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05年发起的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对美国八所新闻学院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具有启示意义。本文对该计划的子项目课程拓展计划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出版经济》2006,(3):53
从卡耐基到洛克菲勒,从福特到凯洛格,从索罗斯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美国的各大基金会的影响进入了每一个美国人生活当中.基金会在社区服务、教育、社会福利、科学研究、医药卫生以及有关可持续性发展等多个领域,不但对美国社会有深刻影响,而且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6月,一份关于美国未来新闻教育的报告发布,该报告的大多数信息出自一个由8家大型组织构成的协会.这8家大型组织都非常关注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他们分别是:纽约卡内基公司和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骑士基金会,他们是美国最主要的两个资助新闻院校的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新闻研究中心;以及麦肯锡公司的公众意见测验小组.这些组织已经携手对多个大学和专业新闻机构就新闻人才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表了行动宣言,已经开始在他们各自可施加影响的范围内做出重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对话人: 苏荣才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下称"苏"). 刘诚中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奈特-里德(KnightRidder)公司副总裁(下称"刘").刘诚中先生祖籍江苏省,54岁,1973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第二届企业管理班,1977年从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毕业,取得MBA学位.1978年进入奈特-里德公司,曾参加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项目"进修,历任<圣何塞天使报>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奈特-里德数码"营运及财务高级副总裁,2002年起任奈特-里德公司副总裁兼总稽核师.  相似文献   

5.
社会变革总是以思想转型为先导,研究新闻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是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研究成果直指美国新闻教育的精神内核,系统地阐释了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贺明华 《编辑之友》2015,(2):102-106
附属医院模式是美国新闻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闻教育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在做中学”.该理论认为:新闻学院应为社区服务;拓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新闻课程,开展数字与媒介素养教学服务;媒体实验室应引领未来新闻教育改革.为提高我国新闻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学需要改革创新校园媒体,新闻院系需要与社会媒体共建;开展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拓展数字素养课程教学范围;聚合全社会资源,设立文理交叉、跨学科、产学研相结合、面向未来创新的媒体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据《纽约时报》报道,皮尤研究中心和奈特基金会周一发表的报告说,看电视是取得天气预报、交通状况及突发新闻这3类资讯的主要渠道,但报纸和报社的网站是  相似文献   

8.
传统报业形势严峻,为了填补严肃新闻的空缺,应对老东家为了节省成本大幅裁员,美国的新闻老兵们纷纷转战"非营利新闻机构" (non-profit journalism outlets).几年来,"非营利新闻机构"已经成为一些记者实现新闻理想的"宝地". 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的发展现状 最先呼唤美国严肃新闻业走向非营利的是前《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小列奥纳德·唐尼(Leonard Downie Jr)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2009年隆冬,唐尼和舒德森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调研报告《美国新闻业的重建》,认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如调查报道等,理念崇高,但是囿于高额的成本,报纸"养"不起.这时政府和基金会就应出面进行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资助的形式帮助那些负责任的报纸度过难关,而基金会则可出资资助报纸进行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6,(2)
课程创新是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移动和社交媒体新闻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考核等方面都结合新媒体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体现了新媒体时代对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其课程创新理念与实践对当下中国的新闻教育改革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新闻学科建设的新闻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文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政策解读出发,对新文科建设与新闻教育变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认为"守正创新"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之路,提倡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切入——汉克斯获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利用档案成就奖"[1] 2017年10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授予知名演员、影视制作人汤姆·汉克斯"利用档案成就奖",表彰他利用档案进行影视创作为宣讲国家历史和弘扬国家文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在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还处在新建、扩招、在本学科圈中相互挖人、"跑马圈地"的初级阶段时,美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在整合相关学科资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层面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19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计划"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1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其中"音频"一节内容以阿比创等公司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解读了2011年美国广播产业的发展现状,预判展望了美国音频市场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5.
蒋宏 《新闻界》2006,(5):42-44
2005年5月26日,美国纽约卡内基基金会总裁和耐特基金会总裁与来自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西北大学以及南加州大学的代表,共同宣布启动“卡内基一耐特未来新闻学教育计划”。这份计划开启和实施给整个新闻传播学教育带来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和信号:面对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所带来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方式的变化,也绝不是传播技术的简单升级,而是传播技术的升级和传播平台的拓展使信息传播在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6.
从新闻生产和消费看传统媒体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印刷媒体要把握数字化未来,必须分析在线新闻信息流和新闻消费趋势,优化新闻生产实践,以此寻找破局之道。新媒体时代到来,传统媒体面临两难困境,是着眼当下维护现有利润,还是破釜沉舟拥抱数字化未来?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计划"发布的《2012美国新闻媒体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传统媒体中报纸的受众和收入减少比例最高(分别减少了4.0%和7.3%),  相似文献   

17.
虽然有关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没能在美国达成共识,但新闻教育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所有新闻传播学院确认无疑的.也正因为此,美国新闻院系都很重视引入有新闻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很重视新闻实践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媒体在美国新闻教育改革中也是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8.
高职新闻专业学生采编能办培养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从西方的新闻教育模式来看,美国的新闻学教育是典型的实用教育.他们在大学新闻专业教育上,走的是以实践环节为主的路子.我国早在1918年新闻教育发轫之时,"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就聘请当时的<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为导师,以"增长新闻经验","谋求新闻事业之发展",可见在那时新闻教育中实践教育之重要性已经被有识之士所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趋势日益显现,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作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亟待变革以应对传播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应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三个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段勃 《当代传播》2011,(4):99-101
中国新闻教育在初创时期深受美国影响,1949年后,又开始全面借鉴苏联模式.目前中国的新闻教育和美国差异明显,这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学分要求、课程设置、教师背景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等方面,中国新闻教育需要对自身的新闻教育体系进行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弃劣纳优,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