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与赵文化结缘起自上世纪的1987年,是邯郸市历史学会、博物馆、河北省历史学会和中国先秦史学会联合在邯郸市召开的"首届全国赵文化学术讨论会",当时我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长,参与筹备和会中具体工作.会中我结识了河北省、邯郸市不少研究赵国历史文化的学者,发现他们对赵文化探研比我强许多,都是我学习的师友.  相似文献   

2.
经过八个月紧张而有序的筹备,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共邯郸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邯郸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河北省历史学会承办的“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现在开幕了!  相似文献   

3.
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27日至9月30日在河北邯郸市举行.会议由邯郸市历史学会、邯郸市博物馆和河北省历史学会联合发起,并得到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先秦史学会的帮助。全国14个省、市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学者们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讨论。一、关于赵文化的渊源和内含.有的学者运用古文字、古文献资料,提出赵文化的源头在少皞即  相似文献   

4.
《邯郸大学学报》2010,(3):55-55
8月26日上午9点,中国先秦史学会邯郸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院党委书记王海建、副院长白敏植出席欢迎仪式。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孟世凯,顾问、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沈长云,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宫长为,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杜勇,副秘书长、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白国红,理事、邯郸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郝良真,赵文化研究所教授侯廷生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邯郸学院学报》2005,15(2):F003-F003
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邯郸隆重召开,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等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对1987年全国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详见《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白国红博士撰写的《赵国故地纵论赵文化一记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一文)。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秦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荀子与赵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学院隆重举行,来自马来西亚、韩国及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了先秦史和"荀子与赵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文通,河北沧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邀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北京大钊学社理事、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河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石家庄市委党校兼职教授等职。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23日至24日,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隆重召开。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河北邯郸,纵论赵文化。通过归纳整理,会议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赵文化的内涵、外延、特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历史地位。这是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涌现出许多精辟见解,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在关于《赵文化的兴起及历史地位》的发言中指出的,他认为:赵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具有独立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对赵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9.
从近代科学意义上说,我国学术界对赵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建国以来,随着科学考古发掘和研究人员的增加,赵文化的的资料和研究有了较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先秦史学研究会的帮助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赵文化的研究得以深入,河北史学界先后推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搞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杞国在先秦史中是一个小国,但它不同于一般小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故司马迁为其记述.列入《世家》。清末以来.在今山东新泰境内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中有铭文者皆有“杞伯”之记载。为加强古文化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国先秦史学会与新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于1999年10月在新泰市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就有关杞国来源、杞国迁徙、杞国世系、杞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争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邯郸赵文化的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2005年市委杨书记在落实赵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强“赵文化”的问题,邯郸市委也提出了文化兴市的口号,“赵文化”也是我们邯郸市文化最精要、最精华、基础雄厚的一个文化,所以赵文化的研究对我们邯郸市,实行文化兴市  相似文献   

12.
杞国在先秦史中是一个小国,但它不同于一般小国,有其自身的化特点,故司马迁为其记述.列入《世家》。清末以来,在今山东新泰境内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中有铭皆有“杞伯”之记载,为加强古化与区域化研究,中国先秦史学会与新泰市历史化研究会于1999年10月在新泰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杞化学术研讨会,会上学们各抒己见,就有关杞国来源、杞国迁徙、杞国世系、杞化等问题进行了争鸣。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1A):F0002-F0002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学步桥小学地处历史文化悠久的燕赵古都邯郸市主城区,毗邻邯郸名胜古迹学步桥,是一所承载着优良传统的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920人,教师7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0人。  相似文献   

14.
赵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我国历史文化中燕赵文化的主干文化.本文通过对赵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辨识分析,力图说明赵文化的概念及一些相关问题,以期对研究赵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0月15日,正是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在浙江省新昌县开幕了。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历史学会、安庆师范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旅游局、上海旅游教育研究会、北京历史学会、浙江绍兴师专和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会议历时四天,于10月18日胜利闭幕。  相似文献   

16.
“赵文化研究”专栏是《邯郸学院学报》精心打造的一个地方文化特色栏目。该栏目的经办策略是由近及远,由点至丽,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创办10载来,脚踏实地,积沙成塔,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字数达70万言。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婚姻、都城等多个领域:稿件来自祖国大江南北数十家教学科研单位。在作者队伍中,既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著名学府的学术名家,也有扎根于邯郸和周边其他地区的赵文化学者,还有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甚至还有苦心研究赵文化数十载的农民学人。2003年汇集“赵文化研究”专栏论文而出版的《赵文化研究》一书,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学时报》、《管子学刊》给予报道与评论;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北京日报》、《先秦、秦汉史》等报刊转载摘编。在全国和河北省举办的高校学报评比中,“赵文化研究”专栏连续4届荣获优秀特色栏目奖。  相似文献   

17.
在山西、河北等处先秦的赵国辖地内,有着许多流传千年而不息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综观这些地方风物和口碑,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爱憎情感,尽现着赵文化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文章通过对荀子的文化性格以及“荀学”核心思想的形成与赵文化的关系的探讨,说明荀子是赵文化孕育出的“巨子”级的思想大师。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邯郸市建安中学(原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一中)1957年创建于磁山文化遗址的磁山铁矿,1988年迁址邯郸市和平路东段494号.2006年学校移交邯郸市教育局,以建安文学为历史文化内涵,更名为邯郸市建安中学,为市示范性高中。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邯郸隆重召丌,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等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对1987年全国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详见《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白中红博士撰写的《赵国故地纵论赵文化—记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一文)。邯郸学院为本次会议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辛彦怀教授主编的《赵文化研究》;《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胡广文副教授等编著的《赵文化资料汇编及注释》;张润泽、董林亭、胡广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