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单元突破口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篇目有鲁迅先生的《祝福》,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和高尔基的《母亲》。《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是短篇小说,其余两篇均为长篇小说节选。 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它除了借助一些表现手法加以体现外,还得依赖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环境的具体描写。本单元小说的故事情节不算复杂,通过阅读,学生较容易把握。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及阅读文章的能力。下面从三方面对该单元的内容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作一概括介绍。一、知识概要1.小说的定义: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小说。2.小说“三要素”:生动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学习本单元,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理解深刻、含蓄的语言。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描写都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要读懂小说,必须从理解语言着手,理解语言的途径有,参看注释,查阅工具书,特别要联系小说的写作背景,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环境的实际出发,从整体上去理解其深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及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首先应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阅读小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小说环境描写;品析小说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5.
第一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学习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学习这一单元时应明确以下两个教学重点。1.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欣赏人物形象,应从分析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 2.欣赏小说的语言。欣赏小说的语言,应从语言运用的技巧及其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上的作用等角度切入。[方法点击]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小说。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体会小说情节的各种安排方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语言运用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应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感情素质。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小说。本单元安排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变色龙》《杨修之死》《小小说三篇》等四篇课文。这几篇小说 ,从篇幅上说 ,有长篇小说 (节选 )、短篇小说、小小说 ;从类型上说 ,有我国古代的、现代的以及外国的。学习本单元课文 ,首先应该了解有关小说的知识 ,初步掌握小说的特点。小说 ,作为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主题思想。学习小说就要从以上几点去把握和领会。本单元课文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9.
单元提示本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的小说单元,编者要求教者把握的要点是“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了解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下面拟就这一要点的“理解”与“实施”作分项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分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课内阅读课文。本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因此,欣赏人物形象是本单元的重点。《祝福》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社会摧残的"病态"的祥林嫂。作者通过对她病因的揭示,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一贯的思想,即正视现实的批判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本课主要是通过对祥林嫂病态病因的挖掘来理解鲁迅精神,解读鲁迅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突破口 这个单元由《药》、《项链》、《夜》、《一碗阳春面》四篇小说组成,是本册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关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单元知识”作了精要介绍。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利用小说知识指导学生阅读。在方法上可采用对比阅读,求同析异。本单元小说虽说出自于不同国別的作家之手,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四篇小说,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有效地阅读小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在“知要素。识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蓄势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其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阅读的难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说阅读     
了解小说同学们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时阅读和欣赏小说有很大帮助。一、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第一,人物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依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鲁人版《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曲折生动的话本小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思考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阅读考查的侧重点主要在于鉴赏人物形象、分析概括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和表达技巧等。本文以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就小说阅读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技巧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说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小说的概念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交代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小说以曲折回环的情节、生动形象的描写吸引读者。我们常被文中那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感染,感情的波涛会随之大起大落,或悲或喜。但要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侧面描写带来的困惑——谁是主人公?阅读小说要抓住中心,拨开迷雾,尽快确定主人公。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生活。其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是作者写作的中心目的。但一篇小说中,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物形象。出现几个人物形象时,该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尤其是有的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更容易让人迷惑,例如第二册学过的《鞋》…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线索、情节、主题等有关知识,学习本单元几篇课文巧妙安排故事情节的技巧。2.学会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3.了解课文各自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学习作品中志士仁人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1.重点:《药》、《项链》巧妙构思小说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2.难点:《药》和《夜》用明、暗两条线索串联故事的技巧;对“坟场相遇”中乌鸦出现应如何评价,对“一件小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等重点语句的理解。3.考点:课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修辞格的运用,作品中用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典型方法,如环境描写,动作、心理描写等,小说精彩片断鉴赏。  相似文献   

20.
[阅读要求] 1、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艺术的中心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借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为此要注意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的关系,注重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肖像、心理等把握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