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对翻译过程中误读的研究使视点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译者及译文读者上.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目的论为研究误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误读特点,误读可以分为:译者为实现译文特殊的政治、道德、话语权利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有意误读以及译文读者处于二级交际情景下对译文的无意误读.  相似文献   

2.
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要求译者翻译时首先考虑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审美要求,要明确儿童文学文本的主要功能,同时考虑译语文化受众的接受能力。要实现儿童文学译本的目的,译者必须依据目的论的法则,从语内、语际两方面着手,把握原语和译语的主要特征,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德国功能理论的译文目的论,要求译者翻译时首先考虑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就要弄清楚儿童读者的审美要求,要明确儿童文学文本的主要功能,同时考虑译语文化受众的接受能力.要实现儿童文学译本的目的,译者必须依据目的论的法则,从语内、语际两方面着手,把握原语和译语的主要特征,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新闻的翻译中,目标受众的语言、文化、心理以及现实的社会事件等因素对信息的有效传递有重要影响。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强调根据预期功能或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使翻译不再局限在语言层次上。因此,在不改变译文原意的前提下,译者可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的添加、删减或调整,甚至可根据翻译目的改译原文,以实现译文在新语境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功能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其核心是译文必须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商务英语是一种目的和功能明确的专门用途英语,而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将翻译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形成正确的翻译价值观,从而最终实现商务专业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宗旨和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要求,功能目的论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着指导作用,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莫红利 《考试周刊》2014,(60):79-81
目的论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翻译就是有目的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在原文分析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产生译文文本的过程。企业简介大体上属于公示语的范畴,它除了具有信息功能之外,还具有较强的呼唤功能。本文拟在目的论的框架内,探讨企业简介英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与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将译者从"忠实"于原文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它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更加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有关原理探讨了其在旅游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与文学翻译相比,非文学翻译具有专业性、客观性、匿名性、目的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文学翻译过程的复杂性.由于缺乏目的意识,译者通常只会机械的照搬原文,不会动态的分析原文,因此译文在功能和实用性上出现失误.“目的论”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对非文学翻译的策略研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说目的论对各类文体翻译的普遍适合性还有待探讨的话,那么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商业广告的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译之所以有这么多流派存在是因为翻译目的的不同而产生。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最高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的主要理论。其强调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本文以“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为主线,分析了目的层次性及目的对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得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自由无度,而是受“忠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译者理解原文的主观体验过程和找寻准确语言进行表达的客观描述过程,是突破客观界定,使译者能够自如运用主观思维,并使译文更具风格特色的先驱产物.本文依据翻译目的论,以中国各城市官方宣传资料为例,以翻译目的论的翻译原则为指导,旨在阐释翻译目的论对旅游翻译的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2.
和传统翻译理论相比,翻译目的论更注重文本的交际目的和功能。在目的论框架下,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将重点集中在分析文本体裁、功能和风格上,避免单纯翻译技巧讲授。实验班和控制班成绩对比分析表明,目的论框架下的翻译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交际功能。而对语言点和翻译技巧适当分析,则可有效避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份以译者和读者为主体而忽视原文文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翻译中的目的论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意义,然后从删译、增译和改译三个方面探讨了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角度讨论汉英广告翻译。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因此它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广告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16.
作为展现旅游景点风貌的一个媒介,涉外导游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来看,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也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涉外导游词的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导游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把“目的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翻译在目标语境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三个方面出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尹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61-161,163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在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入手,介绍了什么是目的论,阐述了目的论对地名翻译的指导意义,即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以及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等因素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并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地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改译是必然的.而功能翻译论提出“忠实程度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意味着“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黄果树瀑布景点英译为例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何蕾 《海外英语》2014,(18):123+128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该文基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皇帝内经》的Veith女士和李照国译本进行对比探究,得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外译的原因以及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两译文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德国功能目的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原文的地位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翻译教学实践需要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指导,它强调译者的社会作用,突出了由传统的“五段教学法”逐步过渡到语言交际运用型的翻译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翻译教学方法和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教学的方法,得出运用目的论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更有利于翻译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