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天柱山风景区的公示语和主要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景点名称英译不统一、英译汉化等四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旅游公示语和景点名称的翻译提出了相应策略,公示语的翻译可根据公示语的特点采用借用法、改编法和创译法,而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应根据命名方式分别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全名译音、通名译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11)
游庐山,在"三宝树"景点,仰望千年古树,忽然想到中学生的作文。假如庐山没有五老峰、含鄱口、三叠泉、仙人洞、三宝树等自然景点,没有毛泽东诗碑园、周恩来纪念馆、庐山会议会址、美庐等人文景观,那么,偌大一座庐山,对于游人来说,还有什么游览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4.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5.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杭州西湖景点名称英译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景点宣传语及名称的英译一直饱受关注。很多研究者从包括功能目的在内的不同视角对景点英译做了考察及研究,并提出景点宣传语翻译的可行性建议。本研究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将焦点集中在由适应和选择构成的翻译过程和三维转换为主的翻译方法上,对杭州西湖景点名称英译做出解读,并适当提出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属于专有名词的翻译,服务对象是游客,译名应简洁上口并尽量保留原名美感和情趣;另外,景点名称的所指均为具体存在而非抽象概念,且使用者往往就在现场等等。这些就决定了对翻译的一些基本要求。兹就某些景点译名的确定问题,就教于同行。景点名称字数有限,高度概括,大都使用相对有限的结构类型及通名来表达千姿百态的各类是观。这样,相同或相近的名称就可能分别表示有着本质差异的实际情形。如果译者无法亲临现场考查,或资料过于简疏,对于翻译便可能是危险的陷讲;如果不加思索,望文生义地简单对译,很可能闹出…  相似文献   

7.
对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实施法律保护,是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西湖龙井”等名茶纷纷实施了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江西省地方名优产品、省名茶之首的庐山云雾茶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亟待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一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去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景区游览。庐山美丽的风景深深留在我心中。秀峰、白鹿洞书院、仙人洞、御碑亭、五老峰和三叠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秀峰的瀑布就像李白所写的一样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距今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花径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就像白居易所写的《大林寺桃花》那样美丽: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仙人洞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每当…  相似文献   

9.
罗小波 《文教资料》2005,(26):113-1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为方便外宾并更好地宣传景点,景点名的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就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方法以及存在问题,以武汉地区旅游景点为例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春秋淹城遗址是春秋时期保存下来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常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目前,该景点名称的英译存在混乱、不准确等问题。从翻译的目的论视角,对现有的译名进行梳理,提出文化遗产类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游庐山     
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庐山旅游,我可高兴了!一路上我都想着庐山的美景。我好不容易上了庐山,往下看,真美!一片片的云雾盖住了庐山,庐山像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轻纱。我们继续往上爬,再放眼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庐山植被与土壤形成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庐山的地带性植被及土壤,对于认识庐山的景观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和2010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庐山恋2010》,两者虽然名称相同、题材相似,但故事内容上却相去甚远:在爱情模式上,由单纯的两情相悦改变为复杂的三角恋;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从欲说还羞改变为激情狂放;在爱情阻力因素的设置上,由政治因素置换为经济因素,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爱情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特定景点(区)的标志,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但它与一般地名并不完全相同,往往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作为景点(区)的核心要素,旅游文本英译中,景点名称的英译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点睛之笔,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采取"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游庐山     
游庐山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颂庐山,有多少妇孺皆知的诗词以它为题,或许正是这样,庐山多了层朦胧感,吸引着万千游客。  相似文献   

16.
庐山游记     
早就听说庐山风景秀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坐了一天的车,未免有几分倦怠,我已是昏昏欲睡了。迷茫中,我忽然发现已经到了九江,精神不由为之一振!窗外是一座多么秀丽的城市啊!这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繁荣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此时,我的脑海中已勾勒出庐山的轮廓,一股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心灵的翅膀已飞向远方……到达庐山景区,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当我看到庐山那秀美的自然景色时,不禁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南鄱阳湖畔。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苍劲挺拔的雄姿和神奇的魅力而闻名中外,素有千古名山的美誉。庐山,平均海拔在10…  相似文献   

17.
庐山之旅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庐山吧!它是我家乡江西的一颗璀灿明珠,人人都以它为傲.作为一名庐山的小老乡,我自然愿意免费做导游,带领大家领略庐山的美景. 到了庐山脚下,便能想起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要体验一下他的诗句是否名符其实.别说,还真有点儿意思,若不是这庐山太过"粗壮",说不定大家早就绕到山后头去看个够了呢!  相似文献   

18.
庐山之旅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庐山吧!它是我的家乡江西的一颗璀灿的明珠,人人都以它为傲。作为一名庐山的小老乡,我自然愿意免费做导游,带领大家领略庐山的美景。到了庐山脚下,便能想起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要体验一下他的诗句是否名符其实。别说,还真有  相似文献   

19.
庐山别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美学特征而言都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庐山别墅的美学价值是从实用价值逐渐发展而来,并最终形成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庐山别墅的美学意蕴体现在其形式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以及形式中所体现出的当代审美观念的追求。从美学观点来看,只有到了当代,庐山别墅的形式与内容才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庐山情缘     
小时候知道庐山,当然是因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那句绝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永难忘怀。在玩伴家看到一幅毛主席端坐于藤椅的宣传画印象特深,后来知道那是毛主席在庐山含鄱口"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场景。青年时代,一部电影《庐山恋》,让我对庐山更有一份特别的情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