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死场》诞生于多重语境之中。小说的前两节《麦场》《菜圃》创作于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哈尔滨,殖民语境为作品定下了民族解放的主基调。而小说创作于青岛的部分则更体现出萧红个人的精神表达,它与主基调构成一种张力,形成了多声部的叙事声音,从《生死场》的复调式叙事中可以探析其复杂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2.
《呼兰河传》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样态,体现在叙事话语、文本结构、情感色彩等层面。萧红在时空关系处理上,让回溯叙事与叙事视角转换的功能在某种层面上表现出空间叙事的特性,反映出作者在缅怀家乡时所表达的复杂心绪。文章分析了萧红《呼兰河传》的叙事手法,探究其空间叙事在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以此体悟萧红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3.
《阿斗》是一部近似鲁迅《故事新编》的历史叙事类文本,它对三国历史别具一格的重写,与《故事新编》对传统"故事"的"新"说如出一辙,反映了不同时代作家对"历史"共同的思考与理解。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并体现出不同的叙述风格。同时,《故事新编》是启蒙精神对传统思想的全盘否定,而《阿斗》则是对传统与启蒙的双重批判与继承,主张用道家自然主义精神疗治启蒙的"现代性"弊病。  相似文献   

4.
《旧约·撒母耳记》的家庭悲剧为《押沙龙,押沙龙!》和《雷雨》的家族叙事提供了原型。两部作品运用截然不同的叙事艺术,对《圣经》叙事加以“移位转型”,形成了两对相似并相互关联的“乱伦三角”叙事结构,显示了各自的精神价值诉求和文化传统底蕴,彰显出以基督教文化传统为基础的美国家族文化和以儒教为基础的中国家族文化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枯河》是莫言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以智性奇谲的隐喻书写,先锋新颖的叙事策略,对社会现实给予了深切、“隐在”的观照.站在福柯《疯狂史》的思想高地上俯瞰《枯河》,从其“沉默的考古学”中汲取养料,便于审视《枯河》中叙事的生成机制与隐在的“文本真实”,开掘文本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编年体史书《左传》、《后汉纪》的历史叙事为纵向参照探讨《资治通鉴》,可以见出它在载人和记事两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其载人之法主要是借鉴了《后汉纪》"连类同书"的叙事之法,创造性地运用了缩小类比人物密度、反衬、记述重大事件与表述主要人物相结合的方法,在扩大记史容量的同时,更好地使历史发展的大势得到了连贯的纵向延伸。其记事之法则主要是借鉴了《左传》的叙事手法,运用丰盈细腻的文字,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揭示大的时代主题。并以记言形式来丰富记事,从而使载人和记事同时成为牵动编年体史书叙事发展的两翼,进一步推动了编年体历史叙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近几年的两部长篇小说《长恨歌》和《富萍》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开辟着艺术上的新境界。《长恨歌》和《富萍》都将视点集中在上海的弄堂,并从上海的弄堂中发掘那潜存着的上海精神。无论从叙事结构还是从叙事语言,两部小说让人感觉王安忆进入了一种最好的创作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勇 《职大学报》2014,(2):28-30,49
抗战爆发后,丁玲到达延安并作为党的主要文艺负责人,不仅在理论上进行倡导,创作实践上也积极进行革命叙事的话语建构。小说《夜》延续了丁玲五四时期注重心理分析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先锋派代表之一的苏童,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构成其小说写作的先锋品格,建立起自己的小说叙事美学.问世于1989年的《妻妾成群》是苏童小说创作的一次华丽展现,它所表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的梦魔,“性”的梦魔,人性的梦魇,更是一次在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乡土叙事是新文学以来的主流叙事,改革开放之后,城市由被改造的角色变为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乡土叙事开始向后乡土叙事转化。路遥的《人生》是后乡土叙事的开始,表达了乡下人如何到城市去,《高兴》写出了进城后的乡下人想成为城里人而不得的困惑。《高兴》与底层文学在题材上交汇,又在叙事语调和身份焦虑上分流。  相似文献   

12.
与张爱玲的早期作品不同,《小团圆》在叙事上所表现出的“杂乱无章”、“结构松散”,其实是张爱玲有意识坚持的一种“反时间”、“反因果”和“反情节”的“反传统”叙事.从小说叙事的技术层面上看,《小团圆》出现了两个叙事者,体现了张爱玲“穿插藏闪”和“平淡而近自然”的晚期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13.
继成名作《生死场》问世后,萧红又完成了自己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小说的最后一章写了磨倌冯歪嘴子在东北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冷漠无情的群体氛围下顽强的生命力,而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呼兰河传》发表之前,萧红还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后花园》,里面同样讲述了磨倌冯二成子的故事,只不过整个故事内容有了变化,人物性格也迥然有异,所要表...  相似文献   

14.
谈歌这部《大舞台》把刘熙载《艺概·文概》所细分的十八种叙事方法全用上了,甚至连"批注"也被拿过来变成了小说的内在要件.叙事方法综合多变的运用,使《大舞台》获得了时空交错、整散结合的全新结构方式,而体现"谈歌式调侃"的精彩语言就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助进器.《大舞台》的叙事方法,适应了"键盘时代"处于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读者的阅读取向,是小说审美观念变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大舞台》是一部"键盘时代"小说创作探索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对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霍建起依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暖》进行考察。首先,立足于视觉文化时代背景,发现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思想性为电影改编奠定文学基础,大众视觉文化消费需求则形成有利于改编的外部文化语境,电子媒介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崛起为改编提供技术支持。其次,从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出发,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电影《暖》对小说《白狗秋千架》故事情节做了不可避免的改动,通过比较分析可归纳出电影叙事的话语优势与局限。最后,此次改编实现了文学文本向图像文本的成功转换,是两者之间的借鉴与交流,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可清楚地看到此次改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作为一种表现作品文学性的形式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的创作中。陌生化在小说《A&P》叙事语言、叙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中的应用,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价值,最大限度达到了艺术新奇、陌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白气球》是一部以质朴性与丰赡性为美学追求的伊朗儿童电影,其叙事的质朴性主要表现在简约的叙事结构、平缓的叙事节奏、朴实的叙事风格等方面;意蕴的丰赡性主要表现在逼真的社会图景、深切的人文关怀、象征的意味深长等方面。由此,《白气球》呈现出朴素、宁静、自然、散淡的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在叙事内容上都蕴含着“父子冲突”的意旨。叙事方式上,《斯人独憔悴》侧重空间叙事,《父亲》偏于时间叙事和心理叙事。两位作家共同的年龄代际、时代背景和性别身份是两篇小说意蕴趋同的原因,个性心理、性格气质的不同又使两个文本的艺术呈现出现差异。对冰心、庐隐的重读在今天依然具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音元素是《聊斋志异》近500篇小说中较为普遍的存在,在具体的叙事进程中发挥着对应的功能性作用。叙述者借助视觉易受遮蔽的特性及声音相互压制等特点以制造悬念,通过人物本己声音和外在声音来塑造人物,借助声音实现叙述的跳跃,营构拟真空间,并将其作为不同空间转换的媒介。这些声音元素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更是叙事环节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领域,有关中西音乐互动的碎片化研究比比皆是,但从整体上观照“中国近代音乐转型过程”的总体叙事阙如。《海上乐事》的出版不仅还原了该时段长期缺位的历史史实,同时从学术观念与叙事范式的视角思考音乐史问题。该书以大量晚清新闻媒体的前沿“另类”史料,将上海音乐置入世界范围的整体观之下,采用了一种全景式年代下的主题叙事体例,不仅改写了前人囿于资料所定论的某些历史,还在叙事方式上使材料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各个主题,清晰地展现出自身叙事的发展轨迹,更为音乐史书写提供了较大的综合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