,揭露其理论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的实质,并对各种“台独”谬论进行严厉抨击和批驳,帮助人们认清“台独”分子分裂国家和民族的种种罪恶行径和丑恶嘴脸,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坚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4.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国内外各种支持“台独”的势力。为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办法。对此,你不同意以下哪种观点:()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我国国家统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充分表明了我们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到知荣明辱。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把这一崭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其中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最终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全世界所瞩目。一、“一国两制”是新思想,新语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所谓“一国两制”,根据小平同志的说法,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即门化人口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一…  相似文献   

16.
王龙巧 《教师》2012,(27):92-94
一、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课标分析本条课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②“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为台湾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依据。二、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一国两制”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以及《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目的、内容及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国两制”为“反分裂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反分裂法》以法律形式贯彻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分裂、促进统一为主旨,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心愿和坚强决心,是一部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此法从法律上贯彻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前景,也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英、中葡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就香港和澳门问题已得到园满解决,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方针的正确性,它也将进一步推动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国两制”做为一种理论体系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我党对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台湾社会意识包括中国意识、台湾意识、疏离意识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既盼望祖国统一、又希望维持现状是台湾人民的普遍心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既符合台湾人民统一的愿望,又符合台湾人民维持现状的要求,是易于被台湾人民所接受的最佳统一方案。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台湾人民必将了解和接受“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和重大决策,是基于对现实矛盾的具体分析,依据一定的历史条件而提出的,它的创造性就在于找到了解决矛盾使对立面结合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思也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哲理,深刻地反映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的规律。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思,不仅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而且必将推动台湾与祖国大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思,是邓小平在实践中对对立统一学说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是灵活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