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All-round competence education),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individuality)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概念。在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界定“个性”的:“决定个人的个别的与  相似文献   

2.
注重个性定位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注重大学生个性定位是由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所决定的。其次,注重大学生个性定位教育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第三,注重大学生个性定位是素质教育对“两课”教学的根本要求。最后,注重大学生个性定位教育是大学生精神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体现了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观念。发展个性的教育不仅把个性看作教育的手段,而且看作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定要提出一个什么概念,“创新素质”比“创新教育”或许更合适些,这更像“素质教育”概念下的一个子概念,与渐成共识的素质教育理论中的几大素质概念并列,既丰满了素质教育理论,也给素质教育理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时代色彩,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如果要提“创新素质”,在基础教育领域又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对此,有人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阐述,有人觉得兴趣、好奇心、注意力很重要,有人紧紧抓住思维方式大做文章,有人高谈主体性,有人提倡张扬个性。见仁见智,各执一端。能否换个思路,从素…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个性发展的关系杭州大学教授张定璋[编者按]中央教科所等6单位于今年7月间在广西南宁共同举办“’96教育科学讲座”,张定璋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施问题》的报告,全文分三部分: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概念与特性;二、...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成功地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较高的教育艺术。下面是我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和体会。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生是活生生富有个性的人,有着千变万化的差异。个体心理、个性人格发展的差异,决定了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那么,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呢?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一种教育。具有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个性性以及创造性。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对立又统一。在育人的指导思想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政府做出政策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一省级重点小学的“个性发展教育”实验方案为引子,探讨“素质教育”与“个性心理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结论:“个性心理结构”理论是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要建立一个较科学、合理的“个性心理结构”理论,就要重视“价值”研究.因为它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紧密相关。同时,笔者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个性心理结构理论,以期引起讨论、争鸣,以利科学、合理的个性心理结构理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素质教育”一词,纯粹是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创造物。那么,何以在20世纪末会在中国教育界出现“素质教育”的概念呢?首先,“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的出现,本质上说,乃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个性教育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探讨个性教育的实质有利于科学认识素质教育,指导其实践,笔者认为,个性教育的实质是:(1)多样化。它是对“标准化”教育的辩证否定,是当代和未来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人才;(2)培养人的良好人性素质。个性教育是培养、强化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与预防、改造人的不良个性品质交互作用的过程;(3)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如尊重人的个性,培养人的个性潜能优势、弘扬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等。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庞玉锁耿彦忠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是一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生“会学”的教育:学生个性发展是以学生原有的素质结构为基础,并对原有的素质结构不断进行转换,改造,升华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的教育;发展个性是实现素质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克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从解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抓起,使学生在一种发展优良环境中自由和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应该坚持在基础性,全面性,全体性之上讲究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位 ,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这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趋势。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说 ,考试和教育测验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而科学的教育评价则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为“差生”更名。一、“差生”来源于应试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个性 ,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谈到个性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表扬和激励学生,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从教学的实际经验中我们已感受到了“赏识”的巨大作用,然而我们在提倡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适应”、“适应性”、“素质教育适应性”等概念做了界定,认为高师素质教育的适应是主动的,有超前和引导意义的适应。高师素质教育要适应培养对象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要适应中小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文章对目前高师教育“不适应”的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高师素质教育适应性的具体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身体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这…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作为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它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把理论付诸实践,顺利完成认识过程的飞跃,就需要寻求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支点。我认为这个支点就是培养学生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包括学生思维个性、思想个性、学习个性、情趣个性、审美个性等等。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不少教师对素质教育倾注了热情,各种各样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似乎素质教育仅仅是搞活动而已,产生了一种课内搞“应试”课外搞“活动”抓“素质”的倾向,这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与误解,因为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它既不是一种孤立的理论,也不是某种具体方法。而是以学生个性为特点在弘扬人的主体性中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种种素质的一种教育思想,有了学生个性这个支点,就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立意更高,容量更大,从本质上决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亦可防止用简单机械的方法曲解理论。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推行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个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究竟什么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又该从何抓起?这些于理论于实践都很重要的问题在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就素质教育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而言,“心理素质”似乎是一个宽大的概念;而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心理素质”又似乎是一个非常具体、狭小的概念。对此,笔者认为,概念的不清将不仅会造成实践的混乱,甚至会误导实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这个概念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和界定,以利于今后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心理素质”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根据素质教育中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